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26日,东江纵队北撤在即,接梁超通知,军调部第八执行小组谈判即将结束,曾生司令员的翻译将随叶剑英代表回延安,安排我随队北撤山东烟台,立即去香港办事处向黄作梅报到。
当天下午,我回荃湾看看家里,只见到我的祖母和最小的妹妹两人,还见了未婚妻陈连宝(也是党员),她交给我一个金戒指,以防备万一失散时用。我随即到香港办事处报到。
27日早上,我到大埔坐船到沙鱼涌,向曾司令报到。这时我恢复在香港读书时用的名字“何卓云”。
6月29日傍晚,我们2583人分批涉水登上三艘美军登陆艇。我随曾生司令员在第一艘船上层驾驶室旁的一间小房子里。30日凌晨起锚出发。
到达烟台后,我被编入干部队,驻扎在福山县。
8月接到通知,曾生司令员要见从香港来的五名懂英文的干部。曾司令告诉我们,目前烟台是解放区唯一的城市,对外事务很多,但缺少外语干部,烟台市委副书记徐中夫希望曾司令给予支援。曾司令说东纵应该支援,希望我们立即去烟台报到。
战前烟台市海边的国际俱乐部,作为胶东行政公署与军区两个单位合署办公的“外事办公厅”,内有宣传科,交际科(接待外国记者,蒋区来的进步民主人士和我方的工作人员进出国境,即经烟台,大连前往苏欧地区)、行政科、解放区救济总署(与联合国救济总署相对应的单位)。
我被分配到宣传科(即烟台英文周报),每天晚上收听东京美国之音的记录新闻,早上打出译文交总编辑。那时每两、三个月联合国救济总署货船从上海运来救济物资,我带一个由海关、水上警察解放军组成的临时小组负责码头管理。
1947年7月,国民党进攻烟台,解放区发起“爬山头”捐献运动。外事办公厅向郊区撤退。我和几个当地干部拉大板车殿后,我将离港时陈连宝给我的金戒指捐献出来,这得到山东省政府发的一等功奖。
同年11月,我调胶东军区司令部任侦察参谋,游走于各俘虏管理营的俘虏中收集材料,其次还通过电台收听国民党和美军的各种通话中了解敌方动态。
形势不断向我们有利方向发展,在青岛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前后俘虏了五批美军俘虏,有陆军也有空军的,人数有两个也有五个的,交由政治部保卫部看押,我被调到保卫部负责看管和收集材料。美方也不断地通过与延安交涉,因此也陆续释放。开始他们从军舰上派小船过来接回去,最后一批俘虏由他们通过香港由英国船长接收。
在解放青岛战役中,我参加军管会第二梯队进城,国民党青岛市长公寓用作外事处办公。我在外事处任副科长,负责接待外侨,培训青年干部和协助中央外事组来人登记美国在青岛的房产等工作。
浏览:81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