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俭同志你好:你十月六日从牡丹江发来的信,我早己收到了,因为要办的事没办完,所认未及时回信,大概你早巳等急了。也许还要骂几句,骂就骂吧,你就是到大街上去跳着骂,我也连一句听不到。
收到信后以后,就设法打听了一下,但无结果。这是十月中旬的事。十月下旬我去石家庄,去后,除与别人起听了有关会议的传达以外,再无他事。又因苏哲同志需人照顾,所以于十月底回京来了。回京后,又特意去找人问情况,结果还是没头续。说:没听说研究此事。并说入秋以来,领导上(包括机关)忙的很,一个会接—个会,事情确实不少。机关事情很多,这种情况是事实。但问题如何处理的,则需打听明白。总不会长期放—边不管吧。我意待有机会时再打听一下,然后把情况告你。当然,这件事不便乱问,需找既了解情况又不致于误会的同志才好。
夏天,你来京时间不少,老同志,多年不见,本应趁我无事之机陪你到外面看看,可是不巧腰病犯了,什么也办不成,实令人恼火。很觉对不起,希看在老同志面上,予以谅解。
十年以来,我总的讲,情况也不顺利。基本经验是必需学会做人,过去那一套单纯化的东西吃不开了。尽管不应去向那些投机、滑头、虚伪者学习,但也不应过分幼稚。同时应学会重新认识人,要注意世态冷热,自己的情况变了,别人的情况也变了,相互关系也立即变。不忘故旧,保持老作风的好人实在太少。有的人表面(当面)还好像是那么回事,实际上,多数人连表面文章都不肖—作,不要奇怪,更不要感到不快。“四人帮”把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破坏的实在严重。我的原则是尽量少去,特别是两种人家,一定不要去,一是上升的,二是见到你哼哼哈哈的。这种人,就是你和他光腚长大的,也不去,自己有天大的困难也不去找他。有些在位的很怕我去,因为—怕我对他有所求,二怕别人看到他有我这么个老熟人而丢脸。这种老熟人家里何必去呢?
对一件事情,不同角度和身分总会出现不同的看法。就以你的问题而论,因是当事人,但看法不同,因而写出的证言就出入很大。有的认为某个问题值得考虑,有的认为全属事实,不能变。这种情况,不奇怪,自巳应有现实的认识。不管那种认识,讲明了总表明他的态度。最让我看不起的是两面装好人,这种人即使官大如泰山也不值一文钱。
苏哲同志还是那样,时好时差,他特别让我向你和余平问好,并祝你全家安好。
致 敬礼
刘培 1977年12月17日
浏览:70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