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椰林湾里的刘家大院
在风景秀丽的东郊椰林湾,椰林高大挺拔,郁郁葱葱,海风吹来,依稀可见椰林人家。走进茂密的椰林,有一座风格别样的庭院。
庭院落落大方,呈正方形,中央是高大的正屋,大小十几间房屋组成了院落。楼阁式的大门,轩昂的厅堂,相连的廊庑,屋檐房门上精美的雕刻,室内优雅别致的装饰,既体现了古代传统的建筑风格,又具有南方现代建筑的鲜明特色。庭院大门上端精心雕刻着“天禄第”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天禄,即天赐福禄。古代文人在颂扬汉高祖功绩的史册中记载:“赫矣高祖,肈载天禄。”从汉代开始,就有了以“天禄”命名的阁房,即天禄阁。沿袭下来,后代不少刘姓的府第取名为天禄阁、天禄第……。大门两侧的对联上写着:发挥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横批:光荣之家。一看便知,这是一户革命家庭。从厅堂中悬挂的肖像可以看到,庭院的主人浓眉大眼,目光炯炯,身板挺直,一身戎装,器宇不凡。庭院的主人就是后来成为威震琼崖的神枪手将军——我们的父亲刘荣。
早年,刘家十分贫困,刘家先人和许多文昌人一样漂洋过海,闯荡南洋,吃尽了苦头。庭院是先人用在南洋拼命挣来的血汗钱建造起来的。父亲在贫困的生活中,磨练出一副铮铮铁骨;在先人艰苦创业精神的熏陶下,培养出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
日本鬼子入侵海南岛的那年,正在海南文昌中学读书未满19岁的父亲毅然投身革命。不久,日本鬼子就血洗了椰林湾,祖父和叔母被日本鬼子杀害,弟弟被打断了手指,高大的正堂和庭院被日本鬼子放火烧得只剩下残垣断壁。
椰林湾人没有被日本鬼子的血腥屠杀所吓倒。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经过拾掇的庭院又成了地下组织的交通站。后来,为了掩护革命同志,租母被打断了手臂,两个叔叔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解放后,在地方政府和乡亲们的支持帮助下,庭院得到修缮,但也只是修修补补。家人把重建正屋、修复庭院的希望寄托在父亲身上。然而,父亲想得更多的是贫困的老区人民。他的生活简朴,粗茶淡饭,衣服被褥都打满了补丁,家中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他把节衣缩食省下来的钱物,大都捐给了老区人民。直到父亲1993 年去世,修缮租屋的事也未能如愿,庭院中央仍然空空荡荡,一直残留着被日本鬼子烧毁的痕迹。(撰文:刘衍盈刘应文刘少霞刘少琴刘少明刘少英)
浏览:388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