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午在一个大空场上,召开了全大队大会,大队政委王乐三作整顿思想,认真学习,继续前进的报告,指出我们的任务是接管京沪杭。各班讨论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大队抽调桓台、高青三个班加强齐东中队。在这里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衣、军帽、绑腿、干粮袋等用品,大家换上新军装、脱下的便衣上交地方政府处理。中队把早操改为 急行军锻炼,每天早晨背上背包走上十里路,早饭后学习,通过锻炼进步很快,给长途行军打下基础。通过学习接管大城市武装了思想,学了《入城守则》、《约法八章》、《关于保护 工商业问题的政策》等,重点学习了《七届二中全会决议》。经过这一段的整顿学习,提高了政治思想水平和执行党的 政策的坚定性,自觉性。对坚定南下的信心,适应艰苦生活, 长途行军,开展新区工作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告别齐鲁大地 挺进淮海平原
学习、集训告一段落,三月底接到南进命令,交还群众 借用东西,整装出发,一天下午全队从沙沟车站上火车继续 南下,坐的仍是货车,深夜至徐州站稍停,转陇海路向东,天亮到达苏北的新沂县,在新安镇下车,整队步行到鲁南郊城的红花埠住下,这里一条大路相隔,路北是山东地,路南是江苏地,同志们晚饭后风趣地说,到江苏去玩一下。这里曾是淮海战役的东部战场,人民受战火的浩劫困苦,衣衫破旧,住的是草房,用瓦罐取水,双手捻线,饱受国民党的摧 残。在此住了五天,为了做好长途行军的准备,动员轻装,每人又发了一套细布军衣、水壶和挎包,从衣扣的“中”字上看,这是缴获的战利品。经过充分准备,四月初从此地步行军,途经沐阳、淮阴等县,到达淮安。这里是我党我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周恩来同志的诞生地,他为我党我军的建设创建新中国,奋斗一生,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此休整两天,继续前进,由淮安经宝应至高邮,一路上看到高邮湖、运河中出产的鱼虾,水产丰富,蛤蚌如碗口大,到处是水田,可称为鱼米之乡。这段是从运河东侧行军,公路上各种队伍昂首挺进,有解放军的后续部队,有支前民工、畜力车、手推车运送粮食和军用物资,还有少量汽车。为了抢时间,一般是四路纵队前进,一路车轮滚滚,宣传队的快板声,宣传行军中的好人好事,汇成了一股人民战争的洪流,行军队伍都是你追我赶,向一个目标前进,这段行军六百多里,精神是饱满的,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有的有夜盲症,晚上行军,要同志们手拉手走,就是宿营还要轮流站岗放哨,以防敌人袭击,粮食都要自己带。山东人没有吃大米的经验,饭不是夹生就是煮糊了,吃不饱饭也不误行军,绝不掉队。特别是炊事班的同志更辛苦,早起晚睡,行军挑上炊具,背上行军大锅,要是柴火不干更是着急。由于长途行军,脚上起泡,有的是血泡、重泡。 走起路来就瞒姗起来了,但情绪还是高涨的,还是有说有笑,特别是看到醒目的大标语:“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群情振奋,大家都知道这是胜利的进军。行军途中,前方传来捷报,我百万大军突破长江天险,解放了江南大片城乡土地,攻克了镇江。四月二十三日占领了南京,我军将士英勇善战,勇猛顽强,继续向前推进。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蒋家王朝土崩瓦解。
南京解放 夜渡长江
5月1日,这天起的很早,三点多种起床收拾好行装,吃早饭,四点钟准时出发,连续赶路120里。下午到达扬州六好,在一片竹林隐蔽休息,这里离长江很近。不知是那个部队在竹子上用小刀刻上字,某年某月某日起由此过江。中队领导要求大家不要乱刻字,不要把我们番号留给敌人,在这里领导一再强调要加强纪律性,排队依次上船,遇到任何情况都要服从命令听指挥,不要乱跑乱动。隐蔽到傍晚,接到渡江命令,列队行军到江边。这是难忘的一天,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长江,现在要过大江,是那么激动,看到英国军舰“紫石英号”斜躺在江面上,这是企图阻挠我大军过江,被 我军还击炮火打伤,这是它干涉中国内政的下场。真想看看金山寺、甘露寺,天晚什么风景也看不清了,我们上了机帆 船顺利过江。上了岸就是镇江,灯火通明,商店还在营业,我们就地休息,吃点干粮等待打前站的同志来带路,再连夜行军走向镇江郊区。同志们经过一天急行军已很累了,边走边磕睡,领导下令休息十分钟,除领导和值勤人员外,都背靠背睡,哨声一响起立前进,就这样走走睡睡折腾了一夜,天亮到山丘上一看,宿营地就在山坡下,进了村除值勤放哨的和炊事班外,没来得及洗测就先睡觉了。休整了几天,继续前进,从丹徒乘火车到无锡下车步行到安镇陆家巷住下待 命,等待上海解放。
一梯队接管上海 二梯队无锡待命
在陆家巷抓紧组织学习,主要有《入城守则》、《约法八章》、《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时,接到上级指示,从渤海南下三大队中抽调齐东、高青、益寿三个中队,组成一个大队,任命胡为新为大队政委、任曰淼任大队长,并抽出一批骨干作第一梯队,于5月28日进驻上海,在上海市军管会领导下搞好接管工作。首批有胡为新、任曰淼、郭克勇、顾爱华、曲永傣、马乐营、董文久、刘金堂、魏士恒、刘彬、历永凤、王战、高干房、牛星光、赵太然、王鹤亭、梁学山、李明、卢昌亮、张传俭、曹曰良、郑星山、卢昌武、范福廷、范培坤、刘树荣、蔡兆良、朱英、郑保芬等同志,其余作为第二 梯队待命进上海。留下的同志继续学习,帮助当地群众收割小麦、采桑养蚕,作好行军小结,表彰好人好事。那时党组织还未公开,在党支部领导下党员起骨干作用,保证胜利进军。根据一路表现注意培养发展的新党员有杨忠勇、蔡玉温等同志。 (作者:王维镇 张永平 梁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