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卫生员到文艺兵的女八路孙志华

Chief 发表于2016-07-19 17:37:28
2015年3月23日,我们在张店区房镇镇房西村的一栋民居里见到了85岁的抗战老兵孙志华。这位15岁在沂水参加八路军的老人,曾在2005年代表淄博的抗战老兵赴济南参加抗战胜利60周年座谈会。
“我们是积家村的,村里的楼房还没有盖起来,暂时在这边租房子住。”负责照顾老人的儿媳焦翠丽介绍说,老人身体很好,眼不花耳不聋。
抚摸着70年岁月沉淀下的一枚枚奖章,孙志华语调缓慢地向我们讲述起自己亲身经历的抗战胜利前夜山东根据地人民英勇抗击日寇的悲壮故事。

15岁参加八路
1930年,孙志华出生于现博山区大街的一个贫困家庭,父亲整天挑着担子卖豆腐养家糊口,母亲拉巴着她们兄妹七人,少吃缺穿,生活十分艰辛。从孙志华记事起,就经常听大人说什么“二本”(日本)人,语气中透着莫名的害怕。1943年,孙志华13岁那年的春天,她跟母亲去城外挖野菜吃,看见了几个鬼子在背摔一个穿着破烂的中国人,扛起来,摔出去,那个人浑身是血,不久就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了。亡国奴的生活充满屈辱,而老百姓不屈不挠的反抗和日寇的凶残暴虐更让孙志华永志不忘,“当时博山城外的枯井(废弃的煤窑)里有好多尸骨,都是被鬼子杀害的抗属。”
1944年,孙志华的大哥孙志忠到沂水参加了八路军。“日本人知道家里跑了一个人,老是来家里找,问是不是去参加八路军了。”孙志华说,1945年3月的一天,其父母十分紧张地收拾东西,说是要出门去。后来听说是地下党来报信,叫快跑,家里要出事。当天夜里,父亲用担子挑着小妹、小弟,小脚的母亲牵着姐姐和孙志华的手,连夜逃过了封锁线,向南走进了沂蒙山区。一路要饭大约半个月,在沂南县狮家崖抗日根据地里,父亲从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标语口号上认出了大哥的笔迹,一路打听,终于在鲁中军区宣传队找到大哥,全家人得以团圆。
也就是在这一年,15岁的孙志华参加了八路军,被分到鲁中军区后勤医院当护士。

战地救护场景历历在目
“当时自己整天洗带血的绷带、纱布,给伤员们端水喂饭。”回忆起在鲁中抗日根据地野战医院做护工的经历,孙志华的口气充满了忧伤。
由于医院条件太差,缺医少药,伤势稍重一点的伤员大都救不过来,死后就用白布一裹(有的根本就没穿衣服),夜间用车子拉到附近的荒野,挖一个十几米的深坑(为了防止野狼啃食烈士的遗骨),将他们就地掩埋。孙志华说:“那些牺牲的战士都非常年轻,不过20岁上下的年纪,大部分是农民出身,有些离家近的,其亲属得到通知后,会赶来见烈士最后一面,但都是穷苦人家,没有条件将亲人的遗体运回故土安葬。”看着那些白发苍苍哭别儿子的老人,年少的孙志华心里格外难受。
为了表达对烈士的缅怀,当时负责烈士登记的人员,在有亲属赶来告别的情况下,都会安排像孙志华这样的护理人员,到附近采摘一些野花,送给那些悲痛欲绝的“送儿上战场,奋起打东洋”的烈士的亲属。孙志华至今还不能忘记,那些散发着泥土气息的新起的烈士的坟墓,那些捧在白发老人胸前的不知名的美丽山花……

夜行百里常“掉队”
除了战地照顾伤员,孙志华记忆比较深刻的是跟着部队急行军。“一晚上经常走七八十里路,有时最多能走一百多里。”孙志华回忆说,“那时我们几个实在跟不上队了,就把身上的包袱扔掉,找地方埋下,轻装赶路,等部队驻下,我们再回来把东西挖出来。”毕竟年纪尚小,掉队时有发生。“那时候各支队伍到处穿插很频繁。我们掉队了还能碰上别的队伍,就跟着人家走。”
那时的孙志华已经是队伍里的文艺骨干,“掉到”哪支队伍就给哪支队伍唱歌。“铁流二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苦斗十年,锻炼成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首《八路军军歌》孙志华仍能哼唱。

爱唱歌的宣传员
解放战争中,孙志华成了所在师部的宣传员。《八路军军歌》被“向前!向前!向前!”的《解放军进行曲》取代。这时的宣传员孙志华不仅要指挥战士们唱军歌,还要时常跟着教员学剧本、排大戏。
孙志华说,最常演出的是《白毛女》和《血泪仇》,“我当时在《血泪仇》里演儿媳妇。”孙志华说到这笑了起来,仿佛想起了当年活跃在舞台上那个年轻的身影。
孙志华在部队做宣传工作一直做到1962年,那一年,她和丈夫从四川带着孩子回到沂水“支援农业”。
“老人一直好唱歌,经常在家里唱。电视上的文艺节目,老人几乎没有不看的,《星光大道》《艺术人生》都看,哪个明星出来也都能叫上名来。”儿媳妇焦翠丽说。
临别之际,孙志华老人拿起笔,写下“勿忘国耻”四个大字,郑重地告诉我们:抗战胜利70年了,民族仇恨时刻都不应忘记,共产党、毛主席的恩情世代应该铭记,幸福生活一定要好好珍惜……
(记者:魏廷宝 苏向阳)

浏览:1018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鲁艺宣大
    鲁艺宣大
  • 一池烟波
    一池烟波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