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成立于1947年(当时称西满野战军)。部队辖独立第一师(由辽吉军区保安第一旅改编)、第二师(由辽吉军区保安第二旅改编)和第三师(由西满独立师改编),4月底部队完成组建,5月初即投入我军夏季攻势作战,向郑家屯外围展开进攻。13日夺取玻璃山。15日攻占双山,全歼守敌二六三团一个营。17日奉总部命令东进怀德,配合主力第一、第二纵队打援。19日部队进驻怀德黑林镇地区。此时,由四平出援之敌七十一军的两个师已被我一、二纵歼灭,援敌新一军一部已撤向长春。四平守敌七十一军主力被歼,四平地区即成了敌守备的薄弱环节。于是总部继而命令我纵部队南渡东辽河,乘敌收缩兵力,混乱慌恐之际,向四平附近及其以南发展进攻。
七纵于5月21日渡过东辽河,23日,第二师进占四平以南之蟒牛哨地段的铁路,切断了四平、沈阳敌军的联系,并防止四平敌军南逃;同日,第一师于拂晓扫除了四平以北梨树殘敌,殘敌保安团二百余人;第三师亦于同日进驻白城,并于喇嘛甸子(四平西北)歼灭由郑家屯东窜之敌八十七师二六0团团直及其两个营。四平以东我兄弟部队亦进展顺利。至此,四平外围已被扫清。6月2日,部队奉命南下昌图西南准备打援,掩护二纵围歼昌图敌军。接着部队又奉命北上,协同一纵攻取四平。部队于6月4日到达四平地区,做攻城准备。
当时的东北战场,在我军夏季攻势下,四平以西郑家屯、八面城已被我军收复;四平以东敌一八四师被我歼灭,解放了西安、西丰。伊通等地;四平以北之敌收缩至长春、吉林地区实施重点防御。四平已处于我军四面包围之中。我军在东满发动的强大攻势,已解放通化等许多城镇,进而向沈阳逼进。在热河方面,我军收复了赤峰、围场、凌源、建平等地,逼近承德,切断了承德至锦州的铁路。至此,我攻取四平这个战略要点已具备了有利条件。这一仗打胜了,东北战局可能从此根本改观。总部决心集中一纵和七纵两个纵队和总部炮兵部队夺取四平。这是七纵组建以来参加的第一次大的攻坚作战,全体指战员都感到光荣和兴奋。
七纵队奉命于6月5日进至四平西南附近地区,并向部队下达命令:纵队有配合一纵攻击四平之任务。各部应彻底了解四平街之敌部署情况;工事坚固程度及其障碍配系,地形条件;研究训练攻坚的战术与技术;以及作好物资准备。据此,各师展开了各项战斗准备、政治动员和物资物资准备等工作。开始时,部队以为敌七十一军主力已被歼灭;八十七师在郑家屯、喇嘛甸子遭我打击后一部逃往昌图,在四平的也只是残兵败将,因此,认为四平易取,存在盲目乐观情绪。后来经过审讯俘虏逃兵和进一步侦察,得知情况要复杂得多:敌人、八十七师逃往昌图的只是一个团的残部,其师直及两个整团均撤至四平;八十八师余部同三十师已合编为三个整团;十三军五十四师已由东丰收缩回四平,另外还有敌“辽北省保安团”两个团及敌东北保安第一团等,共约三万余人。据此,邓华司令员认为,四平之敌不只是残兵败将,而且敌八十八师、五十四师还有较强战斗力,以第一、七纵队的兵力攻取四平把握不大,提出用三个纵队夺取四平,以操胜券。经再三权衡,我们提出了上述建议。但总部对此未作答复,只通告六纵十七师将协助作战。
七纵部队经过认真准备以后,于6月11日开始了扫清敌外围据点的战斗,当晚开始,经一夜作战,连续攻占了敌机场及前桲林子、后桲林子等地,接近了城西南角。尤其攻占机场战斗,全歼守敌近两个营,切断了敌空中运输,使四平敌人成了瓮中之鳖,当即受到总部的通令嘉奖。
攻取四平的作战由一纵统一指挥。七纵先于一纵到达四平地区,在七纵部队接近四平西南角后,又确定交由一纵从西南角担任主攻,七纵转向四平西北角担任攻击。12日夜,七纵部队转移到城西北角地区,随即区分了各师的战斗任务。此时,一纵又令七纵第二师移至四平东北杨木林子一带,阻击向东北方向突围之敌。该师到达杨木林子后发现已有友军布防,一纵遂又命令该师返回原防。14日晨八时二师返回,仍担任原定攻击二麦路和三道林子的任务,由于上述延误,至当日二十时二十分发起对四平的总攻时,该师对攻击方向的敌情地形尚未完全摸清,为配合友邻,只能边打边侦察边组织进攻,打得虽然英勇顽强,进展却较缓慢,以致影响到全纵队的进攻速度。相反,一纵却进展迅速,14日总攻发起后即突破前沿阵地,并向纵深发展。为配合一纵,七纵乃命令一师于16日夜扫清城西北角外围据点,于17日夜突破西北角防御;令二师占领二麦路,并向城里突进;令三师加入战斗,并向敌纵深发展进攻。至19日,西城之敌全部被我肃清,七十一军军部等残敌退守四平东城。
七纵参加四平作战时,虽组建不到两个月,缺乏大兵团作战经验和攻坚作战经验,武器装备较差,又因种种原因仓促投入战斗,但部队仍然打得英勇顽强,表现了较好的军政素质。一师17日夜突破城西北角阵地的战斗组织严密,动作迅速;突破与巩固阵地及向纵深发展也衔接得好;在纵深作战中,部队运用分割敌人,尔后一股股各个击破的战术也很成功。该师第一团在交通宿舍大红楼战斗中,用数千斤炸药实施连续爆破,发起冲击时敌已处于被震昏的状态,计俘敌副团长和师作战主任等以下七百余人。二师一个营在大白洋楼战斗中也充分运用爆破技术,一举突入大楼,在楼内战斗中毙敌一百五十余人,俘敌二百八十余人。三师第一团在进攻电信局战斗中,先用爆破筒炸铁丝网开辟道路,继而冲入大楼全歼了敌人。一师一团五连机枪手景绍海孤身闯入敌交警大队,威震敌胆,劝降了敌人。
6月21日攻击东城之敌。部队前仆后继,连续进攻,打得英勇顽强。但由于东城是敌人军部所在的要害部位,敌人集中兵力火力防守,加之自西城向东城攻击须通过沈长铁路的开阔地带,所以在突破敌新的前沿阵地后,后续力量不足,向纵深发展受阻。一纵向纵深发展也很缓慢。战至24日,总部命令六纵全部(并指挥七纵三师)投入作战;七纵纵直和另两个师协同二纵向南打援。28日晚,七纵主力至金山堡一带与二纵会合,计划于29日阻歼援敌一九五师。因敌选走另外线路,未果。此时,殘敌据守四平一隅,我久攻不克,遂主动撤出战斗。7月2日,七纵队奉命转至四平以西之傅家屯地区,与主动撤离之三师会合。至5日,奉命开赴郑家屯待命,战役结束。此役共歼敌二万余人。
此次四平作战使七纵受到了大兵团正规战和攻坚战的锻练,取得了侦察、组织、协同、爆破、攻坚和城市作战的许多经验,这对七纵来说都是很可宝贵的,为七纵及其后身的第四十四军参加解放战争历次作战积累了基础经验。
1948年春,我军在冬季攻势中取得伟大胜利情况下攻取四平后,沈阳、长春之敌懾于我强大攻势未敢出援,我军则牢固控制了这个战略要点,从战略上分割了南北敌人,使长春之敌在我长期围困下欲战无力,欲走不能,处于坐以待毙状态,沈阳敌人也处于我军的直接威胁之中。
这次攻取四平,四平守敌虽又经过九个月的精心准备,各种工事已很周密坚固,共一万八千余人,比我三战四平时少了一万二千人,即要守城又要防守外围,捉襟见肘,兵力分散,空隙较大。而我军则以第一、第三、第七三个纵队及独立第二师,并附山野榴炮一百六十三门,高射炮三十余门,在一纵首长李天佑、万毅统一指挥下担负攻击四平任务,并以第二、第六、第八、第十纵队及三个独立师(支队)位于昌图、开原、通江口地区准备歼灭沈阳、铁岭来援之敌;以五个独立师钳制吉林、长春之敌,。具体攻城部署是:一纵由北向南,三纵由东向西,七纵由南向北同时发起攻击。我各纵队于3月12日晨发起总攻,至13日晨,仅经一昼夜激战即全歼守敌,一举攻克四平,为最后解放全东北创造了条件。这次用牛刀杀鸡,与三战四平时的情况已不同而语。
七纵(已列入东北人民解放军序列:独一师改为十九师,独二师改为二十师,独三师改为二十一师)于8月4日进至四平西北胡家窝棚、孤树一带进行攻城准备。鉴于三战四平时的经验,这次各师准备了充足的粮弹,尤其是对炸药等爆破器材的准备十分充足,除向纵队领取以外,还自行筹集。第十九师除向纵队领取炸药七千斤,又到泉眼沟搞到炸药三万余斤,。各营都组织起采买组、运输组,保证后勤供应。部队则在战前抓紧练兵,演练了突破、打地堡、爆破坚固楼房及城市街区的战斗等,这对保证战斗胜利起到了很大作用。
敌人在城北铁路西的三道林子建筑了东、中、西三个地堡群。我军扫清这个外围才好攻城,十九师第五十六团配属纵队野炮营及总部榴弹炮营,于7日六时三十分开始攻击西端地堡群,于十四时占领这个地堡群,十五时占领东端地堡群,8日占领中间地堡群,并攻占了铁路两侧的地堡群。
为集中兵力、火力歼灭守敌,又调整了部署,一纵与七纵换防。8日黄昏后,七纵到达城西南之海丰屯、后桲林子、栈房窝铺一带,除继续做攻城准备,还扫清了敌主要防御阵地前的残存地堡群。换防后七纵任务是歼灭西城南部之敌。攻击部署是:组成一个梯队,二十一师在左沿铁路西侧突破,尔后向纵深发展进攻;十九师在中路沿屠宰场实施突破,尔后向纵深发展进攻;二十师在右沿城西南角突破,尔后向纵深发展进攻。12日八时四十分发起总攻,纵队炮兵团实施火力准备,十九师在屠宰场敌前沿炸开缺口,九时十五分部队从屠宰场突破,向纵深发展,经过六马路向大红楼拉近,俘敌一部;其右翼突破四、五、六道街,在悦来栈歼敌一部,至十二时占领了满洲银行和辽北银行。二十师、二十一师同时突破,在纵深战斗中各歼敌一部。黄昏后,纵队战斗任务区内敌人均已被歼。二十一师、十九师向城东发展,积级寻歼敌人。13日拂晓,与一纵、三纵部队胜利会师,完全彻底地歼灭了敌人。这次仅以二十四小时取得四平全歼守敌的胜利,这是一纵、三纵、七纵共同努力的结果。
综观四次四平之战,战斗最激烈的主要是两次,即战略防御时期的四平保卫战即二战四平;在战略进攻时的第一次夺取四平之战即三战四平。两次战役规模大,持续时间长,双方伤亡较大。保卫四平的防御战因我主动撤离,敌占领了四平,遂进而夺占了长春、吉林、郑家屯等地。我对敌实施战略反击和进攻阶段发动的第一次夺取四平之战虽未攻占四平,却给敌人以沉重打击,为四战四平创造了条件。待我最后夺取四平之后,敌败局已定,接着,我军发起了战略决战的辽沈战役,奠定了解放全国的基础。
浏览:107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