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2点29分,20军60师178团2营首先登上一江山岛的最北端乐清礁这块狭长的地段。20军的前身是新四军1师,参加过黄桥决战,著名现代京剧《沙家浜》演的就是他们的故事。解放战争中作为华东野战军主力,转战于华东战场,参加孟良崮战役,全歼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整编第74师,毙敌中将师长张灵甫。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他们进上海后,不进民房,露宿街头,透过大上海这个窗口,第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了人民军队的风采。朝鲜战争爆发后,参加了第二次战役,在长津湖战斗中,出现了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我问为什么决定使用这支部队?父亲说:“这是我们华野最过硬的部队。”
首批上陆的5连很顺利,在艇上只伤了一名战士。但6连因为搞错了方向,连长未经请示就决定在湾部登陆,遭到三面火力夹击,由于携带的速爆炸药被击中引爆,两个排未离艇就伤亡20余人。下艇后,又遭排子手榴弹杀伤,被压制在滩头上,战斗中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但6连指挥员身先士卒,终于突破了敌第一道堑壕,稳定了局面。
第二路在一江山的东面登陆。1连遭到敌水线地堡的突袭,又没有利用炮火开辟的通道,反而机械的自行组织爆破,滞留了4分钟。在暴露的水际滩头上,在敌人绵密的火力下,生命的消失是以每一秒钟计算的。连长、指导员、副连长相继牺牲,只剩下副指导员一人。3排在排长率领下从峭壁攀上去,才解了围,夺占了第一线阵地。其他几个连都还算顺利,控制了一线滩头后,第二梯队也随即上陆。
第三路,是180团2营的部队,夺占南一江山岛。几个连都还顺利,5连只用了11分钟,就连续突破了敌两道防线。只是其中2排在接近暗滩时,登陆艇被三枚火箭弹连续击中,全排25人仅剩下5人。这5人中,还有3人带有轻伤。7连打得很勇猛,只用了30分钟就从滩头打上了山顶,夺占了160高地。但它的3排由于动作迟缓,也是在滩头铁丝网前停留了3~4分钟,全排仅剩下6人。岛屿登陆作战,是所有战斗中最惨烈的。因为它没有任何掩护。
第一波上陆后的半小时,也就是下午3时,第二梯队营上陆,团指挥所在海门礁开设。登陆部队指挥员黄朝天副军长报告:“步兵178团、180团4个加强营全部登陆完毕,感谢海军、空军的密切支持!”两个小时以后,我军夺取了敌核心阵地。
1955年1月18日前指给军委、军区的战况报告:18日16时前我军已全部控制南、北一江山岛,正在肃清残敌。海、空兵力已展开形成对大陈方向的警戒防御。我已率前指部分人员上岛。 张爱萍
作战处长石一宸的阵中日记是这样记载的:
08:00第一次航空火力准备
12:07头门山岸炮行破坏射击
12:20支援炮兵群火力准备
12:15登陆部队起航
13:05船载火箭炮兵射击
13:05海军舰炮火力准备
13:40船载直瞄炮兵群进至射击线对滩头行压制射击
14:00第2次航空火力准备
14:00登陆第一梯队完成展开,实施抢滩登陆
14:29登陆第一梯队攻占敌人第一道堑壕
15:55登陆部队占领各制高点,战斗基本结束
19日2时前,残敌全部肃清
石一宸说:“整个参战的部队,就是一支交响乐队,乐队指挥就是张爱萍。”是啊,陆海空军分别是弦乐、管乐、打击乐。各兵种呢?步兵、炮兵、工程、通信、雷达,应该就是小提琴、大提琴了;还有长号、圆号、黑管、萨克斯等等,都代表什么呢?护卫舰、登陆舰、扫雷舰,轰炸机、强击机、歼击机,还有气象、机务、后勤……这是一支战争奏鸣曲。
浏览:146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