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兰仙烈士传略

Admin 发表于2016-06-27 11:22:28

  崔兰仙 1915年出生,女,河北省盐山县人。在育才小学读书时喜阅艾思奇、邹韬奋的文章。1932年,考入直隶省立第九师范,积极参加查禁日货、上街下乡宣传抗日活动。立誓“宁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1935年师范毕业后,回家乡办起“贫民学校”,以此为掩护,开展革命工作。1937年积极筹建了“津南妇女抗日救国总会”,并担任总会长。她还筹办了冀鲁边区第一份妇女刊物——《妇女解放》月刊,成为党指挥妇女工作的重要窗口。在她的带动下,家人都参加了抗日活动。
  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在盐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文教科任科员,与文教科的同志一起,在盐山县开办了50余处抗日小学。其间,还开办抗日小学教师轮训班、青年夜校、妇女午学、农民识字班等,宣传抗日。11月,受命筹建妇女救国会。后担任边区妇女救国总会主任。在艰苦的抗日环境里,她冒着生命危险,足迹踏遍边区,先后在沧县、东光、南皮、宁津、庆云、盐山等县建立了妇救会。乡亲们亲切地称她是“夹小包袱的大嫂”。为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妇女积极分子,仅经她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就有20多人。12月底,组织召开了冀鲁边妇女代表大会,并当选冀鲁边区津南妇女救国总会主任,在此期间,她指导组建了盐山、沦县、南皮、东光、宁津、庆云、乐陵、无棣各县的妇女救亡组织。动员妇女革命,教育妇女劝夫送子参军、站岗放哨、救护伤员、筹粮缝衣,支援抗战。还号召做好敌伪家属工作,瓦解敌军,扩大抗日统一战线。创办了《妇女解放》月刊,亲自写发刊词和重要稿件。还建议在边区《烽火报》上开辟“战地妇女”专栏,鼓动妇女抗战救国。
  1939年,她在乐陵一带创办了妇女干部训练班,对妇女干部进行革命气节教育,在政治上加强妇女干部队伍建设。学习《论持久战》,教育妇女干部要遇敌不屈辱,被捕不变节。为了革命,她与新婚不久随国民党南逃又阻止她革命的丈夫断绝夫妻关系。1939年2月,任津南妇女抗日救国总会主任。在此期间,她指导组建了盐山、沦县、南皮、东光、宁津、庆云、乐陵、无棣各县的妇女救亡组织。动员妇女革命,教育妇女劝夫送子参军、站岗放哨、救护伤员、筹粮缝衣,支援抗战。还号召做好敌伪家属工作,瓦解敌军,扩大抗日统一战线。
  1941年,虽已积劳成疾,仍坚持工作。1942年6月11日,刚收到敌人扫荡的情报,同时接到参加抗日军、政、民联席会议的通知。她藏好党的文件,不顾个人安危赶赴会场。12日拂晓,在东光县刘大瓮遭到敌人四面合击。为掩护军分区和冀鲁边区机关的同志突围,飞跑到花子坟开枪吸引敌人。子弹耗尽身负重伤。大部战友已肉搏阵亡。敌人从四面围上来,要拉她上马,她猛抽了日军小队长几个耳光,高喊“宁死不当俘虏”。敌人端起刺刀,她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腹受数刀,壮烈牺牲,时年27岁。
浏览:53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