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杜老,思维敏捷,精神矍铄,侃侃而谈.让人几乎很难相信这是一位94岁高龄的老者。战争年代的特殊工作,使杜老更多的具有一种文人气质,而作为老战士、老机要,他的脑海里镌刻着许多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和鲜为人知的故事。
艰难创建东纵第一部电台
1938年10月,日军入侵广东,国民党守军不战而逃。当时曾生、王作尧等一批共产党员,受命在惠(阳)东(莞)宝(安)地区组建“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和“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很快发展到七八百人的武装队伍。这两支刚组织起来的人民抗日武装,在惠东宝敌后前线,在日伪顽两武决击下对敌作战。起初部队远离广东省委,有,l翔中央请示,只能由地下交通员通过敌人重董封锁,跋涉到香港八路军办事处,把电文交由秘密电台发向延安。这种辗转联系不仅不方便,而且不能及时得到党中央的指示,因而极大地影响着部队的发展。1939年秋,部队领导开始调员筹建电台,通过香港买来一部电台机器,又自行动手安装了一部,就在宝安坪山谷仓下村子里开始了电台业务的学习和筹备工作,但由于技术问题没搞成。
1940年底,杜襟南由中共广东省委派到东莞曾生部队,工作任务主要是担任东江军政委员会秘书和搞起电台。青年杜襟南文才出众,并曾在广州芳草街“无线电专科学校”速成班学习无线电报业务,半年毕业,到西南民航公司电台工作。更重要昀是,他此时已由一个爱国青年变成一个坚定昀共产主义者,在抗日斗争的烽火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杜襟南到东江游击队后,在曾生领导下办《大家团结》报。为了充实报纸的新闻来源,他从不完善的电台机器中取出一部不调整高放四灯收报机,用来抄收新闻通讯。不久,组织上把部队在1940年遭国民党顽军围攻东移时掩藏起来的电台机器搬回来,继续建立电台的工作。
当年12月,日军攻占了香港,战局非常严峻。当时中共“南委”副书记张文彬从香港撤到东江游击部队.为了挽救大批文化人,他十分重视把东江电台建立起来,尽快与延安联系。张文彬亲自带了在香港办事处电台工作的刘澄清联络延安中央电台。接着组织上又派了我在港秘密电台的戴机、江群好、伦觉回东江游击区建立电台。电台零件亦先后由交通从香港送到。紧张的装配机器工作开始了,当时的工作条件极其困难,除了游击区环境不安定外,器材也很缺乏,只能用烧火钳钳着铜线当烙铁,从老百姓家找来锡壶当焊锡,到山上老松树头刮来松香做焊油,用缴获收集起来的零碎接线当导线,装装拆拆,反复多次,忙碌了一个多月,当1942年的春光来到岭南的时候,东江游击队的第一部土洋结合的电台终于诞生了。
到了夜间,手摇机发出“呜呜呜”的响声,熟悉延安总部电台工作特点的刘澄清戴上耳机.按动电键,试探着用原来在香港电台的呼号击起电键,发出“滴滴滴”有节奏的手语,开始和延安通报。午夜时分,一切都静悄悄,连缓缓流淌着的东江水,也象在屏息静听。东江英雄儿女在呼唤着自己的母亲:“延安,延安,我是东江!”
电波在长空缭绕,飞越万重关山,奔向祖国的北方。
一晚、两晚、三晚过去了。大家焦急地期待着。
“东江,我是延安!东江,我是延安!”这天,伴随着曙光,长空传来了回答。
“通了!通了!”“延安回答我们的呼号了!”“和延安联系上啦!”“和中央联系上啦!”
成功连接延安和东江的电波,宣告部队的无线电通讯的开始。随着部队的电台正式成立.戴机任电台台长,杜襟南负责电台政委工作。刘澄清回后方去了。
(原文载于《老战士》总第45期!”作者:伍依丽 蔡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