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5月30日,睢县沦陷后,杨进田发展儿子杨振川、妹妹杨美田、妹夫马振藻、侄子杨振营和亲戚申允亭、马培茂、马培兹、刘振远、马振岭等人做敌后抗日工作,积极为新四军提供情报、筹措军需物资、开展地下工作。1939年8月,杨进田写信给新四军第四师彭雪枫师长,介绍杨振川、马振藻、杨振营、申允亭、马培茂、马培兹、刘振远等人,远赴安徽省涡阳县新兴集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直接找到彭师长,参加了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8月26日,杨振川等人被安排在了豫皖苏抗日联合中学学习。此时,杨振川年仅14岁。当时,抗日联中和抗日军政大学四分校驻扎在河南永城和安徽涡阳交界处的永城市南李寨镇大麻冢集和曾楼村、韩胡同村。联中设有高中部和初中部,主要是为抗日救亡培养干部人才。学校除了开设基础文化课外,主要教授抗日救亡、共产主义理论、哲学、社会发展史、战略战术和军事技能等内容。当时联中每个班都配备有一定数量的枪支弹药和手榴弹,学员每人发一身灰色军装,在学校及周边轮流站岗放哨。学校还经常进行实弹军事演习,教官严格按照国民党军校《步兵操典》对学员进行军事训练,彭雪枫、张爱萍、吴芝圃等首长也经常到学校作报告。
锄奸立功
1941年1月发生了皖南事变。3月,新四军第四师由八路军第四纵队改编,主要活动在淮北,并与新四军三师开辟发展了淮北抗日根据地。当年3月,年仅15岁的杨振川被派往安徽省宿县白沙乡担任乡长,领导工作队宣传抗日救亡,组织抗日农协会、妇联、儿童团和民兵武装队伍,动员青壮年参军,同时还组织群众破坏敌人交通运输和通信联络。4月,杨振川随四师东征,开辟皖东北抗日根据地。8月,杨振川被分配到四师锄奸部工作后任保卫班正连职班长。锄奸部隶属政治部,主要任务是审查军队和地方武装干部,侦察、肃清内部隐藏的日伪、国民党顽军敌特分子和帮会组织眼线。一次,部队活捉了一个日军飞行员,首长安排杨振川亲自带队押送到军部,他们越过敌军重重封锁,历尽千难万险完成任务。
1943年春季,正在进行紧张军事训练的杨振川突然得知父亲在商丘不幸牺牲的消息,当即昏倒在地。1944年夏,又传来彭雪枫师长牺牲的噩耗。两个人生支柱的倒下,使杨振川的精神几近崩溃。那些日子,他常常躲到厕所里大哭,并且高烧一个多月不退,后被领导和战友们送进了医院进行救治。
1943年9月底,泗阳县金锁区我方做情报工作的人,经不起金钱官禄引诱,分别充当日伪政权的绥靖军团长和情报站长,明里为我军提供情报,暗地里却为日伪军通风报信,并引诱、拉拢我区、乡和军队干部12人秘密加入伪军担任连级以上干部,策动叛变。四师锄奸部和泗阳县公安局决定侦破此案,于是,派杨振川等人组成专案组,秘密进入金锁镇。此前,上级派遣杨振川以串亲戚为由(其五姑杨美田在洪泽湖畔军工厂工作,姑父马振藻担任金锁区委书记兼区大队政委),提前几天住进金锁区政府,直接了解区委、区政府的内部情况。锄奸部首长化装成贩粮商人,杨振川化装成随行脚夫,住进一家粮行,监视隔壁一个杂货铺的情报站。经过十多天的秘密侦查,他们完全掌握了敌人的活动情况。敌特分子正要公开叛变投敌,袭击区政府和区大队,情况万分紧急。10月上旬的一天夜里,锄奸部首长让杨振川骑马去县委,紧急召回马振藻等区领导,组织部队迅速抓捕了涉案的敌特分子,将12名敌特骨干分子一网打尽。
沐浴战火
1944年春季,杨振川被保卫部派往抗大四分校深造,成为抗大四分校第五期学员。这批学员主要以军队干部为主,分为政治队和军事队,杨振川分配在政治队。当时,四分校以开展整风运动为先导,进行政治理论、文化知识、军事战术、实战训练的学习,同时开展生产运动,种植粮食、饲养畜禽,实现自给自足。因抗大四分校完全按军事化管理和编制,又经常处在敌伪“扫荡”和我军“反扫荡”的战争环境中,所以,被列入配合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的战斗序列,经常参加突如其来的战斗。1944年,杨振川和抗大学员参加了著名的张楼战斗。
张楼位于今安徽省泗县东北部瓦坊乡,实际是两个大村子,分为前张楼和后张楼。此处有一个叫张海生的大地主,家里有6万余亩土地,家族中数百人都持有枪支,他长期对周边几十个村庄的农民进行盘剥、压榨。1937年底,泗县沦陷,张海生投靠日寇当了汉奸,并多次配合日寇参加对我根据地的扫荡,对俘获的我军战士进行枪杀、活埋。
1944年夏,四师师部决定拔掉这颗楔在我淮北根据地腹心的钉子——前后张楼。当时,前后张楼有2000余名持枪守敌,构筑地堡近40个、碉堡7个,而且圩墙加高到4米,寨外壕沟达10米宽、4米深,可谓“固若金汤”。而我军淮北主力部队连同地方武装有1.3万余人,带枪民兵近10万人,并且拥有缴获大炮和自制平射大炮等重装备武器,战斗力很强。
7月4日凌晨,杨振川带领抗大四分校一部的一个中队和十一旅第31团会同县区地方武装2000余人,开进泗县城北屏山一线,先期占据高地、壕沟、河岸等有利地形,张网以待来犯之敌。5日夜,新四军4师第9旅第26团开始攻击后张楼敌军。当夜,一个营攻入敌寨,与顽敌进行夜战,占领后张楼部分阵地。6日中午,后张楼战斗接近尾声。我军乘胜追击,开始攻击前张楼。7日,全部占领张楼据点。
张楼之役,共击毙日伪军290余人,俘获敌官兵530人,缴获迫击炮1门、掷弹筒15具、轻重机枪34挺、步马枪1100余支及大批军需物资。
闻讯张楼大捷,新四军军长陈毅、政委饶漱石、副军长张云逸和参谋长赖传珠联名发电祝贺:“张楼之役经一昼夜巷战,遂将伪全部歼灭,并将泗县来援之敌同时歼灭。全赖你们指挥有方,全体指战员用命,发挥了四师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殊堪嘉奖。”
1947年6月22日,杨振川带领一个连约100人在永城西龙岗小王集和敌18师及敌地方部队一个营展开了激烈战斗。这次战斗从拂晓时分一直打到日落西山,敌人发动了21次冲锋,均被杨振川和战士们英勇击退。成功完成阻击任务后,他们奉命后撤五华里,诱敌深入以歼灭敌人。这次战斗共毙伤敌人300余人,同时,为我军伏击敌人的运输车队赢得了有利战机,缴获了一大批枪支弹药等军需物资。
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当时刚刚病愈的杨振川又积极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中……
默默奉献
解放后,杨振川被组织上安排到睢县孙砦乡蒋辛庄小学校任教导主任,之后调至商丘地委招待所,再后来被分派到商丘县司法科,与另外一名同志同时被安排为司法科科长。杨振川主动向上级领导表示,自己参加革命并不是为了做官,他愿意做一名普通的科员,为人民服务。杨振川的高风亮节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杨振川埋头苦干、默默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名利。他先后任商丘县公安局治安股股长,商丘县酒类专卖事业管理处秘书,商丘县粮食局储运股股长、工会副主席、粮管所长等。之后,杨振川又被调回睢县副食品经理处任仓库主任。1979年,杨振川到睢县人民法院工作……多年来,由于组织关系意外丢失,杨振川一次又一次失去了被委以重任的机会。但是,无论在哪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他都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风格,矢志不渝地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信念。
1987年,杨振川在睢县人民法院离休。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始终心系党的事业,常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后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激励他们努力工作,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2010年10月20日,因病在睢县人民医院住院的杨振川从收音机里听到日本右翼势力挑起的钓鱼岛事件后,陷入了无限的忧思之中。两天后,进入弥留之际的杨振川用尽全力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这也是这位饱经风霜的革命老人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战争虽然已离我们远去,但那些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解放而奋不顾身的战士们却不应被遗忘。历史将永远记住,杨振川和他的战友们!
浏览:160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