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张希钦将军:二、首任中巴公路领导小组组长

Chief 发表于2016-07-09 10:02:26
1965年底毛主席、周总理接受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的请求,同意中国无偿援助修筑一条从我国新疆边境通往巴基斯坦北部,全长700公里的公路。因为这条公路的施工队伍、工程技术骨干和医务人员均由我国以军工为主派出,所以,张希钦副司令员受命出任中巴公路领导小组第一任组长。
1966年4月初,张副司令员亲自带领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厅公路设计院勘察队为主的人员对路线进行实地勘探。他们从喀什到塔什库尔干走的是一条要翻越苏巴什达坂海拔4000米的简易公路,车子在搓板路上颠簸,在冰雪覆盖的路上摇晃,加上寒冷缺氧,张副司令员几次呕吐,嘴唇发紫,经过两天的颠簸,终于到了第一站塔什库尔干。不料碰上暴风雪天气,气温降到零下35摄氏度。
在塔什库尔干困了三天的张副司令员,心急火燎。有人建议返回喀什,待6月中旬天暖时再上山。张副司令员说:“那不行,毛主席说‘多少事,从来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国际干线公路,要抢时间修,再说苏联修正主义在向巴方做工作,企图阻建。况且,我们已同巴方商定好了,6月底巴方1500名员工乘飞机到和田,由我们负责将这些人送上山而后进入他们国内。所以,我们一定要抢时间把路线勘察出来,早一天设计出施工图纸。”
于是,边清道,边开车,车子缓慢爬行了一天,才到达卡拉奇谷。休息一天后,因大雪封山,改为骑马而行。一路上,寒风彻骨,冰雹袭击,又在缺氧条件下骑行。年轻人都感到吃不消,何况已是56岁的张副司令员哩!但他仍然说笑自如,并勉励同行者:“我们现在这样过雪地,穿得暖,有马骑,又不饿肚子,比当年红军爬雪山好多了。”
又经过一天跋涉胜利到达红其拉甫。从红其拉甫到国境线上的塔吐鲁沟的十多公里的路是羊肠小道,马也不能骑了。张副司令员在大家的搀扶下,踩着没膝的深雪,猫着腰,喘着粗气向前迈步。到了哨卡后,稍加休息,张副司令员便疾步走上高台,气宇轩昂,极目远望,一种征服自然险阻的喜悦感洋溢在眉梢。他豪迈地说:“世上无难事,人定胜天啊!看!我们这不是站在莽莽昆仑山顶了吗?将来,中巴公路从它的脚下通过。它是中巴两国人民的幸福金桥。我们能为搭这座桥出点力,流点汗,甚至流血,也都是值得和引以为荣的!(作者:新疆军区杨常闻 文章来源:《新疆党史》)”
浏览:1615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