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初,新四军开始局部反攻,收复了许多失地,一些区乡抗日民主政府逐渐开始有了驻地。我也按组织要求潜回灌东,接上了关系。当时形势还是比较严峻的,我们淮海区是新四军黄克诚的三师十旅(刘震、吴法宪旅)的活动地区,是一个我军与日伪军反复“拉锯”争夺的地方,在局部反攻中,新开辟的地区形势就更为复杂。我当时还不到20岁,能跑能跳,更无家牵挂,组织上就不断地交给我一项比较艰苦的任务——开辟新区。开始是在汤涧区,而后又到了吴集,之后又是南岗区、曙红区(以灌云县抗日战争时期的烈士汤曙红命名),两年不到时间内换了三、四个地方,职务都是区妇救会长。战争年代地方工作分得不像现在这样细,特别是形势紧张时,多数情况下都是由几个区干部分片包干,在一个小区内党政一把抓:发动群众积极支援抗日,组织反扫荡,坚壁清野,保卫夏、秋收,在紧急时组织大批群众转移……任务是繁重、危险、艰苦的。夜里,经常是我们在封锁沟里潜伏,日伪军就在沟上面来回巡逻,连上面敌人讲话的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
当时,我们党组织有一个明确的方针:“区(党组织)不离区,乡(党组织)不离乡,任何时候都要与群众在一起”。按照这一方针,我们区干部白天“混同为普通老百姓”,同他们一起劳动和生活,晚上积极开展工作,组织群众抗日救亡。那时,我们同群众真的是建立起了血肉联系,多年以后,当地老百姓都还记得我这个“何三姐”(我在家排行第三)。正是靠党的正确方针,靠群众的真心拥护,我先后工作的几个区斗争一直都很顺利。不仅群众发动较好,支前工作成绩突出,而且从来没有发生过大的损失,渡过了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
这期间我遇到了一位良师益友吴江同志,他是山西人,工人出身,当时是我们的区委书记。这个同志工作经验丰富,理论水平也比较高。他经常耐心细致地教我们如何开展工作,怎样抓工作要点,开好群众会,怎样才能抓住群众的心理活动……对我帮助很大,我参加革命初期形成的一些群众工作的经验,很多都是通过吴江同志的言传身教得来的。可惜的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基层领导干部,后来还是牺牲在了解放战争的战场上。
浏览:79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