1938年7月,部队正在丰北活动。山东省委派白子明来传达山东省委指示:湖西地区的两个党组织徐西北区委与鲁南工委合并建立湖西特委,将陇海路以南肖宿永一带也归湖西特委领导,辖区包括金乡、鱼台、嘉祥、济宁、邹西、滕西、沛滕边、巨野、菏泽、东明、定陶、曹阳、成武、单县丰县、沛县、肖北、铜北、砀北、郑城、鄄城、考城等苏鲁豫边界的二十多个县, 所以也叫苏鲁豫边区,党的组织也称做苏鲁豫特委,所辖地区的武装由特委统一领导,对外统称湖西人民武装抗日义勇队第二总队。省委指示特委由五人组成,由于当时处于武装发动阶段,特委书记与部队政委这两个职务都比较重要,省委特别指示:书记与政委之职“非王(文彬)即郭(影秋)",因而湖西特委开始时的组成是:王文彬任特委书记,我是特委委员兼部队政委,另外组织委员白子明,宣传委员孙衷文,军事委员张如。于是湖西特委就正式成立了,从此直到1948年初,我调冀鲁豫区为止,在湖西整整工作战斗了十年,真可谓“十年戎马战湖西,多少英雄泪沾衣”。
湖西特委成立之后,面临的首要任务是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抗日。因此,我们将湖西各县义勇队的组织编排与领导干部进行了统一调整。由于张光中在鲁南山区带领的义勇队第一总队,辖属至四大队,所以,湖西义勇队称第二总队,辖属大队由第五大队始,丰县、沛县、砀山、单县、丰北,分别为第五至第九大队;鲁西南曹阳一带为十至十二大队;金乡、鱼台、嘉祥、巨野为十三至十五大队;肖宿永地区为十六至二十二大队。至1938年底,已发展到三十个大队。大队编制为一个连,三个排,人数不等, 最少的为五六十人,多到二百余人。凡不足五十人,又不便与其他队合并的,则编为独立分队。每大队设大队长与指导员各一人,也有的设副职,大队支书由指导员兼任总队部除总队长(也称指挥长) 政委政治部主任外,还设有参谋长、参谋主任、副官长等,副官长管理联络处与后勤处,负责对外联络与筹粮、筹款、筹集枪支弹药与医药用品等。这样将部队建制健全后,使抗日武装进步得到发展。
各个大队的建成与发展,都依据所在地区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有的开始党的力量比较强,人员枪支较多,发展得较为顺利。有的地区统战关系比较好,就利用统战关系扩大人员和枪支,由于当时处于民族战争阶段,民族矛盾超过阶级矛盾,有正义感的地方乡绅对抗日还是支持的,如砀山有个大地主叫史洪畴,家里有三十几条枪,全都加入了我们的游击队。当时,我们还没有力量给各大队统发给养,仍由各大队自行筹集,一些开明士绅也主动为我们筹粮,弄布匹,搞弹药。丰县的统战工作就做得比较好,因为有李贞乾同志在上层做工作,把国民党县大队部分连人带枪搞了过来,另外,永城县国民党县长鲁雨亭,本人都参加到我们的抗日队伍中来了,担任了第二十大队的大队长,在抗战中牺牲。在发展抗日武装的过程中,我们还把川军失散的队伍集中起来组成了机枪连,配备了一门迫击炮、一挺机枪。湖西特委建立不久,李砥平领导的肖县第十七大队,曾在黄庙打过一次漂亮的胜仗,称做黄庙战斗,新华社还为这次战斗发了消息。具体情况是肖县黄口附近有个黄庙,驻扎了三十二个日本鬼子,周围还有些土匪汉奸掩护,他们当时的日本军队入关之后长驱直入,自以为中国人都被他们征服了,住在黄庙的这些日军也耀武扬威不可世,他们每天让老百姓进据点送粮送菜,送鸡送肉,比较麻痹。李砥平派人侦察清楚这些情况后,派了四个战士扮做送粮送菜的农民,把手枪、手榴弹藏在粮布袋和菜篮子里,由熟悉情况的农民把他们引进敌人据点。那天,正值日本鬼子操练之后,把枪支武器集中放在一起,在营房后面的井台洗澡。四个战士机智地把守门的哨兵用手卡死,又把鬼子集中的枪支全部缴了械,然后到营房后面向正光着身子洗澡的鬼子开枪射击,四个战士的枪法都很好,四支驳壳枪同时射击,日本鬼子猝不及防,纷纷中弹倒毙,三十二名鬼子被击毙三十名,只有两名光着屁股顺着陇海铁路逃跑。这次突袭,打得确实干净利落。当时,不要说四个人,就是一个团一次全歼三十名鬼子也不容易。因此,这年11月7号,新华社还发了消息表扬黄庙战斗这次战斗中负责侦察的同志叫陈怀玉又叫张庆林,现已病故。通过这次战斗,游击队的威名大震,不少抗日青年纷纷要求参加我们的抗日义勇队。
浏览:214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