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范自传:四、到东北不久学会了抽烟

yqy0702 发表于2016-06-25 23:35:02
在女同志中,像我这样一天要抽一盒多烟的不多。其原因,在1957年以后,是因为背上了沉重的政治包袱,心情抑郁,而在最初,则是自卫战争初期,在东北做群众工作的那种特殊环境逼出来的。
1945年,抗战胜利。当人们还沉浸在欢乐的喜悦中时,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就发动了内战。按中央部署,苏北区党委决定抽调800名区以上干部,支援东北解放区(当时淮海区的新四军三师全部都去了东北),我就报名参加了。10月10日,由区委宣传部长马宾同志(就是著名的“鞍钢宪法”的创始人)带队出发,11月下旬到山东黄县登船,经过数天颠簸,12月抵达辽宁大孤山港口。之后,又停停走走地坐了三天火车,到沈阳东北局报到。
当时,我被分配到北满松江省(今黑龙江一带)工作。到哈尔滨后,松江省委又将我分配到阿城县委当秘书。这时候,国民已经开始向我北满解放区大举进攻,阿城县委也撤到了农村,做发动群众、支援自卫战争的工作。我被分到一个叫料甸的区开展工作。当时我的苏北口音很农,当地老百姓不大听得懂我的话,有时侯还得请人当翻译,很容易与群众产生阻隔。于是,为了接近群众,我不得不在各方面与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人们都知道“大姑娘叼个旱烟袋”是“关东三大怪”之一(据说是女孩子从小就要给母亲点烟,于是就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的习惯),所以女客到家里一坐下,老乡马上就把烟袋锅给你递上,如果不抽,人家就认为你“见外”了。于是,我就硬着头皮也叼了烟袋,到部队后改抽旱烟,结果一抽就是几十年来。(1958年大炼钢铁以前,我从来未在外面公开抽烟,大炼钢铁时几天几夜不下火线,自然也就公开抽烟了。)
浏览:1087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