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张爱萍》四:最后的战争10.战争奏鸣曲㊤

张胜 发表于2016-06-06 11:21:06
  10、战争奏鸣曲
  在刚刚过去的17日下午,在距一江山岛以南直线距离不过80海里的披山列岛,已是浓烟滚滚。我轰炸机群在歼击机掩护下,从容不迫地狂轰了披山守敌。当日夜间,浙江军区又组织了10余艘机帆船,抵近披山实施佯动炮击。国民党大陈防卫部一下子将注意力转向披山,电令披山守军做好一切抗登陆准备。
  18日凌晨,我参战舰艇100余艘分别从定海港、石浦港、檀头山锚地起航,分别抵达头门山前进阵地。我120迫击炮连当夜以木帆船秘密运至大茶花礁阵地,炮兵射击引导分队和侦察分队则登上百夹山抵近观察,头门山炮兵群已作好射击准备,而参战部队的全部无线电则保持绝对静默。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战斗是早上8时整开始的。据目击者描述,远方的天空中突然响起了飞机的轰鸣声。刹那间,一江山岛顿时火光闪烁,烟雾腾腾,一江山成了雾岛。9点以后,突然一切都安静下来了,烟尘随着风渐渐散去,一江山岛在朦胧中依稀可见。敌我双方都沉默着……整个海域出奇的寂静,只有平静的海水和耀眼的阳光。
  父亲在20军副军长黄朝天等人陪同下,来到头门山北岙岸滩。站在他面前的是第一批突击队员,他们将在几小时后登上一江山岛。他们和这场战争的总指挥的目光交织在一起,他们相互都知道,在他们中间,有的人也许能活着回来,有的人就永远回不来了。据父亲身旁的参谋人员和警卫人员回忆说,司令员对他们一个一个的都凝视了很久,默默地没有说话。只有风吹着军旗猎猎作响,他是要记住他们吗?
  20年前,在长征途中,在争夺遵义外围老鸦山的战斗中,他也组织过敢死队。所不同的是,他那时作为红11团的政治委员,是亲自率领敢死队冲在最前面的。父亲曾对我回忆过,他说:“团长邓国清负伤,彭老总对我下了死命令。攻了两次没拿下来,伤亡非常大。我收拢部队,准备第三次冲击……”父亲讲述时没有多少细节,在岁月的流逝中往事已被打磨成粗线条,但红11团的老同志还记得:“我们都学作政委的样子,把上衣一扒。他是一手驳壳枪,一手大刀片……”
  20年,这么一晃就过去了。今天,他要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许久,他才平静地说:天气转好了,风力减弱了,空军火力准备效果很好,快到12点了,炮兵要开始了,一直会打到你们登陆。海军的舰炮也在支援你们。记住,14点30分,你们要登上前面这个小岛。我会和你们在那里会面。祝你们成功。声音平和而又委婉。
  12时05分,突然炮声大作,4万发炮弹,雨点般倾泻下来。整个天空和海洋都战栗了。一江山,成了一个燃烧的岛。
  让我们回到北京。1月18日上午9时,中南海,居仁堂,总参谋部作战室。
  从彭德怀传记组提供的材料中我们得知,彭德怀、粟裕、陈赓和各总部、各军种、兵种的首长都来到这里。首先由作战部长王尚荣汇报:“美军尚无异常调动,其海空兵力仍在菲律宾和日本。……现在美蒋双方似均未发现我军之作战意图。”很明显,军委关注的重点仍然是美国的反应。
  彭德怀对这场仗开打后的局势走向,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他说:我们都是打过仗的,作战指挥有它的程序。美军也不例外,首先要判断我们是不是攻岛,是攻一江山?还是攻大陈?还要搞清我方的兵力。早上的航空轰炸敌损失不比1月10日大,所以敌人不至于判断我们这次就是登陆。待到他判明了,虽然有预案,但总要根据情况修订,决心最后要由白宫定。行动前,还要在台湾解决协同问题,规定行动中的政策界限,再逐级下达,需要相当的时间。动用的兵力越多需要的时间也就越多。我估计,一两天内美军是难以来到战区的,这就给了我军比较从容的时间。只要能占他一两处滩头阵地,后续部队就能源源上去。加上明天一天,能攻得下来,顶多伤亡大些。当然,打仗这种事,不能只想顺利,或许遇到意外情况呢!比如,大陈敌舰和台湾的空军会不会倾巢出犯?部队抢滩时会不会遇到大量水雷?总之,成功与否,今天下午是关键。(注:摘编自《第一任国防部长》203~204页)
  这是一场特殊的战争,打了他的小兄弟,大哥会做出什么反应呢?何况他们兄弟之间还有个生死契约呢!
  再切换到一江山前线。第一次炮火袭击后的10分钟,登陆部队分三个编队起航了,他们将要分别进攻南、北一江山岛的三个地段。起航的暗语是:起床!
浏览:116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段文余
    段文余
  • 之约
    之约
  • 刘刘
    刘刘
  • 亦弓
    亦弓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