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义救会是冀鲁边区抗日文化教育的中枢。领导全区的文化、文艺、宣传和各级学校的抗日教育工作。总文救会主是吕器、副主任王永礼。他们经常住在十庄铺,不断召开宁津、乐陵的文教科长、文教助理,宣传干事、高小校长等人的会议。在总文救会的领导下,各区都建立了抗日高小、小学,组织了识字班,在儿童困、青抗先各团体中掀起了识字运动。出刊了抗日书报,大写抗日标语,大唱抗日歌曲,把全区的抗日文化推向高潮。
总文救会,还试行推广新文字课本(用拉丁字母的标音文字),是六十四开本,便于游击学习存放。对汉字的文字改革进行了探索。吕器主任是边区新文字运动的倡导者。当时全区抗日同志中有不少人学会了应用新文字写信和通讯,如总妇救会主任崔兰仙,总青救会主任燕明都是用新文字写敌情报告和我们转移地点,防止丢失暴露秘密。
新文字缮书者是王玉璋,他可以用毛笔书写大、小楷,和大、小草体的新文字,写得像铅印的一样。这对学习新文字起了推动作用。(昌秉德整理)
浏览:79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