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组织分配父亲到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统战部工作,任第四处副处长兼广东省华侨事务委员会党组委员和广州华侨补习学校校长(这是一间较为特殊的学校,主要任务是对归国华侨学生进行接待、审查、补习和分送工作,学校经费是由中央财政部拨发)。1956年下半年,华南分局改为中共广东省委,父亲在省委任中共港澳工委办公室主任,后抽调到省委高教党委办公室参与筹建广东省高教局。省高教局成立后,父亲办公室主任兼中专处处长、高教局机关党组委员和机关党支部书记。因各种历史时期的“运动”,父亲被“调到”广东华侨中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广州市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
父亲是党的忠诚战士,时刻奉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甘当人民公仆。在儿女心中父亲是一位严师慈父,他平易近人,热情、谦逊。平日无论上下级一律平等相处,在各地的老战友经过广州,都喜欢到咱家与父亲叙旧。父亲生活俭朴,但在做侨务工作和任广东华侨中学校长期间,如慈父般的关心照顾那些因排华被迫离开父母 回到中国的归侨学生。如今,当年的归侨学生回顾老校长时,无不是热泪盈眶、深情地怀念。父亲善于团结党内外同志一道工作;父亲党性观念强,他长期肩负着统战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兢兢业业做工作,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权地位;他廉洁奉公,对党忠诚。对家人一向严格要求。他经常给我们讲述在琼崖纵队的艰苦战斗生活经历,要我们从小就懂得珍惜今天的生活,做一个正直的人。当我们兄妹中有仨人经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加入了党组织,父亲在感到高兴之余还不忘鼓励我们要继续努力。他常说,和牺牲了的烈士们相比,我们没什么值得骄傲自满的。父亲从不利用职权为自己和家人谋私.利。大哥的母亲陈惠珍(是在南洋生长的青工党员,当时党组织为地下工作需要,安排她与父亲以假夫妻租房同住,经组织批准为夫妻。后大哥祝珍的出生,由大伯代为抚养。12岁才从南洋会到祖国与父亲团聚)由马共中央委派带领一批爱国青年回国参加抗战工作。在广州新四军抗战中牺牲了。父亲并没有因此而特别娇纵大哥,让大哥加入革命部队锻炼,解放初期父亲支持大哥到国家经济建设的第一线工业战线工作。大哥直到离休时都是企业的一名普通干部。“文革”中二姐和小妹上山下乡多年,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学习考上了大学。
1958年,在“反地方主义”运动中,父亲受到不应有的处分,我们的母亲傅淑娟也因此受到牵连失去了工作。在“文革”中父亲蒙受了极大的冤屈,遭受了残酷的迫害,被关进用铁丝紧锁的小黑屋,打得嘴破流血,尽管如此,他始终没有动摇对党和对共产主义的信念。记得父亲始终如一地教导我们要相信党和人民。父亲终生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对党始终坚信不移。表现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宽阔的胸怀。
1980年,反地方主义“错冤案”得到平反,1983年广东省委组织部调父亲回广东省高等教育厅。党和国家刚刚作出关于领导干部离退休的规定,父亲立即响应、主动退出领导工作岗位,为中青年优秀干部接班让道。离休后,他仍然刻苦学习,继续为党的事业和祖国建设发挥余力。他为全军院校丛书撰写的《回忆琼崖抗日军事政治干部学校》一文,是全军院校研究海南琼崖军政革命史的最早论著之一。父亲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不正之风深恶痛绝,充分表现出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崇贵品德。
父亲是老归侨,他先后受聘担任广东省侨联顾问、广东省侨联奖励基金会名誉理事,海南省新加坡马来亚归侨联谊会顾问,广州市越秀区少先队辅导员,广东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岭南诗社》理事会理事。他为广泛团结党内外同志和海内外华侨、港澳同胞,为祖国的统一和现代化建设,为培养年青一代做了大量的工作,奉献出自己的余热,受到了海内外、党内外人士的尊敬。
父亲的一生,亲历了中国现代革命的漫长岁月,无论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建设新中国时期。他始终以一个职业革命者的身份,战斗在革命的第一线。父亲一生对党和祖国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无私无畏,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父亲,您为亲人奉献的是一片真情,满腔的热血。您“一生革命两袖清,只留足印传后人”!您两袖清风、一行足印的素描形象,实际上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不谋私利、只知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1991年7月,父亲驾鹤仙去,老战友李独清赋诗悼念:
惊闻君病逝,不禁泪沾衣。
廿载义旗举,一生廉政施。
从戎同伏虎,解甲共吟诗。
高洁如松竹,堪为后者师。
父亲,党和人民会永远记住这一切的。
亲爱的父亲我们永远怀念您!2010年10月写于广州 (撰文:祝珍的祝丽娜祝曼曼祝苏展祝红军)
浏览:101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