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琼崖西南临委书记杨启安到英显村活动,同村的地下共产党员赵郑农介绍父亲认识了杨启安。赵郑农与父亲都是刘开汉的学生,曾经一起参加刘开汉领导的学生游行示威活动。
这个时期到英显村活动的共产党员还有马白山,经过地下党组织的考核,父亲在这年的夏天成为英显村党支部的一名地下党员。父亲和赵郑农等人在英显村小学以教书为掩护,他们像刘开汉当年一样,把学校作为传播革命火种的阵地,在学生中发展共产党员。这年父亲22岁,从这一年开始,父亲投身于中共琼崖特委领导的艰苦卓绝的琼崖革命斗争。从这一年开始,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他从青少年时代就孜孜寻求并认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他的内心深处永远有一个不灭的火花,因此,青年赵廷补在参加革命多年后将他的名字改为赵光炬。
秋天的时候,父亲参加了由中共昌感县委领导的统一战线公开组织“昌江县民众抗敌后援会”、“小学教师抗敌同志会”。这个时期,父亲还与马秋江、王业熹等共产党员编辑出版《战垒》刊物进行抗日宣传。
1939年2月10日,日军三千多人在军舰、飞机的掩护下,在琼山县天尾港强行登陆,当天就占领了海口、府城。之后,长驱直入,向琼岛纵深推进。2月14日,日本海军第五舰队攻占了三亚、榆林。 6月下旬,日军占领了昌江、感城县城及琼西南的一些重镇。琼西南地区是海南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昌江石碌的矿产和昌感地区沿海的海产都成为日军掠夺的目标。日军在琼西南地区的村庄进行了大扫荡。日军见人就杀,见物就抢,见屋就烧。日军还在占领区建立了傀儡政权——伪维持会。日军的残暴和汉奸的助纣为虐,使琼西南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日军在昌江县人口最多的四更村建立溪南伪维持会,并通过溪南伪维持会控制昌化江以南一带地区。维持会长董必安是一个死心踏地的汉奸,他带领日军扫荡村庄,为日本人强行征收苛捐杂税,无恶不作,民愤极大。
1940年初,中共西南临委根据琼崖特委的指示从儋县搬迁到英显村,直接领导昌江、感城两县及琼西南沿海的抗日游击队在敌后展开斗争。中共西南临委和昌感县委为了打开沿海敌占区的工作局面,决定要铲除董必安这个恶霸。
时任昌感县委书记的黄清霞和父亲(时任昌感县委委员、宣传部长)向琼崖独立总队第四大队张开泰和史丹报告了董必安的情况,之后大家一起研究部署袭击溪南伪维持会的行动。经反复研究决定:由四大队长张开泰带领突击队执行这次铲除恶霸的战斗任务。父亲是四更镇英显村人,熟悉四更村的情况,因此也参加了突击队行动。这次锄奸行动计划是:先由四大队派出史伯龄、史振和两位同志(两个小队长)由内线掩护潜入维持会内部袭击董必安,再由张开泰带领驳壳班从外面进攻。行动计划确定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父亲和赵郑农同志带领突击队潜入四更村中潜伏。第二天上午,史伯龄、史振和在内线的掩护下顺利潜入伪维持会内部。午时,四大队的驳壳班排头兵打死了维持会门外的哨兵,紧接着父亲和张开泰大队长带驳壳班随后接应。史伯龄、史振和在听到门外打死哨兵的枪声后,立即在维持会内部开枪击毙汉奸维持会长董必安等七个汉奸。战斗持续的时间很短,史伯龄、史振和两位突击队员在这次战斗中,由于孤兵深入未能在击毙董必安后撤出,最后壮烈牺牲。这次锄奸行动,是昌感县委和四大队联合打击日伪汉奸嚣张气焰的关键性战斗,以最小的伤亡打出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四大队的威名。
董必安被击毙后,日军在又先后在四更村物色了两个维持会长,但都被昌感县委和四大队铲除了。日军不得不放弃四更村这个据点。
1940年夏,陈克文同志接任昌感县委书记,父亲任县委副书记。8月的时候,日军在新街建立昌江县伪维持会,日军找了一个老秀才当维持会长。这个老秀才吸取董必安的教训,不敢行凶作恶,也不敢公开反共。昌感县委抓住老秀才的弱点,派人潜入昌江县维持会进行地下工作,暗中掌控了维持会的活动,并通过这个维持会在墩头、新街地区进行征税,甚至新街的伪商会也成了征收对象,这些征收的税款都被秘密用于抗日捐税。
父亲在他的回忆录中,记述了他参加美合党校第一期培训班的故事。我从父亲参加美合党校第一期培训班的故事中,感受到冯白驹与琼崖特委在抗战时期为坚持长期抗战的运筹帷幄。
1940年,在铲除董必安战斗后,父亲被昌感县委派往美合根据地特委党校第一期学习班学习。
美合党校是琼崖特委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1940年1月26日《对琼崖工作的指示》中提出“开办大规模干部学校”,为培养一批党政军干部坚持长期抗战而设立的培训基地,冯白驹任校长。特委党校第一期学习班的学员约40多人,有来自琼东北各县、西路各县派出的同志。除少数超过三十岁外,大多是二十来岁或不到二十岁的青年。他们都是朝气蓬勃,壮志满怀的琼崖革命忠诚战士,都是经历过抗战烽火考验过的中坚分子。和父亲同期参加特委第一期党校的学员中有谢志德、吴浪渡、王惠琴、黄秋英等人,这几个人都是学习委员会和学员党支部成员,父亲任学委会主任兼党支部书记。这批学员都有强烈的愿望:学习掌握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更好的长期坚持敌后的抗日斗争。
冯白驹在第一期党校的开学典礼上做了重要的讲话。父亲回忆说,冯白驹神采奕奕地健步走上讲台,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美合根据地刚刚建立,特委就决定开办党校。……特委这次集中同志们到党校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政治理论干部,组织领导群众进行抗战。……这对坚持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冯白驹同志还对参加培训的学员描绘建立敌后根据地的远景“……组织群众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根据地的荒地荒坡很多,又肥沃,降雨量较多,有计划地逐步开展生产运动,推动根据地群众积极发展生产,尽可能种植蔬菜、杂粮。发展畜牧业,养猪、养鸡鸭等,争取逐步自给。”
美合党校为琼崖抗战培养了一批中坚干部。党校第一期学习班时间约两个多月。父亲回忆说:当年特委党校选用的教材主要有《马列主义提纲》、《党的基本建设》、《民运工作》、《论持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问的战略题》、《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是学员必读文章。党校的教员都是从中央党校和抗大学习回来的,其中有广东省委派遣来援助琼崖抗战并任琼崖特委常委的欧照汉同志。
美合党校和后来创办的琼崖公学对琼崖革命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父亲在特委党校所接受的培训和学习的革命理论,对他在抗战期间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1940年庄田同志受中共中央派遣到琼崖援助抗战并于9月初到达琼崖特委驻地。庄田同志到达琼崖特委后传达了中共中央对琼崖抗战工作的具体指示,其中包括:建立以冯白驹为领导核心的一元化琼崖特委集体领导,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农工商业,征收抗日捐税,开办各种学校,培养大批干部等指示。庄田同志所传达的中共中央指示精神很快就下达到各县委。11月,琼崖特委在文昌县成立了第一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文昌县抗日民主政府。
1940年12月“美合事变”后,昌感县委与特委之间的交通联系比较困难。昌感县委根据新的形势确定:1941年工作重点是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建立统一战线团结广大民众共同抵御日军,领导群众发展地方武装。并参照从美合党校带回的陕北抗日民主政府减租减息文件的精神,在昌感地区实行减租减息、废除旧债;开展税收;动员少数民族参加抗战等工作。
1941年5月,昌感县委成立了昌江县江南区抗日民主政府,赵光炬担任党代表。这是抗战时期第一个在少数民族地区成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实际管辖范围是昌江县大半部。
1941年7月,昌感县委成立东方峒民族工作委员会,黎族人士容兴中、文考兴等当选委员,这又是抗战时期第一个有少数民族参与的抗日统战工作委员会。
1941年11月,琼崖特委派出的巡视团到昌感县委传达琼崖特委第三次执委会精神和决定。特委巡查团与昌感县委决定成立县级抗日民主政权——昌江县抗日民主政府。12月,昌感县委在大新村召开全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宣告成立昌江县抗日民主政府。县政府实行民主选举,父亲当选为县长,文烈当选为副县长。并在辖区里成立了昌江县一区和昌江县三区民主政府,区府下设立乡,先后成立八个乡,每个乡几乎都成立群众团体,如青抗会、妇救会和儿童团等。自从昌江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当年26岁的父亲领导各区抗日民主政权及各级区、乡青抗会、妇救会、儿童团等群众团体支持抗日,打恶锄奸,摧毁敌伪维持会。
1941年秋,第三支队因战略需要东调到琼文与万宁地区。昌感地区没有了主力部队。昌感县委和昌江县抗日民主政府通过已经建立的各区抗日民主政权发动群众捐钱买枪。很快就买了三百多支长短枪,并组织起地方武装队伍。先是成立了县警卫排,之后又建立短枪队和不脱产的武装自卫队。
1942年秋,昌感县委在原昌江县东方峒民族工作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少数民族特别区抗日民主政府(同时撤消东方峒民族工作委员会),黎族人士容中兴担任副区长。少数民族特别区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统一领导昌江县内的少数民族乡组织抗日自卫队参与抗日斗争,还在尖峰岭山区建立了敌后根据地。
为了加快开展少数民族特别区的抗日工作,父亲经常深入少数民族特别区发动少数民族参加抗战。1943年的一天,父亲和昌感县新荣乡乡长符绍儒两人到黎族居住的罗旺村发动民众支持抗日。符绍儒是昌感县新荣乡土地村人,父亲在土地村开展工作时在符绍儒家住了一年多,两人之间情同兄弟。符绍儒曾经以教书为职先后在几个黎寨教书近十年,深谙黎胞的生活习俗和风俗习惯,会讲一口流利的黎话。因此,符绍儒经常随父亲到黎族村庄开展工作。他们每逢到黎族村庄工作时,就住宿在村民搭建的草寮里。罗旺村的黎族村民在父亲和符绍儒的发动下,群情激奋一鼓作气捉拿了为虎作伥的汉奸。 但两个狡猾的汉奸在押解的途中趁夜色逃脱了。次日拂晓,大批日军在这两个汉奸的带领下,荷枪实弹地包围了罗旺村。当时罗旺村的人们刚刚起床,面对忽来变故,父亲和符绍儒从草寮里冲出,马上指挥村民突围。父亲带领黎族群众冲出了日军的包围,但符绍儒为掩护突围不幸被日军抓获杀害。父亲对这些在战争时期牺牲的战友总是怀有深深的缅怀之情,解放后经常回到革命老区看望战友的遗孀和当年支持抗战的革命群众。
经过艰苦持久的斗争,昌感崖沿海和山区从西到东、从北到南的一小块、一小块的抗日根据地终于连接成一大片攻不可破的琼西南抗日根据地。
随着抗日根据地的扩大,琼崖特委先后成立昌感联县抗日民主政府、昌感崖联县抗日民主政府,父亲历任昌感联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昌感崖联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等职务。八年抗战,父亲的足迹踏遍昌、感、崖沿海地区和少数民族居住的山区。
解放战争时期,琼崖南区临委和琼崖南区地委相继成立,父亲历任昌感县县委书记兼县长、南区地委委员及昌江县县委书记兼县长、南区地委书记兼琼纵五总队政委。
父亲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度过了他的青春岁月,他的人生目标越来越执着,他的革命信仰越来越坚定。即使在以后数十年的人生岁月,父亲从未偏离他在青年时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初衷。(撰文:赵庆雅)
浏览:238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