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光华烈士传记:二 战辽东威震敌胆

Chief 发表于2016-07-19 23:03:13
抗战胜利后,党中央高瞻远瞩,做出了建立巩固东北根据地的伟大战略部署。1946年8月未,在中共中央和胶东区委的统一部署下,杜光华率部队首批横渡渤海,秘密挺进东北。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当时八路军中有很多知名的指挥员都隐姓埋名,起一个临时的名子。杜师长也将“永海”改为“光华”,意在光复中华。全国解放后,很多隐姓埋名来东北的军地两方面干部,都恢复了原来真实的姓名,可是,由于杜师长在1947年壮烈牺牲了,关于他的名字、家乡、亲人的情况,一度成了难解之谜。
1946年1月,杜光华任东北民主联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前身)第四纵队一旅旅长。一旅不久改为十旅,即十师前身。部队改编后杜光华率部于海城、大石桥、营口一线执行守卫海防任务。
此时,国民党蒋介石一面玩弄和平谈判阴谋。一面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调兵遣将,以收复失地为名,向我党领导的解放区猖狂进攻,内战烽火在东北逐日蔓延扩大。1946年1月上旬,敌五十二军已进我沟帮子、盘山、营口等地。为了打击国民党政府军迅速开辟新的登陆点和运输线以扩大占领区的企图,杜光华英勇率部参加了田庄台、营口、沙岭战斗,其中尤以营口攻坚战打得最为出色。1946年1月13日拂晓,战斗打响,杜光华率部主攻。很快扫清了市郊之敌,突入市内展开巷战,击溃伪警察署守敌,将大部敌军压入伪市公署大楼。敌凭高楼负隅顽抗,杜光华亲临前线,用炸药炸毁敌楼前工事,冲入楼内,敌军见大势已去,被迫举手投降,我军遂胜利攻克营口,共毙伤、俘敌1759名。
1946年3月底,国民党以新六军之十四师、二十二师、九十四军之五师及七十一军八十八师分路向我鞍山、海城、营口、大石桥发起全面进攻。杜光华在纵队统一部署下,率十旅参加了赫赫有名的三保本溪战役、鞍海战役、大石桥战斗。每次战斗都充分发扬了他敢打敢拚的战斗作风和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1946年5月三保本溪时,杜光华曾指挥以一个团的兵力将敌八十八师阻击于青堆子一带,指挥二十八团将前去解救敌二十五师之危的十四师,截击于长岭子一带。
在鞍山战斗中,纵队命令十旅、十一旅协同作战。杜光华率十旅主攻。他指挥二十八团夺取市周之东对白山、对炉山、对官岭之后,乘胜直插市中心。率部与敌逐街逐楼进行争夺。经八小时激战,最后将敌压缩于女子中大楼,迫使国民党军不得不全部放下武器。
海城战斗是充分展示杜光华军事才能的一战。海城守敌设防严密,市内不仅有城垣可以守护,城后的玉皇山顶还修筑有多层次的碉堡群。5月28日,杜光华率两个团发起攻击,打退了国民党军多次反击并炸毁了一些地堡。29日拂晓,敌凭借坟皇山顶两个主要山头工事和城内炮火支援,使我前进受阻。杜光华根据各团特点,及时改变了作战部署。11时调动二十九团接替三十团的进攻阵地,集中炮火将玉皇山顶主要调堡摧毁,全歼玉皇山守敌。二十九团、三十团旋即兵临城下,在两个团兵力压力下,并结合开展政治攻势,促使184师师长潘朔端率师部与五五二团宣布起义。5月30日,杜光华奉命率三十团、保安三团及炮团一部,开往大石桥。次日,与国民党五五0团谈判,令其放下武器,谈判无结果。6月2日黄昏向敌人发起攻击,经两日激战,占领其主要阵地并迅速截住逃敌。敌五五二团团部及二、三营被我全歼。
在这几次战斗中,杜光华因作战骁勇,战绩辉煌,受到东北民主联军首长、辽东军区首长传令嘉奖。1946年7月,我四纵队奉命将下辖的三个旅改番号为3个师。杜光华任十师师长。
1946年10月上旬,敌军采取“先南后北、南攻北守”的进犯方针,我辽东地区的海龙、辉南、金川、辑安、新宾等县城相继被敌侵占。为阻敌前进,保卫南满根据地,我两个纵队及地方武装,采取以内线歼敌为主,内外线紧密配合的方针,决定于新开岭地区歼敌二十五师,保卫辽东省委和辽东军区机关向长白山区的首府城市——通化转移。
新开岭战役是杜光华任师长后打的一次十分艰苦、也是十分漂亮的硬仗。10月29日,战役开始前夕,杜光华接到作战命令:必须在一日之内赶到集结地——新开岭。十师驻地碱厂距新开岭为130华里,十几个小时赶到时间很紧。杜光华立即向部队作了紧急动员,之后火速率部于当夜21时冒着严寒,开始长途奔袭,途中马都累的走不动了,队伍却依然高速前进,最后以6小时的惊人速度提前赶至柏林川一线阵地。
总攻开始后激战了两昼夜,敌二十五师顽守老爷山,我十师久攻不下。骄横拔扈的二十五低估了我之战斗力,向沈阳总部鼓吹:“只要炮弹,不要援兵”此时,向南满进攻的各路敌军已进入我军后方,情况十分严峻。杜光华果断决定,各级指挥员亲临第一线,不惜一切代价,务必一鼓作气在援敌未达之前拿下老爷山。在纵队炮火掩护下,他指挥十师进行强攻,动员文书、通讯员都上了阵地。战士们如万箭齐发,直向山顶冲去。此时我军炮火准确的将敌据守之大碉堡摧毁。经顽强冲杀拿下了老爷岭阵地。敌二十五师师长李正谊剃了光头化装成伙夫企图逃跑,被我活捉。至此,国民党号称“千里驹”的王牌二十五师覆灭。此战开创了在东北以8个团的兵力全歼一个整师的范例,受到毛主席、党中央的通令嘉奖。
浏览:904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