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红色旅游景区微山岛的湖北岸渡口北,有一个乡辖的李张阿村,它是鲁南一个美丽、富饶的小村。村南沟渠边有一座显眼的坟冢,坟冢旁生长着一棵高大的槐树,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树上开满一嘟噜,一嘟噜散发着馨香的槐花。
人们在此劳作时,总要往坟上添几把土,使得这座坟冢逐渐扩大起来,坟前排列着驻地机关学校敬献的花圈,随着一阵阵香气,花圈上的飘带随风起舞。此场景在平坦如矶的湖滨平原上,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因为人们都知道,坟冢中安睡着鲁南人民的优秀儿子—抗日英雄褚雅青烈士。
我的祖父褚雅青,1902年出生在原山东省滕县八区李张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祖父7岁时,勤劳俭朴、心地善良的曾祖父母节衣缩食送他上学读书。祖父好学上进、品学兼优,深得老师的喜爱,送号褚雅卿(祖父原名褚敬斌),盼他日后成贤卿良将、造福乡里。
祖父16岁时,因曾祖父母先后去世,家中生活贫困而辍学。在亲朋撮合下与沙沟王氏女成亲,靠给地主干活谋生。
在艰辛的生活磨砺中,祖父逐渐认识到社会的黑暗和腐败,萌生了拯救劳苦大众于水火的想法。
1919年,17岁的祖父在“五四”运动南下团的影响下,放弃了开馆教书的念头,毅然离开家乡,辞别妻儿,南下福建、广东投军。
从军8年,在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中从班长干到连长。
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祖父所在的北伐中路第四军某团向湖南开进。
他带的连队中共产党员、共青团员较多,据祖母等老人讲,祖父当年经介绍曾加入了共产党,自此祖父之名由雅卿改为褚雅青,喻革命、人生正于青春之意。他英勇善战,带领连队参加过汀泗桥、贺胜桥等血战,屡立战功。
正当大革命节节胜利之际,蒋介石在上海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
严酷的事实,使秉性刚直的祖父看清了国民党新军阀的真面目,为避难,他与一些同仁愤然离开军队回乡。因不会农耕,经亲朋劝说祖父考进了徐州医校(现在的医学院前身),决心用学到的医术为劳苦大众治病。
祖父在徐州医校学习两年,毕业后,先后在峄县的南石乡、马兰屯、周营镇等地行医。他医术高明、中西医兼备、态度又好,深得广大群众的爱戴。
因治好过一些疑难杂症,也结交了一批地方名流,这为祖父以后在家乡和鲁南一带开展地下工作和发动群众抗战打下了基础。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相继沦陷,日寇铁蹄踏上中国。
丧国之耻,亡国之恨深深地刺痛了祖父,他决心弃医出外寻找救国救民之路。
1932年祖父把医院业务交给妻儿(原祖母病逝,1930年与现祖母表化坤结婚)再次南下,寻找中国共产党组织和他的引路人。
这次南方之行,使祖父的思想认识有了大的飞跃。半年后祖父回到家乡,先到工人聚集的枣庄矿中兴中学任教,站住脚后辞职,让妻儿把设在周营自己开办的广仁医院搬到枣庄大洼街(金庄),开始了在矿区边行医、边寻找党组织的生涯。
祖父母白天行医,晚上祖父在院内开办夜校,帮助工人补习文化,借机深入矿区与工人交朋友。
祖父在广仁医院行医期间,1932年10月,中共徐海蚌特委委员郭子化受派化名庞沛霖到枣庄,在大洼街南端,以“同春堂药店”为掩护,开展党组织的恢复发展工作。由于业务上的交往,祖父与郭子化的关系逐渐加深,后成儿女亲家。
1933年1月经郭子化介绍,祖父回到了党组织。自此,祖父在郭子化的领导下以行医作掩护,积极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33年五一节前后,枣庄矿区工委领导中兴煤矿公司的工人展开向公司要“花红”(奖金)的罢工斗争。在这次罢工中,祖父负责向社会宣传工作。罢工坚持了两个月,终于取得了胜利。罢工斗争结束后,建立了中共矿区党委,郭子化任书记(后换王明增为书记),祖父褚雅青任委员。
浏览:142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