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陈启英的峥嵘岁月

Admin 发表于2014-12-27 15:32:22
   有一回上级领导秘密通知武工队护送一批地下党同志离开白区,在城关日本鬼子的搜查下,与敌人发生了冲突,展开了生死拼搏的巷战。当时武工队被鬼子和汉奸包围着,为了掩护同志们撤退,武工队员让地下党同志从小巷撤退,他们则在大路上吸引敌人,展开了短兵相接的“驳壳枪”大战,那时候武工队穿的是长袍,在跑动中行动很不方便,结果有三位同志在战斗中牺牲了(其中就包括父亲的姐姐),父亲自己也负了伤,好在他把长袍卷了上来,行动比较方便才迅速地撤退到指定地点,与地下党同志汇合后安全地把同志们转移出敌人的控制区,当时父亲强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完成了党交给他的任务。后来日本鬼子在城里张贴了大量悬赏布告,气急败坏地要出高价悬赏父亲的脑袋,最终敌人的阴谋诡计还是注定要失败的。1941年组织上把父亲调到抗大军校学习,在新四军军部政法处工作,当时司令员林彪和政委罗荣桓亲笔签署任命父亲为某团团长的任命书,跟随着陈毅同志一起南征北战,经历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考验,在华野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为革命事业浴血奋战,展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大无畏精神。
   随军南下后,部队安札在福州,父亲由于肩膀里留有弹头未取出,便留在福州治疗,后来便转业到省公安厅工作。1957年因为当时对敌形势严峻,省里便派遣父亲到厦门大学与王亚南校长一同组建了“厦门大学民兵师”,以对付当时的对敌斗争的需要,从此便在厦门大学扎下了生活的居地。在大学文化人聚集的地方,父亲始终保持着一个革命军人的本色和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气质,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对组织上安排的工作一丝不苟,受到学校师生员工的尊敬和爱戴。在文化大革命的动荡年代,父亲也遭到了“革命浪潮”的冲击,有一回被造反派揪去批斗,一只耳朵被打坏了听不到,眼睛差点被打瞎了,肿的象金鱼眼一样,回到家里动弹不得,后来他的老战友项南同志来探望他,希望父亲好好养伤,他深情地说到:战争年代受伤不奇怪,革命时代受害不碍事。后来又遇到“上山下乡”运动,父亲为了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把我们兄弟姐妹四人安置到广阔天地里接受再教育,就是凭着这股为革命奋斗的精神,父亲在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中总是忘我地工作着,那年邓小平同志来到厦门大学视察,学校领导很重视,父亲当时是保卫部部长,深知责任的重大和光荣,天刚亮就出门到部里安排保卫措施,中午都没有回家吃饭,直到陪同小平同志视察后安然离开了才兴致勃勃地回到家里,高兴地对我们说,跟着小平走没有错,如今厦门变得这么漂亮,多亏了改革开放啊。(图片中小平后面的白发老者) 后来父亲已是年迈体弱了,自从离休后就开始注重养生保养,时常到演武场打网球活动筋骨,还参加了厦门市的老年人网球比赛,平日里生活十分俭朴,自己的衣服都是自己亲手清洗,衣服破了也是自己动手缝补,有时我们看不过去就给他买新衣服,可就是很少看到他穿新衣服,后来才知道他时常把衣服寄到贫困地区去救灾,从不和我们提起,而且总是把剩下的工资攒积起来参加社会的救灾活动和支援贫困地区,邻居们常说:老陈真是两手清风一身正气的好干部,现在这样的干部不多啊!。前些年学校在西村盖了不少新宿舍,我们征求他的意见希望能调到带电梯的楼房里居住,出入比较方便,可他一口回绝了,说:“有电梯方便的还是留给有工作的同志吧,现在退休了住在这里就挺好了,这里还是政府为离休干部建造的宿舍呢”,多么崇高的境界啊。我们只好遵照他的意思放弃了申请调房,没想到后来力不从心出门很不方便,上下楼都要兄弟姐妹一起来抬着才行,我们很希望在他的晚年能住上带电梯的楼房,到外面晒晒太阳,看看美丽的厦门市容市貌,可是一切都已经晚矣!父亲用“保”“卫”“和”“平”等字眼为我们兄弟姐妹起名字,就是希望我们能永远牢记历史的教训,不要忘记老一辈人曾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出生入死英勇奋斗,对党的革命事业忠心耿耿地无私奉献,希望我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时代。更希望我们不畏艰难困苦挺着腰杆子做人,要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质,热爱我们的祖国爱护我们的家园,捍卫我们的和平年代
浏览:109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