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余立金同志:(上)

东岳军苑 发表于2016-07-13 18:05:26
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东军政大学从艰苦创业到改编为新的华东军政大学,倥偬办学近三年。每当回忆起这段令人难忘的战斗生活,余立金副校长魁梧健壮的身影,可敬可亲的容貌就浮现在眼前。
余立金同志参加革命整整50年。他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极端负责,谦虚谨慎,严于律己,作风民主,待人诚恳,艰苦朴素,老练持重,有长者风度。是一位很有威望,深受大家敬重的领导者。在军大开办过程中,余立金副校长呕心沥血,辛勤拼耘,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军大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1949年10月,新的华东军大成立不久的一次干部会议上,陈毅司令员兼校长曾经这样讲到他:“从抗日战争后,我们的学校起了它应有的作用,培养了大批的干部。那时,学校就有专人负责,从党政中分出了一批干部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成了专家,象余立金、刘清明等同志就是这样的。他们不象前线的指挥官,打了胜仗就登报。他们长期安心在军队学校埋头苦干,这种精神我们要大大发扬。”陈毅同志的这番话,既是对余立金副校长长期从事军事教育工作的褒奖,也是对他在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军大工作的评价。时值《东岳军苑》编辑出版之际,写下点滴追忆,作为对尊敬的余立金副校长的悼念。
余立金副校长是湖北省大冶县人,1913年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1928年参加鄂东南工农红军,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对党的事业,他无比忠诚,党叫干啥就干啥。战争年代里,他曾四次调做学校的领导工作,每次都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安排。1938年他由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调任军教导总队政治处主任,这是他从事军事教育工作的开始。1941年调任抗大五分校政治部主任。1943年后,先后担任过新四军二师政治部副主任、旅政委、淮南军区政治部主 任,接着调任华中党校副校长。华东军政大学成立时,组织上决定余立金同志任第副校长,他就坚决带领淮南随营学校 干部,踏上了北上的征程,继而开始了华东军大的筹建工作。
初建时的军大,各方面条件较差,许多事情要从头做起,加上教学任务重、学制短、周期快等特点,使人感到与部队相比有另一种紧张和艰苦。同时由于学校干部来自四面八方,思想情况各不相同,所以,有些干部觉得,在学校杀敌立功的机会少,发展慢,有人怀念刚刚撤离的根据地,思念家乡,还有不少人不安心学校工作。余立金副校长不仅带头把全副精力倾注到学校工作上,而且耐心地教育大家,团结大家一起工作。在一次军大校直党代表大会上,他说:我们为谁办学校呢?为了党的事业。党的事业又为谁呢?为了广大的劳苦大众。我们要去解放他们,这是一个光荣的任务,每个共产党员应该勇敢地担负起来。学校工作是党的事业部分,学校靠谁来办?靠共产党员,靠我们大家来办。我们要忠心耿耿地为学校服务,为学员服务。要积极工作,埋头苦干,愉快地无条件地服从组织,不讲价钱。当时,我刚从部队调来军大工作,也不很安心,因为我对学校工作不熟悉,在感情上不大愿意离开老部队,仍然向往战斗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又收到在部队的几位老战友的来信,约我回部队上前线。于是,我越发安不下心来。有天,我拿着战友们的来信,找到余副校长,清求回部队。余副校长开始风趣地说:“怎么刚把你调来就要走啊!"然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党员要听从党的安排,对组织上的决定,不能讨价还价。现在,部队需要大批干部,咱们办军大培养干部,正是战争的需要,党的需要,能说办学校培养军队干部不如前线打仗重要 吗?何不把学校也看作为一个战场,施展自己的才能呢?我们要共同努力把学校办好,可不能心猿意马呀!”一席话情真意切,使我打消了离校的念头。这件事我至今记忆犹新。正是由于余副校长耐心细致的工作和他的榜样作用,才使全校干部和教员的思想逐步稳定下来,齐心协力地投身于军校工作。
当时华东军大校长由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张云逸同志兼任,余副校长主持日常领导工作。他和学校其他领导同志紧密团结在一起,坚决贯彻执行华东局和军区确定的办校方针和指导思想,以及张云逸校长的有关指示精神,使军大建设始终保持着正确的政治方向。由于全面内战爆发,党领导的自卫 战争处于转折阶段,战争的规模扩大,进程加快。为了实现 党的战略目标,适应战争局势的需要,华东局军区提出“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作为军大的办校方向,并确定了短期速成的训练方针,即在较短的时间里及时培养输送前线所需要的大批德才兼备的军政干部和战斗骨干。但是,从当时军大的状况看,在教学环境教学物资条件和教学力量上,都面临着重重困难,因此,不少人对“短期速成”缺乏信心,有怕苦畏难情绪。为了统一全校人员的思想,余副校长在各种会议上反复阐述军校的性质、任务和方针原则。他指出:“军大应当以抗大为榜样,抗大的方向也是军大的方向。要从实战需要出发,仗怎么打就怎么教,前线需要什么干部,就培养什么干部,什么时候需要,我们就什么 时候输送出去。”他号召全校人员,扫除思想障碍,增强信心和勇气,把“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变为实际行动。尤其在教学安排上,把战争需要作为教学重点。例如,部队的作战形式转变为大规模运动战、歼灭战时,教学中就突出野战条件下攻防战术训练和协同训练,部队转 入反攻时,教学中就突出城市攻坚战训练。当时还采取了“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让学员从战争中学习战争。例如邀请部队领导同志到学校作报告,当时九纵队司令员聂凤智同志就多次应邀到军大来,介绍战场形势,传授作战经验。在鲁南战役及攻打潍县(坊)济南时,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时,学校都曾派出学习参观团,学习实战经验。由于始终坚持了 正确的办校方针,军大出色地完成了华东局,军区赋予的任务。办校三年中,培训了近两万名干部,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部队。这些干部在鲁南战役、孟良崮战役和经略中原、潍县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等战场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原题目:《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播撒革命胜利的种子》 作者:潘启琦)
浏览:159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大漠长烟
    大漠长烟
  • 漂流者
    漂流者
  • 王帅
    王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