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东人,我以山东人而自豪。我的父母祖辈都生长在这块土地上。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三省,进而又侵入华北,妄想亡我中华民族。我的父母先后参加八路军,拿起武器抗击日寇。在沂蒙山区与日本鬼子浴血奋战,这一打就是八年。为了求解放,在这里又苦战了三年。接着他们去解放全中国,随军南下,从此走遍山南海北,再也没有回来。
残酷的战争生活使我的父亲积劳成疾,身患重病,四十三年前,父亲刚过了五十二岁生日,就过早地去世了。临终他想吃家乡的锅饼,思念家乡。
今年一月,我八十五岁的老母亲也走了,她在病床上多次提到,她是在沂蒙老家走上革命道路的,她哼着沂蒙山小调,与病魔斗争,想念沂蒙山老根据地。
过去繁忙的工作使我无暇顾及了解自己的故土。今年八月我也退休了,老人都走了,我忽然有了进一步了解父母足迹的想法。
今年三月,我去了山东寿光父亲的老家斟灌村,又去八支队起义的牛头镇走了走,缅怀了父亲参加抗日举义的地方。
1937 年 12 月寿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举行了抗日武装起义。我的父亲中国大学的学生、共产党员李建梓从北京回到家乡,脱下长衫参加武装斗争。他赶到牛头镇,在八支队担任大队政委、政治部副主任。这支队伍,从寿光打到潍坊,会师昌潍、转战黄县、西征邹平,奋战了一年,成为八千多人的抗日劲旅。 1938 年冬,根据党的指示,八支队挺进到沂蒙山区,组建八路军山东纵队,改编为山纵一支队,成为主力部队,从此父亲就在沂蒙山区参加抗日斗争。
沂蒙山区是我从小就向往的地方,它是山东抗日的中心,也是我的父亲母亲战斗工作了十年的地方。我一直很想去看看这块土地,听人说这是一个非常贫穷的山区,可我从没有去过。在临沂作协主席高振同志热心按排下,今年国庆节,我终于成行了。
9 月 29 日我和爱人张小金、朋友邢万程、萧迎宪四人一行开车先到济南,休息一夜, 30 日开始了我们的沂蒙行。
我们从济南出发,走淄博先到了博山,这是我出生的地方。对于我的生日,父亲和母亲有不同的意见。那时抗战刚刚胜利,国共两党进行了谈判,签订了停战协议。父母原以为我会出生在和平环境中,可是墨迹未干, 1946 年 6 月 26 日国民党军向山东解放区发动了进攻。当时父亲在鲁中行署工作,行署随军在博山一个村子里,母亲就要临产,可队伍又要出发了……
我上小学时,要添入学登记表。父亲记得我是 6 月 28 日出生,理由是国民党军队到来的第二天。母亲说是 7 月 2 日,她记得是党的生日第二天。那天,国民党军打过来了,母亲刚刚生产,躲在一个老乡家土洞里,抱着刚出生一天的我,那时父亲已出发了……看来母亲的理由充分,所以我的登记表写上了 1946 年 7 月 2 日出生。如今博山变化很大,已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要找到六十年前我出生的地方已不可能。
我们驱车向沂源县开去,不久开进了沂源县境。这里是一个丘陵地区,很适合游击战,抗日政府把这块沂水、蒙阴、临朐三县边缘地带划为一个新县,由于这里是沂水的源头,就叫沂源县。在这里敌我双方曾进行了残酷的拉锯战。抗战胜利后,共产党领导沂源人民,开展了反奸诉苦,控诉日寇在沂源制造无人区,惨无人道的种种罪行。县委又领导人民进一步开展“双减”运动,解放了的沂源人民热情高涨,纷纷参军、支前。可是连年战争,使沂源人民惨遭涂炭,生活十分困苦。 1948 年又发生了大灾荒,人民生活更是雪上加霜。鲁中区党委派父亲到县里担任县长又兼县委书记,主抓救灾和支前工作。
这个只有十几万人的小县,靠生产自救,不但克服了困难,还动员了 3000 多青年参加子弟兵,莱芜战役支前去了 12000 多人,孟良崮战役支前上去了 10400 人,济南、淮海战役又出动了 8700 人的支前队伍。多么好的沂蒙人民啊!难怪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
现在这个沂水源头的山区风景更加秀丽,我们在县境停车照了相,又驱车开往临沂。当日晚上,我们与高振同志在临沂会合了。 第二天是我国第五十七个国庆日,在高振和马山、王振玉同志陪同下,上午我们到华东烈士陵园,缅怀为山东解放牺牲的将士。这里有张小金父亲同乡参加革命的烈士张元寿将军。随后,我们开车去这次访旧的重点沂南县。
中午,我们到了沂南县孟良崮山下,受到县政协谢主席等人的欢迎,在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董事长王振玉的热情招待下吃了午饭,饭后在王振玉陪同下,开始登上孟良崮。解放战争中,孟良崮发生了一场驰名中外的战役。 1947 年 5 月,重点进攻山东的国民党军队七十四师被我华东野战军围在了孟良崮,华野五个纵队合力在这里消灭了号称国民党五大主力的整编七十四师。据陪同的王振玉董事长介绍,当时战斗非常残酷。张小金的父亲张元培当时是华野七纵副参谋长,亲历了这场战斗。我的父亲带着支前队伍也上了孟良崮。孟良崮的有名,还在于它是北宋抗金名将孟良占山为王的地方,这里不光是古战场,还是有险有景的风景区。
晚上沂南县委副书记李枝叶宴请了我们一行。县党史委员会主任肖维德给我们送来了“中共沂南重大历史事件”,“在沂南战斗过生活过的将帅”及其他有关沂南县的书籍。
在“中共沂南重大历史事件”第 53 页,鲁中地区第四期整军一文中,提到山东纵队第一支队组建沂蒙军分区(第二军分区),我的父亲李建梓任政治部主任。
在“……将帅”一书中 281 页,有张小金的父亲张元培将军参加孟良崮战役的介绍,我们心里感到热乎乎的。
沂南县原是沂水县一部分,是在抗日战争中,我党建立的一个新县。
1938 年郭洪涛、林浩率领省委机关和八路军山东游击队第四支队进驻沂南岸堤村,开始在这里建立抗日根据地。不久,黎玉、张经武率领从延安来的干部来到岸堤。 1939 年徐向前、朱瑞也到达了沂南马祖、马牧池一带。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在这里成立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八路军第一纵队、八路军一一五师、山东省战工会、山东抗日军政干校、省委党校、鲁中区党政军领导机关都长期驻扎在这里,为此设立了沂南县。以沂南为中心的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形成了。沂南县当时被称为山东的“延安”。
1938 年底,在鲁东的八路军游击第八支队奉命到达沂蒙山区后,整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我的父亲是政治部主任。 1940 年山东纵队第四期整军,一支队兼第二军分区(沂蒙军分区),我的父亲还是政治部主任。为了统一指挥这一地区抗日工作,成立了鲁中区党委,建立了根据地抗日政权鲁中行署, 1943 年父亲到鲁中区党委任秘书长,后又到行署任秘书长。他在这块土地上战斗了十一个年头,直到 1949 年随军南下。
10 月 2 日上午,县委李枝叶副书记带领我们一行去岸堤。路上我与李书记同车,李书记原是蒙阴垛庄人,很年轻,也很有工作经验,他向我介绍了沂南县的发展。
沂南县原来是个贫穷的山区,这几年有了大发展,出产石榴、栗子等干鲜果,有些还出口。可是产业发展还不够快,与山东其他地区比较就更慢了。我问什么原因?他告诉我,沂南是个老区,抗日战争时期是根据地中心,不断受到鬼子残酷扫荡,人力物力受到极大的摧残。解放战争时,人民倾其所有支援前线,青年都去参军、壮年人都去支前,牺牲很大。后来为了解放全中国,大批干部和有文化的人随军南下,人才大量流失。解放后这里一直是贫穷的地区,底子薄,发展就慢……这就是老区人民的奉献!
路上经过鲁中烈士陵园,我们停车,进去瞻仰。这里很多烈士是我父亲的战友,当时鲁中党政军的领导都提了词。
岸堤原是一个大村落,现在成了岸堤镇,下辖多个村庄。我们先到了岸堤镇的东辛庄。这里是当年八路军的堡垒村,这里驻扎过山东分局、山东纵队、鲁中区党委等重要机关。这里有个沂蒙母亲王焕予纪念馆,就是在这个老人家里,曾经是山东党政军机关的中心。徐向前、朱瑞等领导同志都在老人家住过。她不但照顾了机关的同志,连孩子也管起来。为了照顾这些干部的孩子,王焕予老人办起了战地托儿所,孩子分散住在堡垒户家。第一期接受了团以上干部的孩子 41 名,后来在鲁中区党委委托下,又办了第二期,接受抗日干部的孩子 45 名,后来山东保小的 600 名孩子也来到村里,她和全家尽力照顾了革命的后代。罗荣桓、徐向前元帅的孩子都受到沂蒙母亲王焕予一家的照顾。我的哥哥李新民也在其中,新民是 1944 年 11 月 9 日出生,当时安置在一个姓牛的老乡家。
参观王焕予纪念馆后,我们驱车到了岸堤镇。因为我的母亲老家在岸堤,李书记提前叫镇领导打听一下,有没有姓程的人家。镇里找了,已没有姓程的了,说是很早有个卖盐的人家姓程,已迁走很久了。
镇领导带领我们参观了岸堤抗日军政干校纪念馆。 1938 年省委来到岸堤,省委办的山东抗日军政干校随省委也迁来岸堤,后来被称为岸堤干校。在干校纪念馆意外地看到我的二姨程振英的照片和介绍。
1937 年冬,日本鬼子打到济南。我的姥爷、姥姥原在济南当小学教师,他们带着两个孩子向南转移了。我的母亲程俊英才十七岁,因不住在家里,与父母失去联系,她只好带着十五岁的二妹程振英,随姑父全家逃难,回到岸堤村老家。
村里来了八路军,动员青年参加抗日,山东抗日军政干校也来到岸堤住在小学堂,公开招收学员。我的母亲听了八路军的宣传,几次要去参加,被老奶奶拦着,不叫女孩去参军。几个月后,母亲领着二妹偷偷到干校报了名,老奶奶追到干校,要拉她俩回家,还是干校的干部说服了她,告诉她这是去抗日,老奶奶才放心。从此我的母亲和二姨走上抗日的道路。三个月后,我的母亲分配到区小队,上山打游击,后来调区里,做妇救会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年。 1945 年 7 月妇救会改称妇女联合会,母亲是第一位沂南县县妇联主任。
来也匆匆,走也匆匆,我们要离开沂南,踏上回程了。李书记送我们到沂南县境,和我们握了手,车开了,我们看到李书记久久地招着手……
这个国庆节过的非常有意义,我终于在六十岁时,寻访了前辈走过的路。父辈们为了民族独立,祖国解放,把最壮丽的青春献给了这块土地,他们没有机会回来了。我们替他们来看望过了,体会了那难忘的年代,浓浓的沂蒙情!
愿沂蒙老区发展起来,发出更灿烂的光辉。(作者:李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