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月10日,总高级步兵学校在这一天举行了盛大的开学典礼。典礼上,总政副主任萧华代表中央军委向校长宋时轮授旗,并宣读了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的训词。中央军委赋予该校的主要职责是:培养步兵部队中的团、师职军、政干部。父亲作为学员参加了开学典礼。
步校当时规模很大,那时盖的办公行政楼,现在的南京理工大学还在使用,而现在南京理工大学的很多教室里的大电扇和办公桌,还盖着总高的印呢。当时建校规模可见一斑。
1952年初,父亲作为一名学员,从海防前哨突然来到六朝古都,但他没有在繁华与热闹中驻足。尽管,他当时已是师级干部,但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虽然因抗战中学未毕业,但他是当时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且,在长期的军旅生涯中,他始终保持着学生时代的良好学习习惯。进入总高级步兵学校后,开始学习较吃力,但他以旺盛的学习热情,逐渐适应了军校的生活。清晨,别人还没起床,他已经开始背书;夜晚,别人休息了,他还在写作业。
战争年代,父亲一次指挥战斗时,一发炮弹打了过来,幸亏警卫员将他推开,才捡回一条性命,但留在身上的弹片常常让他头晕头痛,但他还是坚持学习,有时经常疼痛到天亮。功夫不负有心人,毕业时,父亲以全校总成绩第一的成绩,受到校长宋时轮上将的嘉奖。当年领奖的照片在学校礼堂挂了好久,受众人仰慕。
1953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庆阅兵典礼上,父亲作为步校的优秀学员,参加了这次检阅。父亲是海南人中,第一个也是职务最高的一个参加阅兵接受检阅的。父亲在自己的日记中记载:“在铿锵有力的步伐中,我们豪迈地经过了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这一天,我不但看到了敬爱的朱总司令,也看到了伟大的毛主席,我们方阵在所有受阅学员中表现最好,真是终生难忘!”
1954年10月1日,中央军委决定,总高级步兵学校设立训练部、军事科学研究部、政治部和10个教授会,包括战术、射击、炮兵、通信、地形等。父亲因成绩优异,留校任教,并被破格提拔为射击教授会副主任。
成为射击教授会副主任后,父亲承担起射击课程的讲授。刚开始,父亲讲的文昌普通话大家很难听懂,为了纠正发音,他就天天晚上到邻居——射击教授会主任田牧家里请教。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父亲无论是工作,还是与家人交流,都坚持使用普通话。很快父亲就成为射击教授会的优秀主任教员,并在全校评教大会上受到嘉奖。
父亲凭什么成为射击教授?就是枪法好。当时,来指导的苏联专家非常傲慢,认为只有他们国家的狙击手才是世界一流的,总是对中国学员不屑一顾。
在一次野外训练中,苏联专家指着天上并排的两只大雁对父亲说,你能打下来吗?说时迟,那时快,话音刚落,父亲飞手一扬,“呯”地一声,同时击中二鸟,从此,“神枪手”之名威名远扬。后来,刘少奇视察步校时,听说这位“神枪手”后,特意让父亲作了表演。此外,父亲还多次为苏加诺等外国元首进行射击表演。自此以后,许多苏联专家也常常在人前夸奖父亲,甚至,连建设训练场这样的大事,也让他当助手。后来,父亲带我们全家南迁时,苏联专家给我们每个孩子都送了礼物,还送给母亲一瓶伏特加和一盒巧克力,这在当时物资稀缺的年代,弥足珍贵。
1959年初,父亲回到海南,先后任广州军区某守备师副师长、榆林要塞副司令员、通什军分区司令员、海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长期致力于部队建设与训练。
父亲的同事和部下常常回忆说,刘荣将军的工作非常繁忙,战争年代留在身上的多处枪伤弹伤,工作一忙,常常累得背都直不起来,但任是谁都劝不住。就这样,父亲白天坚持工作,晚上到医院打吊针。后来查出身体有肿瘤。疼痛时,他通宵达旦睡不着觉,但却为了不麻烦别人而不肯叫醒护士,也不肯打止痛针,直到逝世前一天,他还把我们叫到一起,乐观地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们今天,一定要努力工作,创造美好的未来。”
许多老将军说,战争年代的神枪手很多,但成为射击教授的不多,这应归功于刘荣将军的谦逊与努力。(撰文:刘衍盈刘应文刘少霞刘少琴刘少明刘少英)
浏览:301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