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父亲彭林

延津义顺 发表于2016-06-26 11:44:04
  我们的父亲彭林,原名彭栋材,1914年6月29日出生于江西省吉安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由于家境贫寒,12岁就到江西省永阳市当学徒。1930年春, 16岁的父亲参加了青工会和工人武装纠察队,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他于193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共党员。
  父亲参加革命后,先后担任过吉安县工会青工部长,湘赣省工会委员长,中共湘赣省省委委员,湘赣军区兵工厂政委、卫生部政委,军区保卫局长等职务。1934年8月,父亲调红六军团五十团任政委,在任弼时、肖克、王震的带领下,率部长征。红军长征期间,父亲先后担任了红六军团五十团政委,军团保卫局长,十七师、十六师副政委、模范师政委。到达陕北后,入保安红军大学学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遵照党中央的指示,父亲与余立金、吴克华、曾广大四人在张爱萍的带领下,到上海作地下工作,张爱萍担任上海军分会主席,父亲任军分会三科科长。由于敌后斗争的需要,他的名字由彭栋才改为彭林。
   上海沦陷后,上海党组织决定派王文林和父亲到青浦组织中心县委,由王文林任中心县委书记,父亲任军事部长。后来,日军攻占了青浦,青浦党组织已转移联系不上,于是父亲和王文林到吴兴县,找到当地民先队成员郎玉麟,集合了七八个抗日进步青年,成立了"流亡抗日工作团",创办了"抗日青年培训班",为当地开展抗日斗争培养了一批骨干。此时,他们已与上海党组织失去了联系。1937年12月,在发展郎玉麟为中共党员后,三个人组成了一个独立党支部,坚持战斗在敌后。他们以县政府的名义,征集枪支、招收人员组建抗日武装。1938年元旦在吴兴县西乡何家埠成立了"吴兴县抗日游击大队",部队成立后,多次进行偷袭日伪军的战斗,在攻打吴兴黄子塘桥的战斗中,父亲被敌炮弹击伤右手。这些战斗,扩大了"游击大队"的影响,鼓舞了人民群众抗日的信心和斗志。
    "吴兴县抗日游击大队"经过半年多的战斗,已发展到拥有人员200多,长短枪100多支,轻机枪1挺的抗日武装力量,在当地影响力越来越大。
   得知武汉设有中共办事处后,为了与上级取得联系,父亲立即以经商的名义写信给董必武主任汇报情况,当时张爱萍正在武汉,就由他复了信,信中说:彭林先生,来信获悉,祝贺你们营业开张,一本万利,不断兴隆,希加倍努力,如有机会叫人去看你们。这封信极大的鼓舞了他的斗志,更加坚定了他继续在敌后斗争的信心。
   1938年11月,父亲化装到皖南新四军军部,向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汇报了在国民党军队内部开展工作的情况,受到新四军首长的肯定。为加强部队党的领导,在他的请求下,新四军军部派了两名党员干部到部队工作。1938年2月,父亲又与浙西特委书记顾玉良取得联系,任浙西特委前委书记和部队党组织的负责人,受浙西特委直接领导。在这期间,父亲组织了一次漂亮的伏击战,他们根据情报,在东溪大河的安澜桥和菱湖镇之间,伏击了湖州日军增援德清县日军的汽艇部队,战斗持续了一个多钟头,击沉击伤日军多艘汽艇,日军纷纷跳水逃命,伤亡惨重。
   1940年5月,郎玉麟和父亲随交通员在浙江丽水县见到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刘英在听取汇报后,指示他们要利用合法身份长期隐蔽,积蓄力量,待机行动,要慎重发展,不要公开活动,防止破坏。后来,中共浙江省委遭到破坏,省委书记刘英牺牲,父亲再一次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
   1940年10月,部队改编为浙保四团二中队, 1943年初,编为"义乌县抗日独立大队"。1943年9月,父亲到义乌独立大队任大队长。俞暮耕任政训员。义乌独大的成立,使党的力量得到集结,除大队领导外,下属中队的领导大多也是共产党员,整个独大都掌握在党的手里,成为打着国民党军队旗号,实际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为了打开局面,义乌独大组织了攻打日军吴大元村据点的战斗,大队领导经过精心策划,组成九人突击队,化装成民夫混入日军据点,里外配合,全歼了日军一个分队28人,缴获轻机枪两挺,掷弹筒两个,三八式步枪十八支,弹药一批。此仗狠狠打击了日军的威风,打响了义乌独大的名声,振奋了抗日军民的斗志。
   为了恢复党的领导,父亲派俞暮耕找到我党"坚勇部队"的负责人江征帆、陈福民,通过他们与中共金萧地委,中共浙东区党委、华中局、党中央相继取得了联系,父亲又正式接上了组织关系。
   1944年2月,经浙东区党委批准,父亲率全大队300余人枪,在义乌县大畈村与金萧支队会合,义乌独大成为金萧支队独立大队,父亲任大队长,这样他们就成为了新四军浙东纵队大家庭中的一员。义乌县独立大队的胜利回归,使根据地的广大抗日军民欢欣鼓舞,同时给浙江国民党当局以沉重的打击,有力的配合了我浙东主力部队在四明山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在抗战8年中,有6年时间,父亲都是隐蔽在国民党军队内部,进行抗日武装斗争,虽然多次失去党的领导,但是他不忘党的方针政策,凭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对党的无限忠诚,顽强的革命斗志,不畏艰险,勇于克服困难,独立自主积极开展工作,发展了一支共产党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武装,最后胜利回归党的怀抱。父亲曾说过"浙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浙江有着特别的感情"。
   1945年2月,金萧支队主力上调浙东纵队,留下支队政委杨思一和父亲在当地坚持工作,他们以各地方武装力量为基础,组建了新的金萧支队,父亲任支队长,杨思一任政委,继续在金萧地区进行活动,到1945年8月,金肖支队已下辖三个大队,发展到1500余人。1945年9月金萧支队告别金萧地区人民,开始北撤,他们历经艰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到达苏中解放区。金萧支队整编后隶属于新四军第一纵队第三旅,父亲任二旅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开始后,父亲先后任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司令员和32军政委,率部参加了威海保卫战和解放青岛战役,在战斗中他不畏强敌,沉着冷静,指挥若定,取得了辉煌战绩。
   1950年12月,32军撤销,父亲调新成立的铁道公安部队任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担负保卫国家铁道交通运输命脉的光荣任务。1955年父亲奉命担任旅大防区接收委员会海军分会副主任委员。领导接收部队开展"兵对兵,将对将"向苏军学习活动,努力完成由陆军向海军的转变。经过中苏交接部队的共同努力,移交工作顺利完成。1955年4月父亲任旅顺基地政委。1960年,父亲被任命为海军航空兵部政委,他深入一线飞行部队,指导开展群众性大练兵活动,组织人员攻关,研究以弱式飞机攻击敌先进飞机的战法。这期间,海军航空兵部队取得击落美蒋飞机8架,击伤1架,俘获美军飞行员1名的光辉战绩。
   文革中他受到冲击和迫害,1975年8月,被任命为海军顾问,1979年当选为海军纪委副书记。他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努力解决冤假错案。他1988年离休,2002年因病去逝。
   父亲1955年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父亲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奋斗了七十多个春秋,无论是在艰苦的红军时代,还是战斗在敌人内部,无论是在和平年代,还是在文革受迫害期间,他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他一生追求真理,信念坚定,英勇奋斗,忘我工作,始终保持了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们作为彭林的后代,要牢记父亲对我们子女的谆谆教育和严格要求,发扬他的革命精神,继承他的革命遗愿,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实现中国梦,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欣欣向荣而继续贡献我们的力量。
(撰文:彭延平、彭津平、彭义平、彭顺平2014.3.22 )
浏览:284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 x小铅笔
    x小铅笔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