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敌人对我们清剿时,就写信和我们谈判,条件很严,只是叫我们投降,并造谣说毛主席已在陕北投降。我们看了根本不相信。送信的如是国民党的兵抓住就杀,一直到接到中央寄给游击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才和国民党在合理的条件下进行谈判。到九月底谈判正式成功,我们的队伍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在湖北黄安县境的七里坪集结。
开始我对和国民党将统一战线的认识是不足的,认为我们和国民党整整打了十年的仗,仇深似海,怎么能合作起来呢?同时也弄不通为什么要和蒋介石那样的大反动派合作呢?虽然以后听到中央派到四支队的“位老”(郑位三)在四支队党代表大会上做了报告,指出:(1)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东北,现在又爆发了战争,严重的威胁了中华民族的生存,民族矛盾尖锐化,抗日成为中国革命目前的主要任务。(2)我党中央指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获得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并取得了国民党内部一部分人的拥护。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了蒋介石,迫使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3)我们现在和国民党讲统一战线不象第一次国内战争时一样,我们已有了武装和革命根据地,要是坚持我们的独立性。我们不但不能削弱,而且可以得到发展。他并替我们解释了蒋介石会不会翻脸不认人,会不会等我们集中后把我消灭了疑问。
经过党代表大会以后,我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态度是这样:(1)打了多少年仗,和平了也好,可以休息一下。(2)和日本人打仗是民族战争,不会和国民党打仗那样艰苦。(3)在抗日战争中我们可以发展力量扩大武装(力量大了)。
5、小结
(一)从入伍入团动机上来讲,不是思想觉悟提高,认识到必须革命。入团时根本就没有认识,只是感到好玩,可以出风头。入伍的时候也是因为不能回家,形势逼着自己跟部队走。总之我入团入伍不是因为政治觉悟提高。当然也不是投机取巧参加革命。
(二)从三一年到三七年这八年中,我不管在童子团,当勤务员、宣传员时候,工作是一贯积极的,热情的,泼辣大胆。如当宣传员时成天行军作战,虽然很苦,但每到一个地方不管怎样累,就到连队参加开会,召开群众大会或组织农民小组。宣传打土豪分土地的政策。当勤务员时到了宿营地就烧开水,搞铺,什么全是自动干,没有受过批评。
(三)在政治立场是坚定的,从来没有动摇过。虽然那时政治觉悟不高,懂得道理少,但由于以下几点决定了自己的立场是坚定的:
(1)我们人数虽然很少,但每次战斗都以少胜多,很少打失利的仗。而且不断的有人参加红军。虽然我们没有根据地,但我们有了伤员放在老百姓家里仍是很保险的,群众是非常拥护的。因之胜利信心是很足的,从来就没有消失和动摇。(2)大别山根据地条件好,地形对我们有利,山高林密,便于打游击。群众基础特别好,人民的心向着我们。(3)阶级斗争尖锐化,国民党残酷的屠杀,一方面增加阶级仇恨,同时也形成与敌人势不两立的地步,丝毫不能妥协。
以上三点,使我在内战阶段革命意志始终是高昂的。
(四)在童子团时工作一帆风顺,和以后在红二十八军受了高敬亭、方永乐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思想影响,使我种下了严重的个人英雄主义、风头主义和种子。再加上自己工作上表现有些小办法,就对自己看得了不起,什么地方都比别人强。这种思想长期地支配我。
(五)五年多的战斗和与实际工作锻炼,使我习惯了紧张的战斗生活与获得了下层工作的实际经验。一个乡下的放牛孩子本来是无纪律的,但在几年的战斗环境和部队的紧张的有组织的生活改变了我的性格,特别是两次和主力失掉联系,和少数同志在深山中同艰苦共患难,锻炼阶级感情和使自己认识到一个人离开了党是没有力量的。在宣传员工作中使我有了政治工作的经验,给我以后工奠定了基础。
(六)在革命人生观方面,几年的锻炼也获得了巩固。虽然在理论上还不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但知道红军和人民的利益是分不开的。本身经验证明了,如果和群众不打成一片,和群众脱节,就不能取得胜利,就不能得到发展。尤其是和徐国宣同志在分散休养那个阶段,更体会到离开了群众就不能生存。因此也就体会到只有为人民服务才有出路,也认识到一个红军战士必须替人民服务,替人民事业奋斗到底。
(七)五年中我最大的弱点是学习不好。所以如此,一方面是由于战斗紧张没有时间,同时自己那时在学习上也不关心。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因此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结束时自己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给以后的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
浏览:113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