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时,张仲瀚负责主持兵团党委日常工作,是兵团农垦事业的主要奠基者之一。
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二届代表会议后,对驻疆部队生产进行了大的调整。其中在农业方面,由1952年播种面积162万亩,压缩到1953年的92.5万亩;在工业方面,将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节衣缩食办起来的八一钢铁厂、七一棉纺织厂、十月拖拉机制造厂、六道湾露天煤矿、新疆水泥厂、八一面粉厂、苇湖梁发电站、乌拉泊水电站等十多个厂矿,全部无偿交给新疆地方政府,600辆汽车连同驾驶员也一并移交;在商业方面,新疆军区军人合作社停止营业,并把价值2000余万元的商品和职工2000余人全部移交给地方政府。
张仲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主持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工作的。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兵团在1954年10月到1966年5月期间的各项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下面的一组数字足以说明问题:
1954年,兵团耕地播种面积、粮食总产、生产总值、人口分别为115万亩、1.4亿斤、9000余万元、17.5万人(其中转业官兵10.5万人)。到1966年5月,耕地播种面积、粮食总产、生产总值、人口分别为1200万亩、14.4亿斤、12.15亿元、144万人。12年时间,兵团耕地播种面积、粮食总产、生产总值涨幅均在10倍以上,可谓高速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究其原因,除了兵团党委坚决贯彻中央指示以及自治区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外,与张仲瀚尊重人才、依靠群众、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密不可分。其中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抓住了机遇,张仲瀚是善于抢抓机遇的高手。
1958年,毛泽东主席号召大炼钢铁、大办农业、大办工业。张仲瀚找到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说:“王书记呀,毛主席号召的全民大办农业、大办工业也包括生产兵团吧?”王书记斩钉截铁的说:“当然包括兵团,而且你们还要带头呢。”张仲瀚如获至宝,经与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商妥,他立即选派得力干部组织大批人力,上百辆拖拉机,进入塔里木河两岸,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缘开荒。在北疆,他组织强大力量进军车排子、莫索湾、下野地,各师、团、场也因地制宜地开垦荒地,积极扩大面积。结果全兵团开荒造田855万亩,耕地面积达1000多万亩。先后建农场99个,牧场十几个。在工业上,张仲瀚办起了钢铁厂,八一棉纺厂、八一糖厂、八一毛纺厂、汽车改装厂、拖拉机修造厂、水泥厂、卷烟厂、面粉厂等。到1966年底,兵团共有工矿企业342个。兵团的农业、工业及其他事业都有了高速发展。
兵团党委抓住有利时机,果断组织人力、财力和物力等,大力发展农业和工业,基本上奠定了兵团事业的规模和战略布局。这是历史的功绩,是主流。当然也出现了影响新疆生态环境、高指标、基本建设战线过长以及浮夸风等。这些教训是应该汲取的。(作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原副政委赵予征 来源:《新疆党史》)
浏览:372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