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宏‌忆丈夫宁铸

Admin 发表于2014-12-07 15:30:58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经历了曲折、复杂、艰苦‌的道路。是先烈们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的丈夫宁铸也是‌从那战争年代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幸存者。“十年生死两茫茫,”追溯往‌事,惟有泪千行,伤感不已!他离开我已经10年多了,但他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我的心中。‌
宁铸,1912年生,字鼎九,山东省莒县刘官庄镇西车辋沟人。地主‌出身,学生成份。1933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36年毕业,1939年‌3月参加革命,同年9月由张玉生、郭有邻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在职‌期间,曾任经理、科长、馆长、书记等职,为副厅级领导干部。为重庆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书法家协会会员,重庆市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创作委员。
忠厚传家远‌‌
每个人的成长直至有所作为,是和家庭教育、社会关系的熏陶分不‌开的。‌
祖父是贫苦农民,与祖母2人夜以继日的下田种地,省吃俭用,买‌了不少的地,当辈就发了财,成了地主。父亲宁德新继承祖父的家产为‌富一方。为人慷慨大度,急公好义,与人交往不分贫富、亲属一视同仁。‌与人扶危济困,竭诚相助,素有“宁善人”之称。‌
父亲还一贯热心地方公益事业。1927年,为了发展农村教育,积极‌‌‌‌‌创办新学,除教师的薪金由县里发给外,其它校舍、学校用品全部由父‌亲自筹。他把自己的两个院子加以整修,成为校舍,辟为“莒县第十五小‌学”,先后聘请具有新文化思想的张玉生、曹明楼任教师,自任校长。经‌常给学生上课,灌输一些爱国、爱民的进步思想。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当局拱手把东北三省送给了日本人。父亲气愤极了,经常对家人和学校‌师生说:现在的国民党,丧权辱国,对外屈膝投降,对内专事反共,这个‌政府不推翻,人民是得不到幸福的;共产党领导的队伍爱护人民,爱民‌者昌,失民者亡,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这时宁铸就在该校读书,小学毕‌业后,考入莒县中学,住在干爸爸王德一(也是进步人士)家里。1933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师从刘海粟、汪济远、马公愚、王个簃等先生,‌接触了一些进步同志,如:王绍乐等。曾多次参加游行、散发传单等爱国‌活动,旗帜鲜明地反对蒋介石盗卖国家文物。1936年夏毕业后在莒县‌完全小学代理美术教师。1937年秋抗日战争爆发,学校停办,失业在‌家,直至1939年3月参加革命。这时二弟宁金三,三弟宁正平也失学在‌家。‌
父亲关心子女的成长,督促我们读书,教导我们做人,宁铸自幼喜‌爱国画,偷偷摸摸的画,怕影响学业,遭父亲批评,父亲知道后大力支‌持,请了一位老师辅导,直至变卖土地供给他在上海美专毕业。幼年时‌代,给他们讲岳飞的故事。父亲说英雄人物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为人立身之本,为人要正直,品德是第一,否则是终会‌被人遗弃的。‌‌
熠熠的革命之火‌‌
在日寇侵占莒县城以前的一段时间里,他家就是地下党的活动场‌所。经常看到姨夫王玉璞及孔福亭、郭有邻、杜信、曹明楼、王禹民等来‌我家,有时也有一些不认识的人。父亲的保密观很强,我们当孩子的接‌‌‌‌‌受了早期的革命教育。‌
由于父亲早期接受党的教育,对党的政治主张,行动纲领比较了‌解。对共产党表示同情、支持、拥护。对党的活动经费处处接济,并捐献‌善款、枪支财物等。‌
1938年2月日寇侵占了莒县城,父亲经常对我们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又说“强敌不除,无以为家。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言行一致,‌爱民如亲人,必成大业,我们坚决跟着共产党走,走革命的路,这是不会‌错的”。父亲的教导更加坚定了我们对共产党的信念!由于父亲热爱党,‌坚信党的领导,先后送自己年长的4个儿子参加了革命,均为共产党‌员。五弟宁铭因年幼到解放后参加工作的,是莒县人民医院的医生,现‌已退休。宁铸及三弟正平1939年3月经八路军驻莒办事处负责人—‌郭有邻介绍赴沂水泽科鲁迅艺术学校学习,因敌人扫荡,疏散回家。同‌年7月宁铸到术西乡人民政府任文书(乡长张玉生)。1939年9月由郭‌有邻、张玉生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三弟正平参加了动委会,1939‌年秋二弟金三参加了王禹民的常备队,经选举王禹民任队长,金三任指‌导员。同年他们兄弟3人都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高昂的革命之歌‌‌
宁铸1940年春到五地委学习(庄泽华任书记),同年秋调莒县县委‌组织部工作,10月调莒县县委宣传部任干事,1942年至1944年在辛河‌抗日小学任教师。1944年9月组织支援前线攻打莒县城,用木刻、壁画‌宣传抗日。莒县解放后,1945年1月任文化书店经理(后更名为新华书‌店莒县支店)。1947年解放战争中疏散物资到农村,毫无损失,曾几次‌受到表扬,评为二等功。1949年10月调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任科长。‌1950年腊月与郑宏结婚。1952年5月华东局山东分局改为山东省委,‌同时调我们夫妇2人到北京,之后分配到重庆新华书店西南总分店任‌‌‌‌‌科长。1954年至1964年在中央一级出版社驻渝联合办事处任科长。‌1964年4月至1967年3月任红岩革命纪念馆馆长及红岩革命纪念馆‌和渣滓洞展览馆两馆的书记。1967年初却成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受到审查、批斗等不公正待遇。1971年官复原职,1981年2月离休。
丰富的艺术创作‌‌
在职期间,公务缠身,无暇提笔,但他是上海美专毕业的,在校期间‌曾装裱了一箱国画,准备举办个人画展。文革中自己成了被打倒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明知当时极左思想,国画是封、资、修的东西,怕‌遭抄家,更加重了罪名,就烧掉了。郑宏是1980年离休的,这时期2人‌有了充足的时间,把精力投到学习装裱和创作国画上去。郑宏学装裱,‌宁铸专心创作国画。1993年积累了100幅作品捐献给莒县博物馆,莒‌县人民政府发给捐赠证书。1991年宁铸作品入选《20世纪国际美术精‌作博览》,中外名人文化研究会发给宁铸的在国际交流中作出贡献证‌书,经国际书画界授予《世界书画艺术名人证书》。并入选《中国当代名‌人录》、《中国艺术人才书画作品精品集》、《重庆老年书画选》、《晚霞集‌锦》等10余种辞书。参加省、市及6省市(成都、重庆、广西、云南、贵州、‌新疆)以及黄河流域9省区书画联展,共展览50余次,多次获奖,作品‌被重庆博物馆、邓小平纪念馆收藏,《重庆日报》、《重庆政协报》等多次‌报道和选登作品。‌
以上是他离休18年来在书画界作出的贡献。‌‌
无悔的生命之歌‌‌
宁铸为人诚恳、公正廉洁、作风稳重、生活朴素。因病卧床三年,医‌治无效,于1999年7月27日去世,终年87岁。
组织上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将骨灰放在了重庆平顶山高干骨‌‌‌‌‌灰堂,一切办理完毕。我提出将骨灰放在家乡,委托领导与莒县县政府‌联系,将骨灰盒安放在盘龙山烈士陵园干部骨灰堂,后因取消干部骨灰‌堂,迁往莒县东山公墓。
死后组织上对他的评价:上联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下联是:廉洁‌奉公堪称楷模。横批是:革命一生。‌‌
结束语‌‌
宁铸兄弟5人,一个妹妹。宁铸15岁结婚,因包办婚姻,感情不和,‌1944年离婚,1950年腊月与郑宏结婚,婚后未育。前妻所生二子一女,‌次子一女由我们抚养长大,成家立业,现在重庆。长子宁光森在原籍就‌业,因子女多,把小孙女宁瑞珍,5岁送到重庆由我们抚养长大。因当时‌在重庆不能入户,初中毕业后回原籍莒县。‌
我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1950年底和宁铸结婚,我们是革‌命伴侣,在他的帮助下,1953年2月在重庆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对党是‌忠诚、老实,党对我是信任的,曾任人事干事、秘书等职,我们虽系革命‌伴侣,但对他战争年代的事了解甚少。之后对他工作上的事迹也不得而‌知。这份回忆仅供参考。‌
宁铸去世后,我悲痛万分,考虑以后的生活,孙女瑞珍与我感情最‌深,她提出愿意接我回祖籍莒县尽赡养义务,经组织同意,补给房改补‌贴,在莒县桃园北区购买商品房,已享晚年之福。
2009年10月30日‌‌
浏览:121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