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年9月26日(农历八月 初五),正是大闾街市日。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大清早,金色的阳光洒满山乡小镇,街上的人群熙熙攘攘,一片喧闹。我们工作队十几位同志,吃过早饭, 全副武装开进大闾街,准备分头向群众宣传全国的大好形势和人民政府的各项政策,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合法经商。工作队刚进入街内,突然听到附近有枪声。 原来张三东这股土匪早有预谋:初四夜,他们已纠集了近200名匪徒潜伏在大闾街周围,企图在第二天趁我们吃早饭时来个突然袭击,一网打尽。岂料我们 工作队全体人员早已出发,他们的阴谋未能得逞,于是来个鸣枪示威,以泄怨愤。随后,他们纷纷向大闾街扑来,并四处开枪,进行搜查追捕。街上赶市的群 众,一闻枪声,东逃西跑,乱成一团。由于敌人来势凶猛,敌我力量悬殊,如果我们开枪还击,难免使百姓造成伤亡。因此工作队领导当机立断,马上组织队伍 向街的西边撤退。当我们退到溪坑桥边时,有股匪徒直冲而来。我们的领导下令,迅速转移到桥下,以溪坑岸作掩护,沿着溪坑底向田塘驻地撤退。就在这生死 攸关的时刻,王洪礼为掩护同志们安全撤退,一个人举着长枪顶住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并大声命令:“同志们,快撤!我来掩护!”王洪礼为了同志们的安 全,他不下溪坑撤退,而是一个人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挺立在大路上边战边退。由于这是一条直路,无处可以隐蔽,又因王洪礼个子高大,穿着一身淡黄色 军装,目标显著,所以敌人集中火力,肆意扫射,我们的勇士王洪礼中弹多处,身负重伤。他一步一步地退到了一丘茭白田边,就立即跃入田里。原想借茭白丛 作隐蔽,与敌周旋。谁知茭白田里的浮土很深,双腿陷入深泥,再也不能动弹半步了。匪徒们像疯犬一般冲杀过来。王洪礼身边唯一的那支步枪已经打坏,无法 发挥作用。他自知难以脱险,最后咬紧牙关,用尽全身力气,把仅有的两颗手榴弹狠狠地投向匪徒,结果都没有爆炸(这些手榴弹是旧县府弹药库里的)。敌人 的罪恶子弹终于夺去了王洪礼年轻的生命。
王洪礼壮烈牺牲了,年仅22岁。惨无人道的匪徒用肉刀割下王洪礼的头颅,提到大闾街示众。此情此景,惨不忍睹。当驻石桥头的人民解放军闻讯赶到时,这批杀人不眨眼的亡命之徒,带着王的血淋淋的头颅,仓皇地从长沙湾下船逃走了。
王 洪礼是山东日照人。少年时在家乡打过日本鬼子,也打过土豪劣绅和汉奸,立场坚定,爱憎分明。1949年随军南下,任城南区委宣传委员。他为人耿直豪 爽,对同志满腔热情,对工作极端负责,是我党的优秀党员。他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气吞山河、催人泪下的乐章!
浏览:109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