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6月朱德同志接见即将出国访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领导成员(左一为父亲)
在父亲第二次赴朝2个多月后,又接到回国的命令。这次是因为在1952年8月1日至15日,国内要召开第一届全军体育运动大会和全军文艺会演,所以总政又把已任文化部文艺处第二处长的父亲从志愿军战俘管理处调遣回国,参加筹备工作。至此,父亲开始了他在总政长达五十余年的工作和生活,历任文化部副部长、总政副秘书长、宣传部部长,离休后又一直担任总政老干部学院院长,几乎把他的后半辈子都贡献给了部队的文化宣传事业。
父亲是我一生中敬爱和钦佩的人,他上下求索的学识、坚忍不拔的精神、正直清廉的品格都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留下了深深的记忆和烙印。小时候我就多次听他讲起过年轻时参加学生运动的经历,但那时只是单纯地听故事,并没有领悟到他成长过程的启示。文革期间他被含冤关押了6年,在小小的囚室里,他经常坚持在房间里跑步锻炼身体;让专案组从家里带去他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等马列经典著作阅读;将看完的报纸白边撕下,在上面偷偷谱写毛主席诗词歌曲…….我总是在想,是什么力量使他具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力,受了冤屈却毫无怨恨,而始终对党忠诚不二呢?后来从他写的《青春的火焰》的回忆录里我似乎找到了答案。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逐步树立起了共产主义信念,这个信念是他一生的精神支柱。为了这个信仰,他没有私欲,不求回报。本来作为一个就学名校的知识分子,他有可能学业有成,展现另一番前途事业,但是在他的精神世界里,追求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对国家民族兴亡的责任感,使他从学生时代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学运中去,并从一介学子走入戎马生涯,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将军。正是这种精神理念,使他能够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坚定、淡定,百折不挠。在今天这个经济大潮时代,也许我们对信仰理念有所淡漠,尤其我们的下一代思想更解放,追求更宽泛,但无论如何,父辈走过的道路值得我们尊重与怀念,也希望从中带给我们启示和借鉴。
父亲于2005年8月25日因病去世,享年91岁,次年清明我填了两首词以悼念父亲,现抄录在此,作为对父亲永久的追思吧。
卜算子 二首
——清明祭父
(一)
恍惚半载余,
转瞬清明到。
挚爱慈父痛别离,
哀思绵绵道。
夜盼梦中逢,
无奈泪空绕。
但恨人间未尽心,
何处涌泉报。
(二)
念父绕膝情,
稚女长依靠。
笑貌音容转迴梁,
铭刻记诲教。
品行如柏松,
才学尽图报。
投笔从戎一世坚,
后辈为之傲。
2006.4.5 北京
(原题目:李慧政《从学生运动走向军戎生涯》,段落标题编者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