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8月,曾国华被分到红四军十一师三十一团二连当战士。这是一支集南昌起义的“北伐铁军”和湖南秋收起义军的英雄部队。这时驻于坪山休整。在这支英雄部队里,曾国华开始接受革命教育和锻炼。“为穷人打天下”的革命道理,亲如一家的军民关系,情同手足的官兵一致的革命风气,对于来自贫苦家庭、在白军里受过欺压的曾国华来说,倍感亲切,如饥似渴地吸收。他深信自己真正找到了出路,精神振奋,全身轻快,觉得苏区的天特别晴朗,人也特别亲切,他高兴得走路都带小跑。3个月后,红十一师奉命到瑞金东北石城县境内,消灭那里的反动武装,以保卫“红都”瑞金的安全。曾国华在红军里是第一次参加战斗,在战场上他可是个老兵,在攻打国民党师长赖世璜的老巢洪石寨战斗中,他冲在前面,勇猛拼杀,打死几名土匪还缴获两支步枪,受到连首长的表扬和同志们的称赞。1932年2月,曾国华所在的红十一师在师长周昆、政委张赤男率领下,随红四军在赣州新城与敌独立混成旅展开一场恶战。部队进攻中受阻,伤亡较大。曾国华也负轻伤,依然坚持战斗。在激战中,阵地上传来师政委张赤男为掩护战士不幸牺牲的消息。一时间群情激愤,阵地上为张政委报仇的喊声此起彼伏。曾国华在掩体里忽见团首长挥着驳壳枪跳出掩体,口喊冲呀!与连排干部一起带领战士们冲向敌群。他完全忘记伤痛,汇合在这股不可阻挡的铁流中一举拿下新城。
战斗结束了,部队还沉浸在失去好政委的悲痛之中。曾国华的心更不平静,思绪万千。来红军这半年亲身感受群众拥护红军,干部爱护士兵,和国民党军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在白军里干了6年,打仗时别说师团长,连营长也见不到,在红军团长带头冲锋,师首长为掩护战士牺牲了自己,共产党真正的伟大。他越想越激动,已经心存好久的入党念头更加迫切了。1932年2月部队在青龙镇休整时,由支部委员黄龙明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2年4月,红十一师参加攻打福建龙岩和漳州战役。新入党的曾国华全身有使不完的劲,处处起模范先锋作用。4月17日,向漳州行军途中,遇到山洪爆发,河流湍急,部队受阻。曾国华依仗自己强壮的身体,身背两支步枪,腰系绑腿拉着体弱矮小的同志过河。4月19日,红十一师攻打漳州外围天宝山阵地时,三十一团受命断敌退路。当敌人逃跑时,曾国华在红二连里冲在最前面,和战友们一起追得成群的敌人放下了武器。部队进到漳州城内,饥渴交加。曾国华嗓子冒烟,嘴唇干裂,眼见街头叫卖水果,他自觉遵守红军的群众纪律,摈弃白军中那种抢拿群众东西的恶习,见到个别吃水果不给钱的同志还主动去劝戒。曾国华这段时间的表现,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被认为“是一位不错的同志”。
1932年9月,曾国华升任红十一师三十—团二连班长。
1933年春,在近3个月的第四次反“围剿”中,曾国华在红十一师的队列里,冒着连绵不断的阴雨天气,爬高山穿密林,日夜兼程,先后参加了歼灭白军五十二师、五十九师以及草台岗歼灭白军十师等战役。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部队一口气都没喘,又受命攻打乐安县城。由于敌城防工事坚固,碉堡林立,火力凶猛,红十一师的战士虽然英勇顽强,前扑后继,但屡攻不下,伤亡惨重。攻城第二天,曾国华被炮弹皮击中下腭。他被扶到民房后面,卫生员在包扎时发现弹皮嵌在肉里,必须拿出来。当时没有手术刀,没有麻药,也没有消毒酒精,卫生员从老百姓家里借来菜刀,让两个战士把曾国华摁在地上,用自带的白酒消毒,用菜刀割开伤口,把弹皮取了出来。曾国华一边擦着满头大汗,一边说:“这不象杀猪一样啊!”因伤口有感染不易愈合,他休息两个月才回到部队。
1933年6月,红一军团在江西永丰县的藤田进行整编。曾国华所在的红十一师编为红一军团第二师第五团。这时他升任红五团—营二连排长。
1933年8月l月,红一方面军举行全军运动大会。红五团代表红二师参赛。经过军事、政治、文化、体育等各项科目的考核和比赛,获得总分第1名。曾国华参加跳高获得第1名,为五团争得1分。授奖大会上,方面军总政治委员周恩来将绣着“中国工农红军模范红五团”的锦旗授予红五团,站在红五团队列里的曾国华看着手举红旗的团政委刘忠回到队前,眼含泪花,顿觉作红五团战士的光荣,责任的重大。就在这次运动会上,红二师政治部主任刘亚楼认识了曾国华。刘亚楼握着曾国华的手说:“好啊!曾国华,你能跳高,听说你打仗也很猛。”曾国华听了深受敬重的老首长的鼓励,心里热乎乎的。此后30多年(除刘在国外)他们一直战斗在一起,直到1965年刘亚楼逝世时,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此情此景。
1933年月10月,红军在左倾冒险主义者的错误军事路线指挥下,开始第五次反围剿。为收复失守的黎川,红一军团发起云丰、大雄关战斗。为抢占大雄关的制高点,红二师以红五团为先锋与敌吴奇伟部展开殊死争夺。曾国华带领全排坚决执行命令,勇猛冲杀。但敌人在飞机掩护下,火力过猛,五团伤亡惨重,前进困难。曾国华小腿中弹,好在没伤到骨头。在包扎伤口时,又听到师政委胡阿林在前沿阵地牺牲,团长朱瑞秋身负重伤,政治处主任牺牲,师长陈光也右臂负伤,他的心情十分沉重。但是当时还不清楚是上面指挥上出了毛病,只是想“不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么,怎么死拼呢”!
1934年4月,曾国华升任红五团二营六连连长。4月中旬,敌军大部队向广昌推进。红一军团展开了保卫广昌战役。“御敌于国门之外”的错误路线,“短促突击”的错误战术把红军害苦了。曾国华带领六连和全军的部队一样,在“死保广昌”、“寸土必争”的口号下,蹲在工事里等到敌人距离200米时跳出战壕发起冲锋,一批一批倒在敌人的密集火力下。眼看团长曾桂牺牲,战士们红了眼,死打硬拼,顶了半个月。曾国华走在撤出广昌的队伍中伤心流泪,低头沉思,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撤出广昌后,部队休整一段时间。曾国华又参加了保卫宁都、保卫兴国的战役。但是宁都失守了,仗越打越差劲,根据地越打越小,部队越打越少,牢骚越来越多,情绪越来越低,陷于苦闷的日子里。
1934年10月16日,部队奉命“转移”。红五团在江西省于都县穿心店突围,过于都河,走上长征路。曾国华当时并不清楚这就是著名的万里长征在此时此地开始了。
长征开始,红一军团担负掩护中央纵队的任务。红二师是军团的左前锋,夜行晓宿,经过多次不算激烈的战斗,通过敌人设置的三道封锁线。11月下旬,红军要突破蒋介石40万大军以湘江为屏障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红二师受命占领湘江西岸,掩护全军过江。红五团抢渡过湘江后就在西岸脚山铺、尖锋岭、黄帝岭、白沙一带阻击敌人。曾国华知道这是一场关系红军安危的战斗。11月30日拂晓开始,敌军以16个团的兵力向红二师的阵地轮番进攻。敌机的轰炸,炮火的轰击,机枪的扫射,整个阵地一片火海。曾国华率领六连在火海中同敌人死打硬拼,寸土必争。为了节约仅有的子弹,只能等敌人靠近,机枪、步枪、手榴弹一起打,打垮一批又一批,战士们打红了眼,早把生死置于脑后,最后展开白刃战。曾国华一面指挥连队,一面拿起通信员的步枪,连刺两个敌人。阵地前敌人横尸遍野,血肉横飞。血战7天6夜,红二师没让敌人靠近湘江西岸,保证中央机关安全渡江。红五团最后撒出战斗,伤亡惨重。曾国华望着100多人的连队只剩60几人,排长、班长牺牲的、负伤的,所剩无几,通信员、卫生员都没有了。曾国华的军帽打了一个洞,战士们说:“子弹有眼,不打连长”,曾国华面对战后的惨景,笑不出来,心在流血。
全州战役后,红二师突破乌江,智取遵义,掩护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在有名的遵义会议后,曾国华参加了毛泽东亲自指挥的第二次攻占遵义战役,歼敌两个师8个团。这是长征以来的第一次大捷,一扫部队连吃败仗的晦气,大大振奋了军心。
这次大胜,红军获得几天休息。在仁怀县一个镇子里,曾国华听了军团政委聂荣臻向红二师基层干部传达遵义会议精神,当宣布毛委员又统率全军时,会场热烈鼓掌,个个热泪盈眶。曾国华兴奋已极,同身旁的战友说,“这段时间心中闷的疑团总算解开了”。
1935年3月中旬,曾国华带六连参加了攻打遵义西鲁班场战斗。之后,师政委刘亚楼亲率红五团按毛委员的指挥调动敌人:三渡赤水,佯渡长江,四渡赤水,逼进贵阳,又入云南,巧渡金沙江,把亲临贵阳指挥、妄图消灭红军的蒋介石搅得蒙头转向,不知何去何从。曾国华和他带的六连虽然行军疲倦,战斗频繁,但得知红军终于跳出敌人的重围,大家松了一口气,都说:“没有白走路,毛主席用兵有高招。” 1935年5月,红五团由左权、刘亚楼率领作为第二先遣队抢渡大渡河。6月又连续翻越四座雪山,7月初抵达毛儿盖。曾国华带领六连除了在懋功吃了几顿饱饭,其余日子都是在饥寒交迫中渡过的。曾国华在战士中倡导互助活动,体强帮助弱的,年龄大的拉小的,虽然大家体力消耗很大,但很少减员掉队。这时部队开始作过草地的准备。曾国华在一次“打粮”时没有按时到达地点,团长一火朝他打了一枪,幸好没有打中,但把他的情绪打没了。进入草地后,曾国华面临茫茫无边的沼泽地,眼看随时陷进泥潭、饿倒在路边的同志,思想激烈地斗争着。“这是往哪里去?这样走下去不打死也得拖死啊!”他真的有些泄气,工作也不那么认真了。在担负收容任务时,战士报告有个掉队的营长不行了,他默许丢下了那位营长。这件事他十几年后还感到内疚。但当时他又想到自己是共产党员,负过四五次伤,血不能白流,不能掉队,还有中央首长在一起,自己怕什么,思想又稳定下来,硬是撑着身子,咬着牙走出了草地。在吴起镇休整时,骨瘦如柴的曾国华见到老首长刘亚楼。“曾国华你怎么瘦成这样!”刘亚楼握着他的手继续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曾国华听了老首长的话心中又热乎一阵子。
1935年11月中旬,曾国华参加了歼灭东北军一0六师、一0九师的直罗镇战役。这场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部队的士气,也改善了部队的装备。曾国华参加了在扬泉源召开的祝捷大会。“直罗镇大捷是党中央安在大西北的奠基礼!”毛泽东的讲话在曾国华的耳边久久回响。他为参加这一重要战役感到荣幸,还有更重要的是他完全恢复了革命胜利的信心。
(王连城 曾林辉 著)
浏览:203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