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革命母亲刘志华:三、在艰苦的环境中学习

和平 发表于2016-06-20 15:13:28
    来到解放区,妈妈先在县政府住了几天,后被送到洪子店区中古月完小学习。来到学校后,校长和老师都很关心她。由于妈妈的家在敌占区,平时回不去,三舅的工作又特别忙,无暇照顾,校长就将妈妈安排在学生或自己家住。无论住在谁家,他们都把妈妈当自家人看。妈妈也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帮助他们看孩子,干家务。特别是到了暑假,妈妈就到劳动力少的老百姓家,主动帮他们做饭,麦收时还帮他们干些场里的活。因为天气太热,经常是汗流浃背。由于妈妈干活既主动又很能吃苦。因此得到了校长和乡亲们的好评。
    那时,学校的学习条件很艰苦。只要天气好,一般都是在野外空地场上上课。常常是树上挂一块黑板,每个学生坐一个马扎,这就成了课堂,非常简单。生活上,几乎是每天三顿小米稀饭撒上花椒面就着吃。那时,学校要求每个学生每年要交公家几十斤粮食。因此,平时除学习外,还要自己种地、种菜和织毛活。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抗日救国宣传。那时的学生抗战热情很高,校领导要求学生自编自唱歌曲,自编自演节目到群众中去进行宣传,以激发广大群众的抗战热情。妈妈自小学习刻苦,热爱劳动,而且生性乐观活泼,能歌善舞,她就经常组织同学编一些抗日歌曲、诗歌和小歌舞到各村进行演出,受到老百姓欢迎。
    1942年至1943年,鬼子多次对解放区进行疯狂的扫荡,到处实行抢光、烧光、杀光的“三光”政策。有一次正在上课,鬼子又来扫荡了。妈妈随学校转移到一个叫天井沟的山沟里,这里真同它的名字一个样,一点水也没有。为了躲避鬼子扫荡,妈妈与同学爬上一个山头,在那里呆了七天七夜,靠储存在石坑里的一点点雨水活了下来。这期间,不少同学便血、长痔疮。同学们就是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一次次躲过了敌人的扫荡。
    由于妈妈表现突出,能够主动按时完成学校分配的一切任务,群众关系又好,经校党组织研究批准,于1942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担任村里的妇救会主任。
浏览:612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