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元传奇:六、回师滨海 故乡革命(里应外合,解放莒城-1)

东山刘 发表于2016-06-19 13:58:33
十、里应外合,解放莒城
莒城地处鲁中、鲁南、滨海3个战略区的结合部,东向离海岸只数十里,泰(安)石(臼)、台(儿庄)潍(县)两大公路在此交会。莒县是当时山东第一大县,南北长300里,东西宽120里,有3600多个村庄,90多万人口。日军自1939年6月第二次占领莒城后,即将莒城变为其“扫荡”、“蚕食”抗日根据地的屯兵点和分割、封锁、进攻鲁中、滨海两大战略区的重要据点。日军对该城防御工事的修筑,自侵占之日起,未曾一日停止。修兵营、建机场,沟通台潍及泰石公路,极力增建防御设施。城墙外壕宽五米以上,壕中有水,城墙高厚,并筑有碉堡数十座,构成严密的火力交叉网。日军司令部大楼是其核心工事,有数座高耸的碉堡环护,周围筑有两道坚固的围墙,墙外有壕沟、铁丝网、地雷、鹿砦等。为扫清射界,日军拆毁了附近民宅,把周围变为一片开阔的无人区。为巩固这一重要据点,日军配以重兵固守。日军第五混成旅第二十大队的中西中队共百余人及伪新民先锋队在此驻守,配备有九二式步炮1门,重机枪2挺,轻机枪7挺,扼守核心防御,作为最后抵抗巢穴。城外四郊,有大小16个据点,及许多碉堡、碉楼、围墙、外壕。在县城周围建筑设立了几十个据点及密集的碉堡群;在城内,自城垣至街头巷口,碉堡林立,火力防御网交叉严密。由伪莒县保安大队,伪县府、新民会、警察所等约4000余人,分布防守于城内外及台(儿庄)潍(县)公路莒县至枳沟段各要点。
莫正民,系莒县莫家崖头村(现属五莲县)人,1913年生,家境贫寒,8岁入学,起名举中,字正民。由于生活所迫,15岁辍学务农,1928年在张宗昌部当兵,后在张步云部任手枪连长,1937年11月日本大举进攻山东,莫正民脱离已降敌的张步云,回家乡自拉队伍抗日。后任爱国将领刘震东部第二独立支队司令。1938年,在高树勋部任新六师第一旅旅长。后在国民党“曲线救国”的荒谬政策下随军投降日军。1943年任伪莒县保安副大队长。
伪莒县保安大队,是日军第二次侵占莒县后扶植起来的武装力量。有30个中队,3500余人(也有人回忆说有35个中队,也有说是26个中队的,但总人数都是说3500余人,本文按30个中队叙述。),伪县长丁晓峰任大队长。莫正民虽任副大队长,但他是一个地方实力派,拥有嫡系20个中队,以其较强的实力,操纵着伪保安大队的实际指挥权。另有收编的非嫡系的地主土匪武装刘明双的5个中队,孟敬之的5个中队,因其势力小而处于从属地位。嫡系与非嫡系部队之间互相有矛盾,各自保持独立。各级军官大多是土匪、流氓出身,只讲义气,重感情,讲究吃喝玩乐,不讲政治目的,因此具有反复无常的特点。莫正民就在抗战期间,曾两次投敌,两次投顽,两次与八路军联合。但也有部分军官是知识青年,或农民出身,他们倾向抗战,不愿意当汉奸、做亡国奴。
莫部在1942年夏季随日军对解放区“扫荡”中,其势力遭受沉重打击。伪军官兵军心动摇,思谋后路。据可靠情报,伪官兵对充当日军帮凶而得不到信任,还不断受到凌辱和猜忌而不满,大部分有正义感的官兵,不愿留下“汉奸”的骂名。莫正民出身旧军人,虽投靠了日军,但从一些重大问题的表现看,民族气节尚未完全丧尽,他奉行着对日军、国军、共军都不轻易得罪的态度,以为将来留条出路。根据伪保安大队官兵的思想情况,滨海军区决定,做好下层官兵的工作,争取该部队官兵起义。刘兴元安排敌工科人员对莫正民进行了多方面的争取、教育。莫为保存实力,同意秘密与滨海八路军联系,并根据莫的要求,滨海军区政治部派于洪举等敌工人员到莫部工作。1943年春,滨海政治部又派谷凤鸣、王乃征接替于洪举进入伪保安大队。
谷凤鸣等进入莫部后,首先结识了莫的副官长王绍石。通过接触交往,综合分析认为,此人虽两面圆滑,但还能从他身上做争取工作。滨海军区司令员陈士榘,代政委、政治部主任刘兴元接见了王绍石,并将原来缴获王部的一挺机枪还给他,从而更密切了与王的关系。王绍石让滨海军区敌工部敌工人员高希镐在他的副官处当了便衣侦察。这样在王绍石的帮助下,谷凤鸣又在下层据点中交了许多“朋友”,并逐步结识了一些上层军官,在他们的疏通下,得与莫正民相会。开始接触,莫的言谈仅是模棱两可,含含糊糊。针对这种情况,谷多次进行正面教育,双方接触多了,对局势有了一些统一的看法。为了保密,莫让谷挂上了“副官”名义,自由出入莫的大队部。
为了促使莫早日转变,走上反正道路,谷凤鸣根据上级指示,培养发展了几个得力人物,主要有:十四中队马永平,此人出身裁缝,曾救过莫的命,是莫正民的心腹之一。他的中队人员多,是其他中队的3倍,装备也好。他与国民党有杀父之仇;又曾被日军押往广西当劳工,与日军有受辱之恨,比较容易启发其觉悟。再就是一中队长王骧华,是副官长王绍石之子,由于他父亲的关系,也较易做工作。特务中队长郑明连虽是土匪出身,头脑简单,迷信武力,但与敌工人员许德功有了联系,也比较好做工作。通过与这些人的联系,接触范围逐渐扩大,滨海军区敌工部派出20多名敌工干部,先后在12个中队设立了半公开的联络站,其他中队也安插了敌工人员。并且与伪县政府、警察局、新民会、医院也建立了关系,使工作到处有帮手、有耳目,为伪保安大队反正奠定了基础。
1943年冬,针对莫正民犹豫不决的应付态度,为使其早下决心,滨海军区集中优势兵力先后拔除了莒城外围的30多个据点。为了对莫正民诚意进行考验,在拔除台(儿庄)潍(坊)公路上的夏庄据点前,先与莫谈好,让他放弃莒县的南部。当八路军活捉夏庄据点日军小队长后,莫部大队副刘振亚不仅没撤走,反命令部队坚守待援,结果据点拔除,刘也成了八路军的俘虏。夏庄战斗证明莫没有诚意,对八路军的多次警告也置之不理。有的中队还驱逐八路军敌工人员,大队副王介千令其部下外出抢掠,九中队长李永贤还杀害了1名八路军侦察员,袭击了1个区中队,反动气焰又嚣张起来。
为打击伪保安大队的嚣张气焰,鲁中部队迅速攻克井丘据点,沉重打击了莫的嫡系主力。莫正民带着王骧华、马永平、郑明连3个主力中队前去增援,半路被八路军阻击。王骧华被自己乱军打死,马永平、郑明连趁机退回了“大本营”小柳行,这次打击没有得到日军的支援,使他们从依靠日军的迷梦中清醒过来。遭此打击后,伪军内部乱作一团。副大队长刘明双、孟敬之幸灾乐祸。大队副袁海瀛为保存实力,主动与八路军保持联系。莫正民则见人就大哭,以取得部下的同情。特务中队长郑明连说:“老蒋都不敢惹八路军,王介千竟敢惹,关系都是我们搞坏的。”莫正民曾与部下研究投靠吴化文,但没有一个赞成的。
1944年后,八路军的节节胜利,使莫体察到日军的不可靠,而对国民党也不抱幻想,便主动与八路军敌工人员联系,谷凤鸣、丁治安等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帮助莫分析了部队的具体情况,莫做出了表示诚意的姿态,令造成井丘“误会”的责任者王介千写了悔过书,九中队长李永贤被撤了职。滨海军区方面,由敌工人员安排王绍石到根据地,会见了在寿光起义的原伪华北保安军独立二团团长、后被编入山东军区独立第一旅任旅长的王道,并将在夏庄俘虏的大队副刘振亚教育后放回,使莫看到八路军信得过,优待俘虏的政策是真的。
经过长期工作,滨海军区又安排敌工科长以军区秘书长的名义与莫会面,双方议定了起义方案,正式议定起义后委任莫为旅长。自此,莫进入了人生新的旅途,他专程去青岛戒掉了大烟,同时寻找一切机会向日军要粮要武器弹药,为起义做准备。起义时间确定为1944年11月14日。
(作者:刘欣贤)
浏览:180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何家砚疃
    何家砚疃
  • 辉哥
    辉哥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