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传略(1914.7—1981.5):一

Admin 发表于2016-06-18 12:17:28
        李彬,原名李得志,曾用名李觉、李念伟、李惠普、李瀛洲,曾用笔名林乡、子穆、惠普、瀛洲,1914年7月生于山东省高密县雷家庄村一个比较富裕的自耕农家庭。父亲李振风不识字,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农民;母亲张氏亦不识字,是一个能干的农家妇女。父母亲对子女的文化并无奢求,男孩只要能识人名会记账就行,女孩则根本不让上学。李彬在兄弟姊妹中居三,上有一兄一姐,下有一妹。幼年的李彬在家割草放牛,帮助父亲干一些农活,直至9岁始入本村翠英公学读书,6年高小毕业,年年考试都是全班第一。李彬求知心切,本想升学继续就读,但思想保守的父母始终不答应,他只好辍学在家劳动。
        1929年夏,李彬听说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招生,每月还有5元伙食费,为之所动,求学的心再起。趁母亲外出探亲的机会,得到舅舅的同意,在哥哥和老师的支持帮助下,背着父母从家里拿了10元大洋,赶到济南考学。初试录取,复试落榜。他决不气馁,为了能复习再考,经乡亲任子中介绍,到山东省工业实验所当了一名听差(工友),这样既可挣得工钱减轻家庭负担,慰平父母的心,又有暇复习。他和更夫宋金斗同住一室,白天干活,晚上自修。听差的职责本是负责办公室内外的环境卫生,但还必须照顾好官架子奇大的所长的个人生活,甚至连夜壶都要清倒。寄人篱下,为了获得考学的机会,他只能屈尊求全。所幸,次年春考中济南一师初级部七级。入学后,济南一师的气氛令李彬惊叹不已,更加坚定了学成报国的信心,他的思想焕然一新。这年署假回家,他用拾金不昧得来的奖金,给父母买了毡鞋和“烫婆”,甚得二老欢心。从此,保守陈腐的父母改变了对李彬的偏见,认为李彬走的是正道,所持见解都是对的。因而,对李彬去年不辞而别的恼火全释,还破天荒地服从李彬的提议,允许二闺女留短发,放天足,入学读书,一时成为村上人的美谈。
        1933年春,李彬转入师八级,1935年春转入师九级二班,1936年秋毕业。在济南一师学习的6年中,李彬不仅学业大长,而且思想大进,为后来参加革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济南一师是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就读的地方,堪称革命摇篮。受王尽美的影响,*********和共青团组织一直坚持地下活动,学校中的“读书会”,就是共青团组织领导的。李彬刚入校,就被高他半年级的共青团员张福林(编者注:又名张梦荪,山东博兴县赤张村人,1931年秋被迫离开济一师,去青岛做秘密工作。1933年春任团青岛特支书记,6月,被叛徒高振东出卖遭逮捕,8月在济南牺牲)看中,主动向他进行革命教育,并向他介绍革命书刊。李彬积极参加了“读书会”,读的第一本书是李达著的《现代世界观》,初步接触了共产主义思想,为之开化。后来他又连续读了列宁的《左派幼稚病》及党的宣传小册子《环球》等大批进步书刊,思想进步很快。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他和进步同学一起,积极参加了济南各校学生组成的“请愿团”,赴南京向国民党中央政府请愿,要求政府抗日。1932年,为了表达对国民党反动派******革命的愤慨,他以黎角(与李觉同音)的笔名写了一篇小品文《囚徒》发表在《文化报》上,产生了很大震动。他还积极参加了学校地下党支部书记刘清录(安波)组织的学习拉丁化新文字的活动,传阅与散发用拉丁文印的宣传*********主张的传单。
        李彬极善交友,除在“读书会”里结识了大批进步学生为友外,他还为首组织高密在济南上学的学生,成立了“学生同乡会”,其中与至交张秀潜(编者注:1945年8月至12月任高密县民主政府县长)、王星文结拜了把兄弟,目的是为了壮大自身的斗争勇气和力量。
        1933年春节前的一天,休寒假的李彬路过乡公所,被正在写春联的乡长瞥见,执意要李彬写一副,一想考他,二想臭他。李彬略一思考,提笔写了“要凭良心办事,应以公正待人”的对联,对仗工整,无可挑剔,令乡长尴尬不已,啼笑皆非,口里虽连称“很好”,心里却懊恼至极。从此,李彬的德才传遍乡里。思想开化的李彬,对发妹妹和侄子的学习也非常关心,特为二人订了一份《小学生杂志》和《文化报》,期望姑侄二人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其中的《卧薪尝胆》、《史可洁守扬州》、《文天祥》、《郑成功》等篇章,令二人永志不忘,对二人奠定爱国主义思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年暑假期间,李彬特意走进本村小学,教高年级学生学唱《囚徒之歌》,以此向小学生们灌输进步思想,激发小学生们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1934年夏,家乡发生严重旱灾,因此李彬休学半年。为弥补家资不足,他先到临村蔡家庄明德小学教书,不意为校长曹子勉所不容,不足一个月即被赶出。无奈,经友人介绍又去商河县龙桑寺小学教书,直到寒假后复学。复学后不久,同学侯兴让因违反“校规”被训育主任张敏芝(国民党员)开除。李彬与同学好友胡刚仗义执言,联合学生掀起了一股反张敏芝的浪潮,迫使学校把开除改为勒令停学半年。为反对会考制度,他也曾联合侯兴让、王际华等同学,利用夜间写标语、撒传单等办法,反对过教务主任宋隆任。
        1935年12月9日,北平爱国学生冲破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阻挠,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示威******。济南的学生积极响应北平“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举行罢课。李彬积极参与发起了济一师的罢课斗争,在全校学生大会上,他被选为主席团成员,同时还兼任纠察总队的总队长,积极参加了济南(山东)学生救国联合会的活动。
        1936年春,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突发奇想,指示举***13所乡村师范毕业生训练班,对全体毕业生实行6个月的“乡村服务”即军政训练。并规定,不参加训练者不发毕业******。此举名义上是为了抗日,实际上是要把这些毕业生训练成国民党地方基层军政干部。李彬于这年夏季毕业,毫无例外地与众多进步同学一起,到济宁潘家花园梁淑溟举***的乡村建设研究院接受了半年训练。训练结束回到济南,等待发毕业证和分配之时,经同学介绍到夏津师范讲习所当史地教员。刚教了一个月,又接到乡村服务训练处通知参加实习,称不参加实习不算训练完毕,仍不发毕业******。无奈,李彬只好回到济宁乡村建设研究院,被分到临沂傅家庄训练壮丁,即所谓的实习。结束后,李彬回济南领取了毕业证。按乡村服务训练处规定,毕业生可分配到乡农学校任校长或教导主任,但必须接受国民党地方政府的领导。李彬本来厌恶国民党那一套,对韩复榘把师范毕业生分配为军政人员更是反感,因而拒绝分配,回了家乡,时已临近春节。(鞠维积整理)
谁在收藏
浏览:1409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 面向未来
    面向未来
  • 晓晓
    晓晓
  • 程健健
    程健健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