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蕴同志传略:三

Admin 发表于2016-06-18 12:53:08
        进入青年队学习不久,党组织特别批准了她与康宁结婚,从此夫妇比翼齐飞,学习的劲头更足了,决心以最优异的成绩回报党组织对自己的关爱。一年的学习,特别是经过参加“双减”运动和反“扫荡”,艾蕴不断洗刷掉身上的尘埃,逐步树立了革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革命战士。她终于可以展翅高飞了。
        1945年1月,艾蕴被分配到鲁中区行署办公室干文书,四个月后调至行署统调室干了三个月的研究员。不管在那里工作,她总是一丝不苟,尽心尽力,倍受同志们称道。日寇投降后,党组织为锻炼考验她,决定调她和康宁到山东分局城工部工作。在城工部培训了不足一个月,城工部根据她家住青岛,康宁长期在青岛工作,都有一定群众基础这一独到优势,决定派他俩到青岛办事处做地下工作,任务是宣传革命形势,动员进步青年到解放区参加革命工作。那时日寇刚投降,沿途各类杂牌武装仍在国民党控制下与*********武装作对,他俩途中辗转月余才到青岛,分别在熟人中宣传。十天后,她做通了中学时的同学王亦兰的工作,康宁说服了当火车司机的工友王瑞先,其他的对象尚不成熟,正在动员中。忽一日他俩走在德县路上,有一行里人借问路之机悄悄告诉他俩:“你们穿的是八路鞋,后边有人盯梢。”他俩惊骇不已,悔恨交加,借故甩掉“尾巴”,转弯摸角回到家中。既然已经暴露,就很难站住脚,久留无益,他俩便换了鞋,分别找到王亦兰和王瑞先,匆匆乘火车离开了青岛。到胶县站下车后,却不见王瑞先的踪影,三人焦急地找了一圈仍未找到,估计情况有变,不能在兵匪如林的胶县城久留,便匆匆回了山东分局城工部。后来获知,王瑞先当时没做好媳妇的工作,上车后不久就被媳妇硬拽回去了。
        1945年11月,山东分局城工部决定他俩进山东大学(党组织在临沂所办)学习,两个月后,时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的杨希文(早年与傅书堂一起工作过)获悉,硬是把他俩调出来,安排到大众日报社工作,算是量材而用吧。用其所长,艾蕴被安排到资料研究室任译电员和资料员,康宁进广播编辑科任登记员,夫妇从此与新闻结缘,辛勤地耕耘在党的新闻事业上。
        1946年5月,天职悄悄地降落到艾蕴身上,她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初为人母,喜忧交加,喜的是爱情终于结晶,新的生命在根据地诞生,忧的是给党组织增添了负担,自己的工作要受影响。做为一名革命女战士有多难啊!然而,一向争强好胜的艾蕴没有被儿女情长所累,她和其他姐妹一样,把孩子寄养在老百姓家里,工作一如既往,而且干得更出色。她深知,自己参加革命才两年,一切现实都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
        1947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彻底拉开了重点进攻山东的序幕,胶东告急。山东省委决定从各条战线抽调骨干力量支援胶东,艾蕴、康宁名列其中。他俩吻别不满周岁的女儿,偕谭克、顾俊(女)一起背上背包从鲁南出发,沿途几经辗转绕过敌人驻防之地,脚掌血泡重叠,数日长途跋涉赶到烟台日报社,艾蕴进资料室仍任资料员,顾不上休息即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在那战火频仍的岁月,办报之难难于上青天。虽有分工,但还必须一角多能,既要发挥特长,又要兼顾本职;既要出门采访,又要会编辑,还要会刻蜡板,熟练油印技术;既要节约纸墨,更要保证质量。她就是凭着这样一腔热血,赢得了领导和同仁的信赖,1947年8月15日,经副总编李扬和编辑吴更生介绍,她被党组织吸纳为中共预备党员,1948年1月按期转为正式党员。
        1947年10月,敌人的进攻更疯狂了,她随烟台日报社全体人员一起撤出烟台市,分散在农村百姓家中,继续出版报纸。次年3月,又在海阳县集中进行“三查三整”,运动刚开始即接到随军南下的命令。3月5日暂停“查整”,报社全体人员在社长于大申带领下从海阳开拔,4月底到达濮阳。休整间她被编入华东野战军随营学校,并在这里继续“三查三整”。运动中她再次以严于律己的原则扫除了身上的灰尘,博得了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感到一身的轻松。运动结束后大队人马继续西进,9月间到达豫西区党委所在地,她被分配到豫西日报社做内勤记者。她得心应手,工作热情极高,从不知疲倦。然而,两三个月之后她又怀孕了,妊娠反应使她不得安宁,身体状况日下。她以极大的毅力抑制自己,她深感自己是个新党员,理应在任何困难面前保持高昂的斗志。她胜利了。
        1949年3月,豫西日报社撤销,她入新成立的开封日报社,仍为内勤记者。1949年6月河南日报创刊,开封日报并入,她先是担任了报社内勤组长,两个月后又担任了农村组编辑。也是这时,她的第二个孩子降生,与三年前不同的是,战争基本结束,形势趋于稳定,但她还是又一次体验了女战士的艰辛,她毕竟是更成熟了。(鞠维积整理)
浏览:75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面向未来
    面向未来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