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芝俊回忆高增全同志:二、致力教育砺精兵(上)

Admin 发表于2016-06-17 22:15:08
 一九四九年,我人民解放军百万雄狮跨黄河跃长江,红旗漫卷华夏大地,像秋风扫落叶一般横扫蒋家王朝。我东北野战军从东北地区挥师南下,所向披靡,节节胜利,直到南疆海岛。高增全同志率领的第四十四军一三零师三九零团的指战员们在解放珠江口海岛战斗时牺牲了几十位南征北战的战友,他掩埋好战友的遗体,又奉命带领几名干部和战士前往广东省海丰县、中山(含珠海)县建立地方政权,时任县委第一书记,年仅26岁。党组织的建设、政权机关的建立、访贫问苦、土地改革、剿匪肃反、清查敌特、兴农业开工厂,办学校抓教育。几年下来社会稳定,经济建设有了好的开端,人民生活有了改善,解放区的天越发艳阳。当他正在考虑下步如何加强政权建设和加快经济建设的时候,军委来了命令,高书记辞别当地的乡亲父老,告别了安息在东莞烈士陵园的战友,北上北京受命组建第四坦克学校,从此踏上了军事教育战线,培养我军革命化,正规化和现代化人才。
1、淮海战场建坦校
 高增全同志接到命令后,立即召开中山县县委常委会交代工作,打起背包急驰北京,数日后赶往古战场徐州第四坦克学校报到。学校建校初期,各方面条件十分艰苦,教师员工在军委及装甲兵党委的领导下,发扬“抗大”精神,边筹建边教学。他在担任学校副政治委员期间,深入基层和教学第一线,像前线指挥战斗一样,摸清教职员工思想动态,搞好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摸索初级坦克学校的特点,掌握不同学科特别是政治理论教学规律。在当时,学员的主要来源有两类,一部分是部队保送来的战斗骨干,这些同志军事政治素质高,但文化基础差,学习技术有一定的困难,且年龄偏大,家庭及个人婚姻问题考虑比较多。另一部分是从地方招收来的青年学生,思想活跃有生气,入伍动机各式各样,军事素质差,不习惯部队生活。高副政委一方面组织机关干部下到学员队和训练场,进行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充分发挥党团员的骨干作用和模范作用,一方面与政治理论教研室研究教学大纲,指导备课,结合实际学校的和国内外形势组织进行教学。当时的政治理论教学课程只有《社会发展史》,还没有开设军队政治思想工作课程,也只是作为学员队的一般常识性教学工作进行。高副政委根据自己长期的部队政治工作的经验体会到,我军的政治工作是一个体系,有理论、有实践、有方式方法的完整体系,应作为一门专门课程对学员进行讲授。为此,高副政委组织有政治工作经验的干部座谈,集思广益并与教研室研究教学大纲,设立《军队基层政治工作》课程。为了编写好教材,高副政委深入部队和基层调查研究,带领教员在徐州古战场跋山涉水进行实地考察,查阅地县兵要地志,特别搜集我新四军在苏北地区的斗争历史和淮海战役的资料,撰写出具有我军特色的政治工作教材初稿。他深入学员队,与学员们同吃、同住、同学习,亲自登台授课,给广大教员和学员留下深刻影响。他的授课深入浅出,结合实际,生动活泼,深受学员欢迎,同时也带出一批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骨干。从此第四坦克学校首创的《军队基层政治工作》课程受到总政和装甲兵政治部的认可和表彰。
 高副政委在工作中很重视政治机关的建设问题。他首先从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方面抓机关建设。凡没有进学校受过正规培训的政治干部,要求到学员队随队听课,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政治理论体系,有计划和分批地开班进行短期培训,定期考核,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其次是抓机关作风建设。他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每个时期每个处室和个人要写出课题报告。有一位学员是部队保送来的班长,在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中立过功,年龄接近而立之年,在组织帮学对子中,让他与学习最好成绩的学生学员结为对子,互帮互学,搞好学习,共同进步。他的技术学习成绩都在4分(5分制)以上。那位学生学员在学校的培养下不断进步,成为优等生,并入了党,成为在学生学员中最早入党的同志之一。机关作风发生了很大变化,政治部还与其家乡民政部门取得联系,通过当地妇联为他找到了一位贤惠的姑娘,结为夫妻。高副政委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与学员们一起学习坦克技术,在训练中摔打,有时工作忙缺了课就主动找到教员或学员帮助补课。驾驶、通讯、射击三大技术样样学习,并在训练中帮助学员操练。学员们在他身上学到了朝气蓬勃好学上进的革命精神,学到了尊敬教员不耻下问,刻苦认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学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不断进取,把终身献给祖国的国防事业的好思想,学到了求实创新深入实际的好作风。
2、骊山脚下育英才
 部队要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是我军在五十年代转型重要时期的客观要求。1959年,中央军委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装甲兵系从东北迁出,在陕西省西安市的骊山脚下,创办一所培养我军高级军事技术人才的装甲兵高等技术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学院设立坦克装甲车底盘、通讯、枪炮、发动机等专业系。建院初期,高增全同志奉命前往西安,主持该院政治部工作。
 这所学院,是新中国建立以来装甲兵首次创办的高等学府,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沙风院长等领导认为办好这所院校的领导者不但要有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政治素质,还要有相应的科学文化素养。因此院部领导组织了以院长为班长的领导干部教学班。高主任积极支持并带头参加,而且要求政治部机关干部积极参加学院办的各类文化和技术学习班。他在首长学习班中比较年轻,又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和坦克技术及操作技能。在学习班中他学习成绩较好,担任学习组长,常常帮助文化较低的首长学习。这个学习班坚持了数年,直至“文革”前,学完了主要的基础课程和部分技术课程,受到时任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大将的重视和表扬。
浏览:69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