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研究美蒋《共同防御条约》就不难发现,在它洋洋洒洒的篇幅中,有一个致命的死穴:美方的立场是,可以协防台湾和澎湖,但协防区不能包括大陆沿海诸岛。从军事的角度看,蒋介石的防御是攻势防御,他的防御前沿一直伸到对方的鼻子底下,目的显而易见,为了袭扰和攻击对方;而美国人的意图是收缩回台湾本土,目的同样显而易见,既利用台湾封锁中国大陆,但绝不能被蒋介石拖进一场新的中国内战中去。仅仅为了远在大洋彼岸别国的几个小岛,而卷入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一届总统还不得下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为了说服国会,称这个岛子“不过是太平洋西岸几块比较大点的石头”。由此,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利用这个条约的分歧缝隙,抓住美蒋谈判陷入僵局的时机,突然而迅速地夺占沿海岛屿,美国应该不会出兵,也来不及出兵,也不应该会由此引发中美之间大规模的军事冲突。敢不敢干?这就要考验一个领导人的胆识了!
我曾详细地问过父亲再次上报作战方案时的想法,他说,你看看我填的词就行了。这是1955年1月18日战斗结束后的当天他写的一首词:《沁园春·一江山登陆战即景》。上半阕结尾是:“雄师易统,戎机难觅,……望大陈列岛,火海汪洋。”反射出他渴望战机而不得时的焦虑心情,以及终于如愿以偿的感慨。下半阕笔锋一转,从激烈的战场转到了国际政治舞台上,道出了战前自己的思考和筹划,他写道:“料得帅骇军慌,凭一纸空文岂能防……”这一纸空文,就是指的美蒋《共同防御条约》。
借助政治上对这一条约的反对力量,瞅准这一条约双方的分歧点,一拳头砸下去,这就是大陈列岛登陆作战的玄机和奥妙。即使美国再强大,即使第七舰队拦阻游弋在海峡上,也挡不住GCD统一大业的决心,何况,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呢!机会永远属于做好准备的一方。
这里要强调的是,当时为什么只打大陈,而放弃近在咫尺的金门呢?既然美国不会出兵,为什么不趁此良机一举夺占金门,扫平沿海的敌占岛屿,而求得一劳永逸呢?
今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个方案,这的确是个充满了政治智慧的作战方案。它的战略着眼点是:在蒋台湾海峡防御体系中,选择处于敌防御翼侧,兵力较弱、易于速战速决的大陈列岛一举攻占之;而对有重兵把守、敌将拼死争夺的金门,则采取打而不取的牵制性行动。同时,对我来说,大陈与金门相比,经济、政治权益相对更重。大陈收复后,即可解除浙江当面,南起温州,北到宁波、杭州、上海一线的敌情威胁。而金门近在咫尺,完全在我控制之下,留下这个棋子,有利于在今后的台海斗争中掌握主动。可以说是有理、有利、有节。
留下金门这个岛,便于我牵制对手。这个构想,在当时的战略层面上,是否就有这样长远、清晰的认识?军事学术界看法并不一致。在1954年之前,能找到的根据,还是我前面所说的,没有把作战目标圈定在金门的主要原因,是战场准备和战争消耗过大。父亲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了一句至关重要的话:“在战略问题上,中央当时并未明确。”
在一江山总攻前夕,1954年8月13日军委下发的《关于对台湾蒋匪军积极斗争的军事计划与实施步骤》中规定的斗争方针仍然是,先打弱小之敌占沿海岛屿,打则必胜,逐岛攻击,从本年度起,到1957年逐步解放浙闽沿海岛屿。(注:《第一任国防部长》198页)这里所说的逐步解放浙闽沿海岛屿,当然也就包括大小金门了。只是在一江山一战之后,才引起了台海斗争的各方在政略与战略的调整和变化。
这大概也佐证了毛泽东自己的话:“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最后的结果是圆满的。每当我和父亲谈论历史,每当我刨根问底,试图从他那里揭开隐藏在事件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时,他总会说:“我没有第一手材料,无法回答。还是留给后人研究查证吧。”时光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笼罩在台湾海峡上空的面纱已经揭开了,人们终于可以通过大量解密了的文档,了解到当时各个政治集团鲜为人知的背景。后来知道的事实是,美国一直都在策划让台湾彻底脱离中国。
从1947年开始,美国就提出了台湾由联合国托管的动议;1948年底,美国开始散布“台湾在‘法律上’还不是中国领土”的言论。1949年3月,美国务院新闻发布人称:“台湾地位在战时与库页岛完全一样,其最后地位将由一项和约决定。”1954年初,美国提出将中国大陆沿海岛屿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讨论。试图将台湾问题国际化。
美国人也太天真了!太一厢情愿了!他蒋介石何许人也?为了寻求美国的保护不假,但要以分裂自己的祖国,背叛自己的民族为代价,蒋介石能干吗?蒋介石不是汪精卫,不是溥仪,他毕竟当过北伐的英雄,是领导过中国抗战的委员长,他能把自己绑在历史的耻辱架上吗?他对美国人说了:“NO!”
1954年2月28日,蒋介石在台北举行的“国父纪念日”大会上就国际形势发表长篇讲话,强烈谴责在外岛“停火”和“两个中国”的设想是“荒谬绝伦”,称“大陆台澎均我土地,中华民国领土不容任何人割裂”,斥责提出此主张的“民主国家”是“不守正义”、“不讲公理”、“乘人之危”、“落井下石”的“自私自利者”。
现在看来,蒋介石还真是条汉子!因为反对台独,蒋介石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凸显出来。这是一个各种政治利益交织的一仗。因此,金门必须留在蒋介石手里。金门在,蒋介石就不会和美国人穿一条裤子,台海国共两党之争就永远是中国的内政。
打,要打痛,打出自己的威风来;但不能打跑,不能把美蒋打到一块去,不能打出两个“中国”来。大陈岛作战方案恰好符合了后来国家大战略发展的要求,打中了美蒋分歧的死穴。
浏览:11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