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玉回忆上高湖耆老会刘心甫

沂蒙红 发表于2016-06-06 06:47:59
黎玉回忆刘心甫:
        当时,在中心根据地都有耆老抗敌救国会的组织,大都是五十岁以上八十岁以下进步老人。他们操练时,都手擎红缨枪,威风凛凛,学习时则热烈紧张。他们喊出响亮的口号:“我们要做新时代的老青年!”沂南县的耆老会长刘心甫,年过六十,一次,五六十个伪军突然包围了刘老的住宅,刘老的儿子用手榴弹还击敌人,中弹身亡。刘老先生举着一颗手榴弹,与敌人搏斗,被敌人击倒,幸亏附近的游击小组闻声赶过来援救,刘老才幸免于难。事后,他说:“宁成战死鬼,不作阶下囚!”

《沂蒙革命史:蒙山沂水的深情》还原刘心甫 

        沂南县上高湖村耆老会有个刘心甫会长,是当地的大户。作为老同盟会员的他,也是各方重点争取的对象。抗战期间,国民党苏鲁战区司令部驻扎在上高湖村,司令于学忠就住在刘家。近水楼台,同盟会又与国民党有渊源,于学忠就劝刘家子弟加入“国军”。刘心甫不为所动,不但自己不入其彀,还把6个儿子悄悄送出去,全部参加了八路军。他说:“日本鬼子祸害老百姓,我刘家人只参加打鬼子、救百姓的军队。”
       刘心甫成了汉奸的眼中钉。1941年春,汉奸把手榴弹扔进他家,多亏他躲得及时,才逃过一劫。第二天,刘心甫当着全村人说:“只要炸不死,我刘某人就还跟着八路抗日!”(2013-09-05 《大众日报》)

浏览:84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鲁冰花
    鲁冰花
  • xndw
    xndw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