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张天涛烈士传略(四)

Chief 发表于2016-07-19 23:21:47
天涛送走蔡均同志,抓紧做好攻打长春的准备工作。9月,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调天涛去四十六团任政委。
四十六团南下后,曾四渡新开河,三次侧击廖兵团,把他牵制在彰武、新民等地,保证主力对锦州的夺取。锦州解放,长春六十军起义,郑洞国投降。蒋介石为了挽救残局,亲飞沈阳指挥总撤退,命令廖兵团沿北宁线经大虎山、黑山向南撤退。
我总部决心全歼新立屯、彰武地区廖兵团的五个军(其中有蒋介石五大主力军的三个军)。但是,关键在于能否切断新立屯、彰武敌之退路。总部令六纵、五纵、十纵随时准备采取大胆冒险的坚决行动,对总撤退之敌,坚决阻住先头,拖住后尾,夹击其中间。
1 0月 23 日,四十六团强行军一百五十里,于廖兵团侧后,协同兄弟部队打下彰武县城。继之奉总部命令继续前进。吴纯仁团长说:“经过北宁线两侧,可能与敌遭遇。各连以战斗姿态行进,要有遭遇战的预先布置。”天涛指出:“要有打苦仗、打恶仗的思想准备,牢牢抓住敌人不放”。他们以一个警卫连和三门迫击炮加强的一营为前卫。营的指挥所随尖刀排,团的指挥所随尖刀连,有力地加强了前卫指挥。
一日两夜,强行军 250 里,赶到大虎山东南,切断了廖兵团逃往营口的通路。 10 月 26 日凌晨,四十六团前卫通过北宁线时,在姚家窝棚与敌遭遇。该村共二十余户人家,八、九个独立院落,一条东西长三百多米的街道。敌人凭借优势兵力和村庄的有利地形,进行顽抗。吴团长、张天涛政委立即指挥部队投入战斗。吴团长提出应乘敌人立足未稳,工事不强,兵力不多之机,“猛扑歼敌,抢占姚家窝棚。”天涛表示支持,并利用间隙时间,动员大家说:“廖耀湘这条大鱼跑不了啦!要咬住他,让他有腿难逃,插翅难飞!”
二、三连从西南西北突击,一、六连从东面插入,切断敌人退路,阻敌援兵。经战士们英勇奋战,已楔入敌阵纵深。三连首先占领村西一个独立院落,但伤亡较大。因此又把警卫连调上来参加了战斗。在村里同敌人短兵相接,各连均攻入村内,逐屋相争,巷战非常激烈,伤亡严重,但终于在九时十分,将敌人的一个加强营全部歼灭。这个营是敌人从各团抽出的老兵组成的。
敌十四师主力及后卫团被我切断,姜家窝棚、朱家窝棚、铁家窝棚的敌人,从三面向我猛烈反击。团长和天涛政委,带领不足五个连的兵力,马上又转入顽强的守卫战。他们同敌人展开反复冲杀,寸土不让,坚决守卫阵地。二连的一个排全部壮烈牺牲在阵地上。敌人没料到我“神兵天降”,突然切断他们的退路。中午我黑山、大虎山之十纵亦从敌后赶来。敌人狗急跳墙、拼死争夺四十六团前卫阵地,欲撕开缺口夺路而逃。
敌以炮火和飞机猛轰我军阵地,向我军阵地进行轮番冲击,战斗异常激烈。天涛鼓励各连说:“不管代价多大,一定要守住阵地,要发扬‘拦路虎’的精神。兄弟部队正收紧网口,坚决把廖耀湘这条大鱼抓到手。” “人在阵地在,坚决守到底!”敌人的炮火把村里的房屋轰坍了,树木全炸断,秫秸垛起火了,村里村外是一片火海。吴团长和天涛政委,几次被炮弹爆炸掀起的泥土埋起,他们抖掉沙土,灵活地跳越着弹坑,坚持在最前沿指挥。
10月26日下午4 时15分,固守姬家窝棚的警卫连,突然发现敌骑兵旅从山里向阵地冲来,尽管拚命阻击,亦恐不能维持长久。天涛想:姬家窝棚在姚家窝棚的左后侧,如果这里被敌人突破,势必影响姚家窝棚的守卫,情况将相当严重。于是天涛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赶到姬家窝棚,指挥警卫连以密集火力,组成立体火力网,把冲上来的几百名骑兵打下去。敌骑兵第三次冲上来时,天涛站在机枪阵地上大喊:“同志们!是我们立功报仇的关键时刻了!我们要——”张天涛的身子突然一晃,他的右手指着前方,象铁凝钢铸的塑像一样,坚强地伫立在那里。他被敌人的子弹击中了头部,壮烈牺牲在前沿阵地上,年仅二十七岁。(作者:宋维栻  方轫)
浏览:1106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 漂流者
    漂流者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