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张爱萍》三:第一代海军人2.两个跛子㊤

张胜 发表于2016-06-06 18:38:19
  2、两个跛子
  “说我是海军司令,不如说是‘空’军司令。”父亲说:“摆在眼前的难题是,一无船;二无人。当然,第一位的还是人。不是随便什么人,是指懂得海军的专门的人才。”
  我翻看过当年招募海军人员的通告,凡当过海军、干过船务、学过船舶、懂得机械,甚至只要生长在江海河湖地区识些水性的,只要本人愿意,都欢迎加入海军。共产党当时若不是被逼上梁山,也不会穷其如此了。来自国民党海军的一些同志现在还记得,张爱萍当年风趣地对他们说:“你瘸了条腿,我也瘸了条腿,我们绑在一起,不就成了两条好腿吗?”
  “两个跛子”的笑话,就是海军初创时期的建军方针。父亲解释道:“来自解放军陆军的同志,政治上没有问题,但不懂技术,算是缺了一条腿;来自国民党海军的同志,业务熟悉,但需要提高阶级觉悟,也算是少了条腿。两个跛子合起来,象征着新老海军的同志团结起来,共同建设新中国海军。”
  这个方针的原文共33个字:“在共产党领导下,以人民解放军陆军为基础,团结原海军人员,共同建设人民海军。”
  在这33个字里,最关键的是一个字,即“原海军人员”的“原”字,凭着这一个字,注定了新中国海军的性质和命运。海军就是国家的海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的海军。今天,国民党海军人员,只要服从共产党的领导,他仍然可以成为人民海军的一员。
  共产党自己是不懂得海军的。但在短短的一年中,新中国海军,在基本没有得到苏联援助的情况下,边打仗边建设,从无到有,形成了拥有150条舰船的,可以在近海海域与国民党海军相抗衡的一支海上力量,不能不说是这个字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父亲说,他为了这一个字思考了好几个昼夜,是“老海军?”“是旧海军?”都不好,最后定下是“原海军”。几经周折,终于把它写进了海军的文件中,形成了具有法律效应的全党的共识。
  毛泽东以他自己的行动支持了海军的创意。他在北京召见海军的代表,这是海军建军史上的第一件大事。为了表示我们共产党人与国民党原海军人员共同建设新中国海军的诚意,父亲通过当时担任第三野战军司令员的陈毅向中央建议,请毛泽东接见海军起义将领和爱国人士代表。毛泽东欣然赞同。
  1949年8月28日,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接受毛泽东接见的国民党海军人员有:国民党第二舰队司令林遵;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机械署少将署长曾国晟;国民党海军总司令部办公厅主任,我党地下工作者金声;国民党海军兴安号舰长,总司令部办公厅副主任徐时辅。
  自1937年7月算起,我父亲受领毛泽东交付的任务,奔赴抗日前线,他们分别已过去12个年头了。现在留下的,是接见时父亲给毛泽东拍下的几张照片。后来从这些鲜为人知的照片中,挑了一张收集在他的诗词、书法、摄影集《神剑之歌》里。我问他,你这个海军司令,带着部下去晋见开国皇帝,不规规矩矩地,跑来跑去地拍照片,这行吗?父亲说:“有什么不行的?毛泽东说,你们随便照!……主要是薛伯青同志拍的。”薛后来去了八一电影制片厂,是我军第一代摄影师。在我家的相册里,至今还保留了他和我父亲当年给毛泽东拍摄的许多相片,有正面的、侧面的、逆光的。毛泽东的头发很密很长,打着手势。不难想见,在座的国民党高级将领,当他们看见共产党队伍中,领袖和下属间毫不遮掩的亲密和平等,以及久别重逢后共享胜利的愉悦心情,他们会是何等的惊讶啊。
  不管从什么角度说,这都是一次令人难忘的会见。我曾多次要他详细谈谈,但他回答都很简练:“毛泽东赞成我们的做法。”还有呢?“没有了。”怎么可能?“我正计划要出一张报纸,人民海军报,顺便就请他题个字。他问写什么好?我一时也想不出来,他说,你回去考虑一下再找我好了。”
  毛泽东的这幅题字,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珍藏:“我们一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能保卫我们的国防,有效地防御帝国主义的可能侵略”。“文革”时批斗我父亲,问他题字的原件呢?他说我怎么知道?给海军报题的,问海军报社好了。又问他题的什么内容,“忘了!”审讯的人大怒,毛主席的话你都敢忘了!父亲说:“你说得不对,这话有一半该算是我的,是我提出来的,毛泽东照着写的。”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实际上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民族文化的积淀,GCD的最低纲领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的基本内涵是一致的。第一次大革命就是国共两党为打倒封建军阀,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的一次通力合作。父亲回忆说:“1925年各个地方都成立国民党,达县成立了左派县党部,重庆有两个省党部,左派在莲花池,右派在土地庙。左派国民党实际上是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国共分裂,其中有一些人后来没加入共产党。”再以后的抗日战争,也是为了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的一次两党合作的民族战争。父亲自己就曾以共产党代表的身份参与了李宗仁台儿庄会战的策划,他还给黄绍竑做过政治指导员。在国民党内,在上海民族资本家和各民主党派中,他都有着众多的朋友,何况还有我母亲家族的渊源呢。
  父亲说:“撇开过去的恩恩怨怨,爱国总是一家吧。国民党起义和流散在大陆的原海军人员中,有众多的英、美、德、日海军军官学校的高才生,他们怀着对甲午海战的耻辱,为了民族振兴、报效国家出洋留学。他们对蒋介石政权的腐败深恶痛绝,只是回天无力罢了。”
  他以“雪耻中国海军的历史”为题目,组织了专场报告会。他说,中国近百年的耻辱从哪里来?从海上来!1840年鸦片战争,帝国主义列强用舰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英法联军、八国联军,哪一次不是从海上侵入,定下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中国的海军呢!它在哪儿?
浏览:121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张舜
    张舜
  • 之约
    之约
  • 亦弓
    亦弓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