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英雄王效树的故事

Chief 发表于2016-07-09 19:22:48
――回忆解放战争时期拼命帮助华野和刘邓大军过黄河的冀鲁豫黄委会第四修防处工程队大队长王效树同志

  往事悠悠,每到秋尽冬初,黄河庆安谰的时候,我和一部分黄河上的老战友,便凑拢一起,忆起战争年代,人民治黄伊始的艰难时期,鲁西黄河上有名的治黄老工人王效树同志对治黄事业的卓越贡献和英雄形象,在议论中无不敬仰和佩服。
   王效树同志,号松年,山东省利津县王庄人,1899年生,13岁在河防营当杂工,20岁升一等兵,30岁在东阿县陶咀当汛长,在黄河上多次参加合拢堵口,任坝长,他文化程度虽不高,对黄河上修堤、防洪、抢险、合拢堵口技术样样精通,能说会干,1946年3月聘为冀鲁豫黄委会第四修防处顾问和工程队大队长。在1946年至1955年,特别人民治黄开始的战争年代,他把几十年黄河上积累治黄经验和学到治黄技术,奉献给人民,起着特殊作用。1947年他和他领导的工程大队立“特等功”,出席了冀鲁豫区黄河安澜大会,受到表彰和奖励。1954年黄委会批准他第一批享受“在职养老”待遇。1956年“退职养老”,1966年去世。

  一、 传授治黄知识技术

   1946年3月,冀鲁豫第四修防处新组成的领导班子,精通治黄技术,有实战经验的只有王效树同志,他任修防处治黄顾问、技师、工程大队长。其他都是军队和地方干部及青年学生。为战胜“蒋黄”,迎接黄河上修坝、防汛、抢险和军事过河任务,以效树为首的多次组织黄技术学习班和座谈会。
1946年3月下旬,以10天的时间,在平阴城开办了治黄业务培训班,修防处从主任到一般干部全部参加,徐毅、东阿、河西、齐禹、长清5个县段的段长、股长参加,共100多人。效树同志讲解了治黄修堤、防汛、整险、抢险和工程管理业务,与人民治黄机构开始建立业务工作,战胜“蒋黄”铺路建基。
 同年4月15日开始,以10天的时间,在东阿县毕庄,开办200多人的处段修堤人员学习班,王效树同志在黄河大堤上,具体讲解了修堤铺工、倒土、硪具选择、土质掺和、质量要求验收、工程单价、取土要求、收方结帐等,为修堤培训第一批工程技术人员。
 同年8月1日开始,在东阿县陶邵险工,征集秸秆50万公斤、桩2000根,麻绳1000公斤,石10000立方,民工3000人工程大队200人,处段工程技术人员50多人,开办黄河整险培训班,。有王效树同志,在工地上,一样一样,边讲解,边指挥、边实干,经过了3个月的时间,共做秸埽4段,石坝1处,把黄河修坝、抢险各种技术,无私的、具体的传授给干部和工人。

  二、勇敢的跟着共产党走

   1946年冬,国民党撕毁和我党谈判达成的一切协议,大举向解放区进攻,“反蒋治黄”处于严峻的局面,在我们聘用的工程技术人员中思想比较混乱,投机分子,修防处工程大队副大队长李金生,在敌人拉拢下,秘密进行叛变投敌活动。王效树同志旗帜鲜明的反对,坚决的跟着共产党走,果断的揭发了敌人阴谋,立了大功。我们及时处理了叛乱,整理了内部,挽救了治黄队伍的分裂。

  三、自制测量工具,完成黄河工程测量

   1946年3月修防处建立后,治黄没有一张图,没有任何工程资料,修防处以王效树为首的组织测量、勘察队。队伍组织起来了,没有任何测量工具,由于敌人封锁,解放区买不到,王效树同志领着我们一伙年轻人,从集市上买一些原料自己制造。效树同志设计,从农村找几个木工和小炉匠,用杉木做6根5米长和4根2米长的测杆,用红黑漆标上米和公寸;用10号铅丝截成1米,扣制成50米长的测练两条,用线绳和红黑布条做两条50米长的软测绳。用这些测量工具,冒着敌机和敌特的扫射、袭击,1946年5月11日至6月10日,用一个月的时间,在效树同志具体指导下,从徐毅县上首陶城埠开始,测量了徐毅、东阿、河西至齐禹南坛险工120公里的大堤长度;测量4个县的险工37处,坝埽和护岸950段,总长度为53000米。并估出把这些破碎的坝岸、坝埽恢复起来,需石料24万立米,秸料2500万公斤,2米长桩2万根,麻绳2万公斤,土150 万立米,总需工500万个。
   在效树同志指导下的这次测量,克服种种困难,获取的资料是全面的,为人民的治黄事业打下了基础。
  四、修浮桥送人民解放军华野十纵队六万人过黄河
   1947年1月10日晚至11日20时,大队长王效树同志,带领工程大队170人、5000民工,在平阴城北田山头至对岸东阿县湖西渡之间,用5万公斤秸料,200根2米木桩,100公斤麻绳,在两岸用治黄搂厢的办法,作成码头,中间用16只大木船,顺水丢锚,用铁链连接,铺上木板,再铺一层红土,架起一座700米长的浮桥,保证了1月12日晚,我华野10纵队5万多人和担架队,万人顺利通过。在黄河上搭浮桥,这是王效树同志首创,纵队司令员宋时轮,对在3个小时内这样短时间把部队送过黄河,非常满意,赠给效树同志领导的工程大队“水上英雄”锦旗一面,拉着他的手,一再表示感谢!称他是:“黄河上的能人”。

   五、 “刘邓”大军过黄河
   1974年6月底,接到冀鲁豫黄河司令部命令,到达东阿位山渡口,抢修码头,指挥船只,帮助“刘邓”大军渡河。从河西县官庄到位山130华里,接到命令时已中午12时,命令午夜12时赶到。队伍经过简单动员,每人带点熟食、工具和武器,王效树队长便带120人顺着黄河人堤跑步前进。因为效树同志年龄大,黄河第修防处给他准备一匹马,他不骑,驮着同志们的行李,他的脚上磨了泡,始终没有骑,和队伍一起跑,同志们受到很大鼓舞,终于经过了顽强的急行军,与11半提前到达。
   王效树大队长率领队伍到达位山时,黄河司令部领导,早和我们找好房子,准备好热水和熟食。一见面便交代天亮前在位山渡口南北两岸滩地,各建1000米长的码头,每岸各有5000民工运土运料。部队首长强调,必须在天亮前完成,撤出阵地,以防暴露目标。效树同志把10个班的工人,分为两岸,同时进行,他两岸来回跑着指挥,由于效树同志对队伍,平时业务训练有素,采取黄河上搂厢的办法,打桩、栓绳、铺料、压土,虽没有灯光,在黑暗中摸索着干,工程进行的比较有秩序。虽然国民党的飞机来过几次,投几次照明弹,终因没有发现目标,没有投弹扫射,码头工程进行的很顺利,天亮前完成任务,码头进行伪装,队伍撤出阵地。
   1947年6月30日晚,刘邓大军12.6万健儿从孙口、陶城埠、位山等处同时强渡黄河,参加鲁西南会战,后挺进大别山。王大队长领导修建的位山渡口两岸码头,一夜就过去几万人的解放军和担架队,其中有骑兵、炮车,没出任何问题,光荣的完成了任务,一纵队杨勇司令员,接见了王效树大队长,并说:“你是黄河上的老英雄!你们码头建的很好,我代表部队,谢谢你们!”

  六、 范坡黄河抢险
   范坡险工,在黄河东阿县上游,位山险工下首,座湾顶冲,坝堤相连。1947年黄河归故前,险工工程破坏严重,还未来得及修复,3月下旬,大河流量3500秒立米以上时,从范坡庄西南至王坡庄前3700米长堤线上,坝埝大部漫水,特别是险工上首1500多米一段平工,黄河主溜为对岸荫柳科庄险工一挑,直冲过来,坍塌严重,两天的时间,坍塌堤坡,有的坍去10多米,险象十分危险。当时地委、专署、军分区和第四修防处领导,看到这些情况,都很紧张,命令王效树队长连夜带工程大队赶到。经过简单研究,及时采取措施:(1)对已漫水的7个主坝头,派四个工程班,带领500民工淌水加高丢护,把大溜推出去:(2)派两个班带领500民工,丢护5段长护捻,保护堤脚不被边溜冲刷;(3)他亲自带四个工程班,500民工,抢护范坡上首最危险的1500米新险。
   对这段新险,集中力量抢丢5个石堆,把黄河大溜挑出去。但进行丢护一昼夜,用石2500多立米,用探水竿一摸,发现因水大溜急,石块大部冲跑了,堤坡坍塌没有减缓,险情严重,王大队长果断的改变做法,建议县指挥部,大量供应柳枝,采取绳揽牵引,集中力量用“丢柳石枕”的方法抢护,抢险民工增到2000多人。用这个办法,连续战斗10昼夜,5个溜石堆丢出水面,黄河大溜推出50多米,堤坡停止了坍塌。
   这时4个工程班带领的500民工,也增加到1000多人,淌水加高的7个主坝,都垒出水面,把黄河大溜推向河中心:又加两个工程班丢护捻,多数丢护出水,这时整个范坡抢险,用石块2.5万多立米,柳枝25万公斤,参加抢险民工达5000多人,运石大车500多辆,奋斗15个昼夜,才稳定下来,化险为夷,转入正常春修工作。
   王效树大队长领导的范坡抢险技术措施和抢险力量搭配、料物的运用,是准确的,发挥了他多年积累的黄河抢险知识和经验,为人民治黄初战取得完全胜利,大长了黄河工人志气,地区指挥部进行了通报表扬,修防处和效树同志记一等功。

  七、声东击西调动敌人
   1948年7月王效树队长带领工程队到河西县潘庄抢险。在大河7000秒立米流量时,大溜直冲潘庄险工下首,4段新坝头坍塌严重。这时对岸孝里铺一带,驻有国民党地方部队200多人,在黄河南岸,挖有战沟,不时打枪扫射,险工下首两华里一段地方,抢险人员,根本不能靠近,我们人员在大堤背面等一天多,上不去,对险情发展,非常着急。
   我和王大队长及东阿、河西两县的河防团长,把潘庄险工上下20华里敌人活动情况做了些调查研究,发现都没有敌人,唯有孝里铺这股敌军,在许道口庄北,袭击我们抢险人员。经研究决定:7月20日晚,东阿县河防团在上游15华里傅家岸渡口,调一个营的民兵,扮做强渡黄河样子,声东击西,调开敌人,趁机抢修潘庄出险的4个坝。
   王大队长指挥着工程队6个班和民工2000多人,在黄河大堤外,捆30米至50米长的柳包石枕46条,在堤肩堆石头500多立米,作好一切准备。为了预防不测,还在四个坝墙内,皆修掩体。在20日晚8时,在傅岸渡口下,炮火齐鸣,人声嘈杂,一片大军强渡黄河的声音。随之对岸敌人吹哨子集合,我们派到对岸的情报员也用手电打了三下讯号,说明敌人全走了。
   这时王效树大队长,像猛虎扑食一样,指挥员工,抬着柳石枕,扛着木桩绳揽和石头,走向潘庄四个出险的坝前走。经过打桩、拴缆,丢柳石枕抢护。丢石枕后,又摸索在石枕上压石头,大约经过5个小时的战斗,四段出险的坝头坍塌,基本上得到控制,我们还未撤出战斗,对岸许道口我们的情报员,用手电晃两下,说明敌人又来了。王大队长马上下令撤,但队伍还有400多人未撤过黄河大堤,敌人用两挺机枪,封锁了道路,还好,我们修的4段掩体,完全派到用场。我们没撤走的民工,全部伏在掩体内,一直坚持到第二天晚上,在部队火力的掩护下,借着夜晚黑幕,在王队长指挥下,才分散的、悄悄的,无一伤亡的返回大堤外。
   王大队长指挥,运用“声东击西”的办法,在敌军压境下,调动了敌人,完成潘庄抢险任务。当敌人识破上当,又返,杀回马枪袭击抢险工地时,他预先在坝墙修的掩体,保护了抢险民工的安全。效树同志不愧是一位战争年代智勇双全的指挥员。
   大队长王效树同志这些英雄故事,早在黄河两岸传为神话!
   对一位黄河老战友,我学习治黄业务的第一位老师,我就写这些,作为永远的纪念吧。
   (作者曲子玉系山东省水利厅厅级离休干部)1999年10月30日写于济南

浏览:1080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