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铎烈士传略:(下)

Chief 发表于2016-07-09 00:48:45

1936年秋,张铎回乡不久,即与中共荣成城厢支部负责人曹漫之接上了关系,并再度回到东庙院小学任教,以教学为掩护,秘密开展地下工作。当时,威海境内虽有不少党支部和许多党员,但没有一个统一的党组织。对此,张铎认为必须尽快建立威海党的领导机关,以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于是他征得了曹漫之等同志的同意后,旋即离开了东庙院小学,来到威海辖属的王官庄小学任教。他上任后,先后联络了徐启明、夏戎、苗雨村等党员,并和他们分头进行建党的筹备工作。经过一段紧张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于1937年4月,他们在王官庄村成立了中共威海特别支部(隶属中共荣成支部),张铎任书记,徐启明任副书记。特支成立后,张铎不遗余力,日夜奔波,到各地恢复整顿党组织,很快使威海地区的革命斗争蓬蓬勃勃地开展了起来。如此同时,他又在王官庄、松徐家、北港西、夏庄等村开办了夜校,组织青年学文化,并在夜校里培养农村积极分子,发展“民先”队员。这为后来党组织的发展壮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37年“七·七”事变后,民族抗战运动风起云涌,席卷全国。为了推动民众抗日救亡,张铎组织和领导王官庄一带小学师生,在北港西集日举行过多次反日游行示威,扩大了抗日宣传。同时,他又从山后鞠家村鞠远辉(文登乡师同学)家里借来一台收音机,晚上收录日本侵华的消息,连同自编的抗战宣传材料,连夜刻印《救亡小报》次日清晨分发到各村。张铎在这里播下的抗日火种,日后燃烧旺盛,王官庄一带参军参战青壮年特别多,其中王官庄村是抗日模范村。
这期间,张铎把全部心血倾注在革命事业上,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忘我工作。繁重的工作使他日见憔悴,两眼下陷,眼里布满血丝。他虽离家不到10里路,但常常两、三个月不回家。他的生活十分俭朴,被褥单薄,衣衫都是粗布缝制的。可是为了党的事业,他却慷慨解囊把自己微薄的工资收入,拿出大部分作为党的活动经费。


1937年12月24日,中共胶东特委成功地发动了天福山起义。翌年一月,张铎和夏戎遵照党的指示,发动和带领王学清、李景寿、鞠崇英等十几名共产党员、“民先”队员和革命青年,参加了山东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张铎来到部队后,担任连队指导员。
部队这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力量。为了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张铎每到一村,都亲自到街头进行宣讲,宣传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抗战,只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才是抗日的人民武装;动员群众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枪出枪,全力以赴,团结抗战。还带夜编写抗战节目,组织夏来等女战士给驻地群众演出。所到村庄在他们的宣传鼓动下,很多青壮年都踊跃报名参加了抗日队伍。
1938年3月,胶东军政委员会派遣张铎、王本贤等人到荣成扩军。张铎和同志们日夜兼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历尽艰辛,足迹遍及荣成全境,指导各区、乡发动共产党员、“民先”队员和进步青壮年参军上前线。经过他们艰苦的工作,荣成人民这次为“三军”输送了近百名优秀儿女。
4月下旬,张铎随“三军”会师黄县。9月18日“三军”和掖县三支队在掖县沙河镇合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张铎不倦的工作精神和出色的宣传组织才能为部队首长所赏识,因之被任命为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1940年9月,根据山东纵队第一期整军计划,第五支队改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旅”。张铎又擢升为旅政治部副主任。
张铎担任上述职务期间,正是胶东抗日战争进入极端艰难时期。日本停止了正面进攻,敌伪顽合流,频繁地向我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由于连续作战,伤病员日增,所需物资医药奇缺。在这种情况下,部队非常重视发挥政治工作的威力。作为军队政治干部的张铎,身上的担子非常沉重。他根据上级指示、形势发展的要求和指战员的思想情绪,编写政治宣传材料,向部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为了赶编宣传材料,张铎把全部精力都用上了,经常夜以继日地工作,难得睡个囫囵觉,吃个及时饭,旅部首长劝他注意身体,他当面应着,过后仍是不停地工作。由于材料写得好,教育效果显著,他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赞誉。
此时,张铎还跟随部队参加过代田、夏杜家、祝沟、灵山等规模较大的战斗。战前,他总是配合连队干部向战士进行思想动员。他的讲话简明扼要,生动活泼,很有号召力,激发了战士们的战斗热情。在行军途中,他给战士扛枪、背背包,并且边走边与战士们谈笑,讲战斗故事,激励部队士气。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勇猛冲杀。他那种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给战士以战胜困难、英勇作战的精神力量。
平时,张铎又严于律己,从来不摆架子,很像个普通战士,与同志们平等相处,融洽无间。他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同战士谈心、交心。他的话深入浅出,富有哲理,从思想上给人以启迪和诱导,使人很受鼓舞。所以连队的干部、战士很愿接近他,都感到和他在一起战斗和工作,心情舒畅,周身是劲。
张铎还很注意发挥旅部下属政工干部的作用,及时总结推广政治工作经验,有力地推动部队政治工作的开展。所以旅部首长常说,五支、五旅的指战员们在行军中能忍受疲劳和饥饿,在战斗中能冲锋陷阵英勇杀敌,是与张铎的政治工作分不开的。


1940年,我五旅在掖县郭家庄战斗中,击退了日伪军的进攻,粉碎了他们封锁分割我平、招、莱、掖根据地的阴谋,壮大了我军声威。但是,日伪军不甘心失败,向我根据地连续发起疯狂的反扑。敌人先是袭击了我驻上庄村的十三团团部。一个月后,又袭击我驻平度马戈庄的五旅旅部。
1941年1月29日是张铎年轻生命中最有意义、最悲壮的一天。这天拂晓,大地上笼罩着一片薄雾。五旅旅部和警卫营从平度县山西崖刘家村转移到崮山乡马戈庄村,因汉奸告密,我军立足未稳,就被平度城和小庙后的日伪军团团包围。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警卫营带领五旅机关冲出包围圈安全转移了,但是电台没有带出来。张铎得知后,心急火燎,对战士说:“电台是我们的耳目,是部队的生命,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回来!”战士们异口同声表示:“坚决完成任务!”张铎当机立断,亲率一个连队立即返回。他令一个排进行正面佯攻,牵制敌人;他亲自领着两个排战士奋勇厮杀,从侧面插入村中。进村后,张铎一面组织力量取电台,一面带领战士打击扑上来的敌人。电台终于重归我手。在组织部队撤离时,敌人象一窝黄蜂似地反扑上来拦阻。我军如不冲出去,电台将会得而复失。在危急时刻,张铎镇定沉着,急中生智,一声令下,一排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了,随即他带领战士们杀出一条血路,突破包围圈,冲了出去。来到村外,张铎坚定地命令带电台的战士疾速向外转移;他亲自带着一个排的战士回头迎击扑上来的敌人。就这样,电台安然送回旅部,张铎却不幸中弹,倒在血泊中,时年26岁。
张铎牺牲后,当地群众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用了一口最好的棺材,将烈士的遗体安葬在马戈庄环境优美僻静的奶儿沟,以慰藉英灵。
张铎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崇高思想和英雄事迹,却永远放射着灿烂的光辉,激励着胶东人民沿着他闪光的足迹,在新的征途上阔步前进!
(王可鹏、林治民整理)

浏览:893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