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传略(1914.7—1981.5):四

Admin 发表于2016-06-18 12:16:35
       1943年1月,李彬调任豫南地委驻鄂豫皖边区特派员,赵华随调任鄂豫边区党委文化整风班文化教员兼党支部委员。李彬买了辆架子车,以拉架子车为名到四处联络,传达区党委指示,了解各地工作情况向区党委汇报。为此他跑过三省边界的怀远、界首、西华、邬陵、扶沟、商水、项城、淮阳、新蔡、汝南、息县、临泉、太和等十多个县区,艰苦卓绝。况且这些边区县党的工作开展得参差不齐,有的地方没有党委,只有支部;有的地方没有党组织,只有个别党员关系,而这些个别党员多是打入国民党政府机关或军队中,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还有的地方没有党员,只能找进步人士联络,其难度令人无法想象。但不管困难多大,李彬总是千方百计地圆满完成任务。最难得的是李彬的应变能力。暮春,驻川潢、固始一带的边区特派员宋英,在去解放区途中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宋知道李彬的住处。为防不测,地委书记吴皓派交通员通知李彬转移。李彬获悉后立刻转移到商水县城内关系户赵战魁开的修自行车铺里。修车铺座落在国民党县政府前大街上,一来这里是“灯下黑”的地方,比较安全,二来可便于随时观察县政府的动静。他不会修自行车,但为了掩护工作他跟赵战魁学,很快掌握了修车技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1943年7月,李彬调鄂豫边区党委组织部工作,负责管理豫东豫南白区党的工作。这时的边区党委书记由新四军第五师师长李先念兼任,党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是山东老乡陈少敏,李彬有幸在两位革命家身边工作,甚是惬意。前段李彬当特派员时曾多次向陈少敏汇报过工作,对这位德才兼备的女性领导由衷地佩服,受益匪浅,永志不忘。
        1944年2月,李彬参加了鄂豫边区高干整风训练班学习。学习内容主要是毛主席的《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和整风文件,并联系实际进行总结检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同时审查干部的全部历史。李彬一向对党忠诚,在审查阶段如实陈述了其1930年在济南一师读书时,受进步学生张福林(当时李彬认为张是共青团员)的革命影响而成为革命者的经历,和后来听说张在青岛被捕牺牲的消息。不意却引起了组织上的怀疑:张福林的被捕牺牲是否与李彬有关?当时由于战争原因难以查清,只能作为问题待查不作结论。整风结束后李彬被调离边区党委组织部,到边区党校任总务科长兼机关党支部书记。1945年1月,李彬主动要求到基层工作,获区党委组织部同意,被派往边区党委直属的礼山县河西工委任委员。他大胆泼辣,开拓进取,协助县委副书记刘英才开辟新区,带一个武装排很快打开了局面。两个月后,李彬被调回礼山县委,先任县委委员兼财经部长,后任县委常委兼县政府党团书记,负责政府工作和财经工作,并兼任财政局长。
        1945年底,中原解放区被国民党军队包围。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中原局决定陆续突围,撤出一批干部。李彬随三五九旅行动,在干部队里任班长。1946年2月,李彬被派往礼山县筹集军粮。3月,中原局组织部决定,派李彬到其曾经住过的堡垒村水牛刘村建立联络点,由此开辟一条向山东解放区输送干部的交通线。为了便于工作开展,令赵华带着孩子陪伴,并派原跟随李彬的政治交通员王振宇协助。他们一行化装成探亲的老百姓,先到豫南地委传达了华中局的指示和边区党委的意见,然后顺便找回寄养在老百姓家中的大女儿(时已3岁半),推上一辆小土车,经过十几天奔波,到达水牛刘村,住在了*********员刘振海家。李彬离开这里已经3年多了,堡垒村依然如故,村政权仍操在刘振海手里,群众基础更加牢固,完全可以建联络点,干部从这里过往决无问题。李彬遂派王振宇向豫南地委和边区党委汇报。
        李彬、赵华在水牛刘村住了一个多月,帮助刘振海把联络点的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然后换上路单,说明李彬是高密人,小学教员,家乡沦陷后流落到河南教小学,现在抗战胜利了,要回家乡。当他们再次出发时,水牛刘村的群众一直把他们送到淮阳县,足见鱼水情深。他们从淮阳坐上跑长途的胶轮马车到商丘,路上顺便又找回了寄养在百姓家的二女儿(时仅1岁半)。二女儿正害腿疮,因无钱医治,已溃烂得露出了骨头,夫妇找诊所简单治疗后,又乘火车到徐州。他们掌握了徐州的情况后,用小土车推上孩子又出发了,在山东解放区边缘找到了八路军,受到了热情接待,并告诉了李彬前方的路线。李彬按指示路线乘火车到达新安镇,下火车后换乘牛车,经郯城于5月底到达临沂,找到新四军军部,住进了军部招待所,向华东局组织部报到。华东局组织部电报告知华中局组织部,李彬、赵华已达山东,中原局组织部又用电报转来了两人的党组织关系,两人感到就象回到母亲身边一样温暖。
       在军部招待所待命期间,李彬在山东滨北地委遇到了刘特夫。刘是30年代初期在济南一师与张福林同时的共青团员,他向党组织作证,张福林的被捕牺牲与李彬无关。从此,党组织解除了对李彬的怀疑,压在李彬身上的一块石头落地,李彬心里由衷地高兴。
        1946年7月,华东局组织部分配李彬任高密县委副书记,兼任县委联络部长、各界救国会会长、农民救国会会长,12月又兼任县武工大队政委。赵华先任县委秘书,后任干事。
        此时的高密,县城甫于6月13日解放,全县对敌斗争形势依然非常严峻,溃散的杂顽游勇潜入乡里继续作恶,盘踞西部方戈庄的蔡省三匪部横行四方,******反人民。6月26日,全面内战爆发,地处战略要冲的高密煞时乌云蔽日。9月,国民党军第五十四军一九八师重新占领高密城,之后,又对我党、政、武装组织连续多次进行“奔袭”、“拉网”、“清剿”,全县形势急剧恶化。县城解放后,县委的工作方针是:在解放区,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广泛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发展武装力量,巩固人民政权;在新区,加强武装建设,开展武装斗争,教育发动群众,进行土改宣传,用武装斗争成果坚定群众的信心。
        李彬回到高密后主要负责开辟新区的工作。他根据县委决定,以中岭区中队为基础,成立了30多人的县武工大队,先由张述武任大队长,王用勤任政委。至12月,县武工大队发展到140多人,赵再训继任大队长,李彬继任政委。他发挥人地两熟的优势,带领武工大队,时而集中,时而分散,一村一村地争夺,有针对性地打击小股匪徒和地霸分子。土顽蔡省三依仗国民党正规军穿梭于此的大势,经常派人到各村催粮逼款,绑架******,甚至杀害进步群众,制造白色恐怖。李彬率县武工大队杀一儆百,逮捕骨干分子,处决罪大恶极者,教育释放罪轻者,极大地震慑了土顽。通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打开了局面,巩固发展了较为薄弱的坊岭区,重新建立了康庄区,解除了群众的顾虑,鼓舞了群众的斗志。
        然而,斗争是残酷的。1947年春,国民党军为了巩固胶高段的铁路安全,将一个交警旅开到高密,企图在高密段用“长途奔袭、拉网清剿”的战术,消灭*********高密各级组织和基层政权,把高密建成“模范治安区”。2月24日,敌交警出动一个团800余兵力奔袭坊岭区,突然包围了李彬率领的县武工大队所住的张秋村,以猛烈炮火向村内袭击。敌众我寡,极端危急,李彬沉着应战,果断指挥队员奋力突出重围。与敌激战中,武工大队损失了两个班。这次遭遇战后,李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改变斗争策略,采取更加灵活谨慎的方式活动,收到了很大成效。敌人的阴谋最终破产,《大众日报》刊文表扬了高密党组织的斗争精神。
        1947年3月2日,占领高密城的国民党军慑于我军莱芜战场之威势,弃城东逃,县城第二次获得解放,全县又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县委部署在老区开展土改复查,在新区开展土地改革。李彬率武工大队辗转西部各区,对罪大恶极的地主恶霸分子坚决******,对破坏土改的*********分子坚决打击,以武装斗争配合各区的土改运动,大长了群众的志气。7月2日,国民党军二十五师又将高密城占领。土改中逃亡在外的恶霸、地主、兵痞拼凑起“还乡团”,对解放区的党员、干部及土改积极分子进行疯狂的阶级报复和反攻倒算。县委响亮地提出:“区(政权)不离区,县(政权)不离县、“一手拿***,一手分田”的口号,带领全县党员干部,同敌人展开了卓绝的斗争。李彬遵照县委指示,带领县武工大队,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分队活动,频繁出击,严惩最反动的骨干分子,以实际行动保卫土改的胜利果实,地主恶霸威风扫地,广大群众扬眉吐气。(鞠维积整理)
谁在收藏
浏览:152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晓晓
    晓晓
  • 程健健
    程健健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