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之际,这个灵魂,这座丰碑,与弘扬闽中游击队的“红旗不倒”精神、建设东圳水库的团结协作精神一道,成为我市党员干部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最鲜活、最具特色的典型样板。
原鲁山,一个焦裕禄式的人民公仆,一个被誉为“莆田谷文昌”的领导干部,一个离开我们17年的原莆田县县长……心系群众,造福一方,浩气长存。
他,山东人,南下干部,连任四届县长达13年。1997年逝世,享年82岁。
清明寄哀思,追忆公仆情。
连日采访,事迹穿越时空,原鲁山,这个崇高的灵魂和不朽丰碑,渐渐清晰定格…… 一尊塑像 镌刻惠民德政
宋代治水女英雄钱四娘的殒身地新度镇青垞村香山宫,陈列着莆田历代24位水利功臣的画像。
让人惊异的是,其中有一幅现代画像,那是作为第24位的原鲁山!而他的雕像也安放此处。
说到原鲁山,许多人都把他比作焦裕禄。提起他的事迹,则更多说是“莆田谷文昌”。
谷文昌是原东山县县委书记,如今,当地人常会自发来到谷文昌的雕像前,用民间最隆重的礼节祭拜,敬为“谷公”。谷文昌带领东山县人民苦干14年,把一个荒岛变成了宝岛。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位人民的好县委书记仍然活在人们心中。差不多在同一时期,莆田出了原鲁山。他与谷文昌同龄,一样是南下干部,一个治沙,一个治水,他们有着相似的历史经历,原鲁山被百姓称为“平民县长”、“水利功臣”。
东圳水库,莆田人的“大水缸”。修建水库时展现的“东圳精神”至今激励着全市干部群众。
56年前,担任东圳水库建设总指挥正是时任莆田县县长的原鲁山。
原鲁山生前直到退休才有一套50多平方米的小套房,自己住在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间。图为原鲁山儿子复原的房间摆设,其中最值钱的是一台小电视机。 (蔡昊 摄)
“原鲁山没有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挂在嘴上,而是付诸于为民办实事的行动中。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他逝世到今天已经10多年了,但老百姓一直怀念他,用最朴素的方式纪念他。”为原鲁山创作雕像的青年雕塑家陈春阳对记者说,3年前,几名老干部前来找他,得知是为原鲁山塑像,他当即答应下来,表示将用心雕塑,并无偿奉献。
陈春阳告诉记者,他的祖父也曾参加修东圳水库。有一次他祖父说起,水库大坝被洪水冲垮,原鲁山冒雨站在坝上下达:“水涨一寸,坝高一尺,我们誓与大坝共存亡!”这让在场的人非常感动。
誓要修好水库,源于对基层情况的深入了解和对民生的深切关爱。
在东峤山美村,至今还流传原鲁山“赤脚县长”的故事。1956年春节元宵刚过,原鲁山到沿海调研,其中有一段时间在东峤蹲点,晚上就住在山美村的祠堂里。看到村民们正挖塘蓄水用于灌溉,他也卷起裤脚,赤脚下沟,和村民一起劳动,于是乡亲称他“赤脚县长”。
正是这次深入调研,原鲁山了解到沿海缺少水利设施,十年九旱、靠天吃饭,水稻面积少、产量低,百姓长年以地瓜当主粮,生活贫困艰辛。而当年,莆田遭受特大水灾,南北洋平原受淹三昼夜,农作物受灾20多万亩,房屋倒塌近万间。平原有涝灾,沿海有旱灾,百姓如何能过上好日子?原鲁山于是同班子的同志一道下定决心治理全县水利命脉,上马东圳水库等空前重大工程。
一头扎到工地上,与群众同甘苦,几十年过去,忙碌的身影让水库建设者难忘。
时任东圳工程建设指挥部打字员的夏禹文回忆,原鲁山每天都到工地去,夏天戴一个大斗笠,跟民工一个样,看不出是位县长、总指挥,他跟大家一起通宵熬夜,和群众打成一片。
时任莆田县委办通讯员的董天富说,当时交通落后,到库区后,还得再走上三五公里才能抵达指挥部。那时莆田县只有一辆吉普车,是给县长用的。结果,为了保证常驻水库工地的一位副县长出行方便,原鲁山把吉普车让给他坐,指定将车放在指挥部备用,自己外出办事却经常坐“脚车背”(人力自行车)。
陈列在东圳水库管理局的老照片中,有2张出现原鲁山,一张是东圳水库大坝胜利竣工时的合影留念;另一张是参加东圳水库隧道通水剪彩仪式。
东圳水库建成后,原鲁山又陆续主持修建镇海堤、五大排水闸、64座小型水库和胜利围垦等。这些水利工程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考验,造福子孙后代。一腔情怀 与群众在一起
采访中,原莆田县的许多老干部谈到了一本纪念集。在原鲁山逝世15周年,一批老干部多方收集资料,自筹资金,编写出版了《高山仰止——平民县长原鲁山纪念集》,书中透过原鲁山生前的同事、下属、亲属、挚友以及素不相识的基层群众回忆文章和咏颂诗联,也从另一侧面还原原鲁山的人生历程、公仆情怀。
“原鲁山是在机关呆不住的县长,除了开会和处理文件,大部分时间都深入农村基层,访苦问贫是他日常工作之一。有一次,他在忠门月塘乡调研,中午在农民家里揭开锅,看到里面煮着根状的小地瓜掺薯叶的稀饭,便舀了一碗与农民一起吃,饭后他交了一斤粮票和一元钱伙食费。”
“1973年5月,外度引水渠渭阳村段突然决堤,原鲁山一接到报警电话,立即连夜赶赴现场指挥抢险。他年近花甲,不顾个人安危,和年轻干群一起跳进齐腰的洪水中抢救群众财物。”
“身为一县之长,他的生活简朴得如同普通乡下农民。与大家一起在大食堂用餐,每餐一角二分钱,四两米票照样交,从不搞特殊。他不接受宴请,不走关系开后门。一辈子没戴过手表,下乡经常不让派车,自己走路,或坐公共汽车、自行车。”
采访中,与原鲁山共事过的老同志,如今年纪最高的有90多岁,年纪最小的也已60多岁,回忆起老县长的点点滴滴,不少人动容落泪。
原鲁山身边工作人员宋鸿恩说,老县长平时没有工作以外的应酬,夜间机关大院最后熄灭的灯一定是县长办公室的。对于各科局送来的文件,他总是认真审阅、修改。政府重要报告和县长本人讲稿,他从不叫工作人员代笔,只是让人按他开列的提纲协助收集素材和数据,接着自己动笔撰稿,常常为起草工作报告通宵熬夜。
宋鸿恩动情地说:“我跟在老县长身边学了非常多的好品质,我也是以此教育我的子女。从他的道德品质上说,从他的人格魅力上说,从他的党性原则上说,都是值得后人认真学习的。现在原鲁山精神已成为我的家族精神,形成优良家风。”他建议,把原鲁山的事迹广为传颂,形成学习风气,成为莆田精神。
曾任通讯员的陈进贤说起原鲁山,泪流满面。跟随原鲁山时,他还是20出头的小伙子,3年朝夕相处,他亲身感受到原鲁山的人格魅力。至今陈进贤在自家墙上还挂着原鲁山的画像。
1997年,原鲁山因病逝世。原莆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舜英负责筹办殡仪事宜。当年的出殡场景,至今让她历历在目。
她说,那天,有上千人自发赶来送行,不仅有原鲁山生前的同事,更多的是来自山区沿海的农民,他们开着运土货车、踩着三轮车甚至拉着板车自发加入送葬队伍,人们满含悲痛之泪和感激之情送别老县长。
原鲁山的小儿子原承国向记者介绍父亲。
原莆田县委书记刘功在《高山仰止——平民县长原鲁山纪念集》序言中写道:“原鲁山身后能获得如此美誉,能得到这么多人永久的怀念,是人民群众用天地之间这杆秤,用老百姓这个秤砣称出轻重来的。这位山东汉子,他的品格如齐鲁大地的泰山,永远让人敬仰!” 一隅蜗居 只留两袖清风
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一张简易的木床,几个陈旧的箱子,一台老式的书桌,摆放着一台小电视、一个笔筒和几枚印章,这是原鲁山全部遗物。
原鲁山的小儿子原承国说,他的父亲不盖私房,直到退休,才从市科委分配到一套50多平方米的小单元房,又把主屋让给他们俩口子居住,自己仅住小房间。父亲的家具也全是低档破旧的。父亲去世后,他也搬家了,但还是腾出一个房间,用以保留父亲的遗物,保持父亲卧室原有的模样。
原承国说,父亲虽已逝世,但他却好像一直都活着,从来没有离开过他们。因为父亲的言传身教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明辨善恶是非,知道人间的真善美。
在原承国少年时代记忆中,父亲虽然身居县“衙门”,但从没摆过官老爷的架子,他对普通百姓的态度特别亲切友善。他记得1973年春,许多急于落实政策的人经常找他父亲反映情况或要求帮助解决难题,几乎整天都有来访者找上门来,连一日三餐的时段都不放过。因此原承国和兄弟感到烦躁,把不快情绪表现在脸上。父亲看到后就严肃地批评:“对待群众要热情,要讲礼貌,他们是有困难才在吃饭时来访的!”
记者了解到,1949年春天,当时34岁的原鲁山随军南下,来到福建。1952年原鲁山调到莆田县,先后任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自此这位南下干部的后半生便与莆田这片土地紧紧联系在一起。他动员妻子留在山东老家代他尽孝。按照国家规定,他每年可回家探亲一次,但从1949年南下之后的17年间,原鲁山只回山东老家探亲一次。
1964年,原鲁山写信叫妻子南下来莆过年。他妻子不识字,在杭州转车时走岔了路,恰巧遇上一批莆田籍旅客,把她护送到莆田县机关。这一年春节对原鲁山而言是幸福而特殊的,全家人第一次在莆田团聚,过了个团圆年。3个月后,他妻子又返回老家伺奉老人,而这一别又是9年。1973年,他妻子重病来莆治病,病危之际,原鲁山还在开会作工作总结报告。当作完报告赶到医院时,他妻子已经离世。原鲁山老泪纵横,失声痛哭。
原鲁山的6个子女没有得到县长父亲的特殊照顾,没有一个与“官”字沾边。
“原出鲁山,勤耕闽地,自北至南二万五千日,尝无数苦咸酸辣,不窃一丝甜味;端居县府,安位州衙,从民而仕四十有一年,经许多珠玉金银,只偷两袖清风。”这是《人民日报》一位资深记者撰写的一副楹联。原鲁山去世后,储蓄本上只有92元钱。
政声人去后,丰碑励今人。眼下,春正浓,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宏图开启,建设“人兴业茂、清风明月”宜居港城画卷铺陈。深入践行群众路线,肩托使命,躬身向前,呼唤真挚公仆情怀。追忆原鲁山,让老典型焕发新光芒,穿透岁月尘埃,照亮时代征程,为莆阳大地增添温暖气象。(湄洲日报 黄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