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来的故事:五、血沃盘古,为新中国的奠基冲锋陷阵

拂晓之情 发表于2016-06-04 08:41:24
据时任四00团二营六连二排副排长林庭栋回忆说,平而关战役结束后,部队驻扎在广西龙州时,因六连原连长郑荣九(音译)调出,团长董占林就将在团部英勇善战的王开来调到六连任连长。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边陲,毗邻越南,南临海湾,山高林密洞多,河流纵横,是桂系军阀的老巢。
当时桂系军阀的主力虽然已被我军歼灭,但溃散的残军和潜伏的匪特仍妄图东山再起,伺机颠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在广西境内出现了严重的匪患。为尽快肃清广西的残匪,大来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五军一三四师四00团在平而关战役后,来不及多作休整,即对龙州地区的股匪实施远程奔袭,包围聚歼,很快就歼灭了作战区域内的大股土匪,完成了上级的战斗部署。又与兄弟部队,先后在广西龙州、玉林、贵县、灵山、博白、邕宁打了数十场仗,肃清了那一带的残匪。四00团在很多乡镇无数次勇猛地歼灭股匪后,威名远扬。随又马不停蹄地驱兵歼灭当时正盘踞在灵山县盘古村的土匪,这是一次著名的剿匪战斗。
盘古村(原属广东省灵山县,今广西南宁市邕宁区新江镇汉林村),地处广西、广东两省的邕宁县、灵山县交界处,方圆数十里丘陵地带,山高林密,因远离县城,是一个“三不管”的地方。且三面环山,也是扼守二县的交通要道,易守维攻。盘踞在盘古村的土匪,是国民党反共救国军第十九师七十四团的残余部队数百人,他们凭着盘古一带的有利地形,构筑工事,负隅顽抗。广西军区的部队前来进剿过两次,都未能将其歼灭,气焰更趋嚣张,他们变本加厉地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并扬言“天不怕,地不怕,更不怕共军来攻打”,猖狂至极。
9月16日,一三四师(代号旅顺2支队)师长张晓冰下令,将威振敌胆的四00团从龙州调回,驻扎在南宁市的亭子街。
9月17日晚,团长董占林率领部队冒雨从莆庙出发,沿着山间小路,轻装奔袭30多公里,准备绕到盘古村西面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当晚11点多,在离盘古村仅有10公里时,接到侦察员回来报告敌情,发现敌人在盘古村里、村外都构筑地地堡、堑壕,还有铁丝网、鹿岩等副防御设施,看来这股土匪不同一般,如贸然攻击,等于打草惊蛇,难以全歼。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反复研究,权衡利弊得失,遂决定暂时不打,当夜掉头返回蒲庙休整。
9月20日,第二次攻打盘古村的行动又开始了。战士们带上九二步兵炮和大批炸药,经过一夜急行军,拂晓前来到盘古村附近的一个那余小山村隐蔽下来。这时接到侦察员报告:由于内奸告密,匪徒已有所准备,在村外四五公里的山沟边,企图伏击我军。敌人如此狡猾,气得大家摩拳擦掌。最后为了麻痹敌人,部队再次撤回原地。
后经过周密的侦察,证实盘古村子比较大,有太昌等几个自然坡,其中半个村落在南山坡上,匪徒在山顶修筑了3个坚固的碉堡,在山下又修了2个暗堡,与战壕连接,由山下可通到山上,构成月牙形阵地,周围有铁丝网,形成第一防线;围墙与碉堡之间又设战壕,在围墙与地道外,又有两道一人高、两米多宽的带刺鹿岩。陡斜的山坡,高100多米,山上荆棘满布,无法攀登。村庄出入口设有坚固厚实闸门,机枪子弹打不穿,手榴弹炸不坏,
根据作战方案,二、三营负责攻打盘古村,同时为防止西边的土匪增援盘古之敌,一营三连在盘古西边三、四里地的山上设伏打援。
9月22日黄昏后,剿匪部队、县区地方武装和乡村民兵共2000 多人又立即出发,直扑盘古。
1950年9月23日拂晓,攻打盘古村的战斗开始了。
战士们在歼灭守门之敌后,用爆破炸开了“机枪子弹打不穿、手榴弹炸不坏”的村庄出入口坚固厚实的闸门,二、三营战士分别突进盘古村,分东、西、北三面进攻,把敌人分割包围来歼灭。
当二、三营战士突进东、西面,把敌人包围在几个大院里时,顽匪仍不缴械,部队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东、西、北三面进展顺利,惟有南面进攻受阻,原因是敌人指挥部固守着一个高墙碉堡,有一挺12.7毫米口径的机关炮,还有轻重机枪,火力很猛。
据林庭栋回忆说,原来,根据作战方案,考虑到敌人大部分在南山的北面,由三营负责主攻,为避免重武器伤击村庄无辜群众,南面由二营负责佯攻。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战斗一打响,三营凭借着猛烈的火力,从山的背面发起进攻,结果土匪就压到了南面,在高墙碉堡里对下面看得一清二楚,佯攻一方的二营反成了主攻。匪徒们控制着周围的山头和高墙碉堡,凭借猛烈的火力,我二营攻击部队因缺乏摧毁敌人工事的重武器,进攻受阻。团部后来又调来了一挺重机枪,可是还没等到开火,机枪手就牺牲了,重机枪也拿不回来,敌人的火力实在是太猛了。
此时的六连,正打得激烈,营长的通讯员快步地来到了六连的阵地,通知连长王开来、指导员杨景尧马上到营部,二人便匆匆的跑到营指挥所去。
二营营长刘华田简要向各连介绍南山战斗的情况,要求组织突击队,快速拿下碉堡。谁上?
此时满身灰土、军服多处被荆棘挂烂的六连连长王开来,他憋了一肚子火,小小土匪如此猖狂,他要打掉土匪的嚣张气焰,看了一下身边的指导员杨景尧,主动请缨此次战斗,“我们六连上!”
此时,团指挥所设在村的西北边。团长董占林把二营担任突击连任务的六连连长王开来、指导员杨景尧叫来,亲自交待。连长和指导员激动地表示“我们是共产党员,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请首长放心,我们六连保证完成任务!一定要炸毁碉堡,不完成任务就不活着回来!”
事隔51年后,董占林将军在《军旅春秋》回忆录中,对发生在盘古剿匪战斗中担任突击连任务的六连连长王开来、指导员杨景尧还念念不忘地说到“想不到,这竟是我与这二位优秀指挥员的最后话别”。
首长的关怀与嘱托,使大来倍感温暖,也说明任务的艰巨程度。
负责突击任务的六连指战员们没有被困难吓倒,这个南征北战的英雄连队参加过大小战斗数百次,很少碰到这样顽固到底的敌人,很少碰到这样难啃的硬骨头。
面对敌人机枪打得像毒蛇的舌头,接受突击任务后的连长王开来,根据毛主席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绝不能轻敌的教导,重新组织了力量,将二排作为预备队,指导员杨景尧并进行了战前动员“我们是英雄的部队,任何艰难险阻都挡不住我们胜利的步伐,再有几天就是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国庆日了,我们一定要以这次战斗的胜利向新中国献厚礼!”
连长、指导员作为基层的指挥员,他们的带动作用对士兵的激励是非常关键的。随后,大来与杨景尧一起亲自率领一、三排以快速动作、更猛烈的炮火向敌人发起猛攻。
面对敌人呼啸的子弹,连长和指导员身先士卒,冲在最前面。
在敌人交叉火力网下,六连打红了眼,冲上去、退下来,又冲上去,再退下来,与敌人反复冲杀5次,每一分钟都有伤亡,血战一个多小时,正当组织再一次冲锋时,突然一颗罪恶的子弹袭中大来的右太阳穴。指导员杨景尧见状后,立即拿起王开来手中的冲锋枪,大声喊道“为连长报仇啊!”后又被匪徒的子弹袭中了右眉心。连长、指导员相继牺牲,仍未能拿下敌人的碉堡,形势十分严峻。
中午12点,营党委发出紧急号令,要六连不惜一切代价,拿下这一关系全局的碉堡。
负责打增援的二排副排长林庭栋接到通讯员的命令后,立即组织连队所有人员全部进入阵地,等他上去一看,在沟底倒下了一片伤亡的战友,连长王开来、指导员杨景尧人,俩人牺牲的距离不足2米。经清点人员时发现,干部中,连队仅有一名副连长,9个正副排长也只剩他一个。当即与营长刘华田研究,首先要炸掉敌人的碉堡。
当时,敌人的大碉堡还喷射着凶猛的火舌,压得他们抬不起头。这时,营长下令要组织人去爆破,当时在林庭栋身边能作战的仅剩下二排4班、三排7班了。敌人的碉堡很难攻下,冲上去的战士又牺牲了。这时七班副班长、机枪手徐汉林要求参加爆破,愤怒地高喊:“死也要消灭这股顽匪,为连长、指导员报仇!为伤亡的战友们报仇!”说罢,他从战友手中夺过30斤重的炸药包,同班长和剩下的几名战士,冒着敌人密集的火力封锁,踏着战友的血迹向敌军阵地冲去。忽而卧倒,忽而跃进,冲到了距离敌人碉堡20米远的头道鹿岩前。这时,敌人的火力更加猛烈了,周围又没有可以利用的地形,进行爆破吧,炸药只剩下一包,且导火索在进攻途中丢失了,惟一的办法只有用手榴弹代替导火索!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徐汉林知道,只有炸毁碉堡,才能为整个战斗扫清障碍,夺取胜利,为战友报仇,于是他不假思索地将一颗手榴弹塞进炸药包,说:“班长,你们掩护,我去爆破。”随着这喊声,他跃身抱起30多斤重的炸药包,像一支离弦的箭,冲过两道鹿岩,跨过战壕,跃到敌人碉堡前,大喊一声,毅然拉开了引爆炸药的手榴弹导火线。只听一声巨响,浓烟四起,碉堡破炸成碎砖乱石,徐汉林也壮烈牺牲了。我部队迅速冲上,占领了敌人的阵地,鲜艳的红旗插上了盘古村的南山顶。
经过打扫战场,匪首陆益生(匪政治部主任)、匪团长黄硕德等70多名顽匪被击毙,300多名匪徒被俘;缴获机关炮1挺,轻重机枪3挺,掷弹筒1门,冲锋枪、长短枪149枝,还缴获了大批弹药和军用物资。
徐汉林烈士的英名传遍了整个盘古村,传遍了祖国的四面八方。师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模范党员,师评功委员会决定给他追记三等功,中南军区发布通令,号召全军向徐汉林学习,嘉奖其为“爱国主义的崇高典型”;徐汉林所战斗过的盘古村被命名为“汉林村”,盘古小学被命名为“汉林小学”,当地政府还为徐汉林烈士修了汉林亭、汉林墓、汉林纪念碑。
盘古剿匪的胜利,是用鲜血换来的。在董将军、林庭栋的分别回忆中,这次战斗我军伤亡110余人,其中牺牲六连7班副班长徐汉林、六连连长王开来、六连指导员杨景尧、六连1排长王森烈士等30多人。
盘古剿匪战斗中,大情大爱大义是战士们奋斗的根基。他们不畏艰险为国捐躯赴汤蹈火在所不惜;他们用火热的青春年华,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为我们这个英雄团队,谱写了光辉一页!他们把自己短短的一生,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革命,为新中国的解放,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浏览:128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