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井彩这面旗帜的树立,特别是传达了张鼎丞司令员召见的情况和指示后,全队又掀起了一股“追上大红旗,创造新典型”的热潮。井彩同志所在的六班,把井彩的模范事迹张贴在班报上,当作每个同志的学习镜子。他们还到别的班“留洋”,说是“学习别人的长处,可以更上一层楼”。有的班则提出:“井彩同志的优点,就是我们努力工作的方向”, “我们要做井彩第二”。有的班重新修订了自己的计划,提出“追上大红旗,创造新典型”的奋斗目标。支部委员会及时分析了“创模”运动的形式,既肯定了积极分子和大部分学员已经动员起来了,也指出还有一部分学员存在等待和观望的态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上在宣传井彩这面旗帜时,突出了个人学习的一面,而忽视了团结互助的一面。故决定结合正在进行的“怎样当好政治指导员”的业务课, 提出“人人做思想工作”要求的同时,建立与健全互助组,注意发现和培养团结互助的新典型。
《军大导报》介绍的《张昌齐同志在互助组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张昌齐同志原来是做地方工作的,没有部队工作经验,自己说话别人又不好懂,平时很少同别人打交道。在一次班的生活检讨会上,有人提出:“张昌齐有只顾个人学习的毛病”。他听了以后,思想波动了,表现消极了。支部提出“人人做思想工作”的要求后,张昌齐联系自己进行了检查,认识到别人的意见是客观的反映,要使自己进步,就不能不虚心向人家学习。
张昌齐所在的八班,编为三个互助组,他被分在第三组。这个组开始也是自管自合不到一起。张昌齐想:要想求得别人的帮助,首先要尽自己的力量,主动地去帮助别人。组里有同志的笔记掉下来了,他就起早带晚地帮助他抄好;值日的同志忙不过来的工作,他也不声不响地去帮助做,他还利用空隙时间,找同志互相介绍家庭情况和个人经历。这样,同志之间渐渐地互相了解了,思想感情融洽了。张昌齐在生活上也能关心和体贴同志。组里有个同志生病,思想有些波动,他就发动全组同志关心与照顾他,并用自己同疾病作斗争的体会给以开导。班里有两个同志因生活作风互相看不顺眼,影响到团结,他就分头打通思想,最后使他俩结成互助的对子。在政治业务学习上,张昌齐也能不拘形式地和同志们交谈。在交谈中,他常常是先听有部队工作经验的同志介绍情况,然后联系学到的原理原则和大家共同研究,这样,不仅加深了自己的理解,而且也带动了全组同志认识水平的提高。
支部委员会及时总结和推广了张昌齐同志团结互助的 经验。支部认为:思想互助、学习互助是目的,而感情上的融洽和生活上的关心,是实现思想和学习互助的条件。号召每个互助组要从感情上、生活上、思想上、学习上全面开展团结互助活动。后来,在大队优点比赛大会上介绍了张昌齐的经验和事迹,张昌齐成了大队公认的团结互助的新典型。
在团结互助的活动中,井彩这面旗帜也更加出色了。他从班内到班外,一直扩展到队部的医务员和司号员,广泛开展团结互助活动。九班刘学奎说:“是井彩帮助我做好了一个班的工作”。五班徐延栋说:“井彩不断鼓励我进步,给我奠定了‘创模’信心。”
我们在这期间还宣扬了几位在团结互助中思想转变的典型。二班有一位江南地区北撤的地方干部,开始情绪不安 定,学习不安心,曾一度打算退学回到地方去工作。后来经过同志们的帮助,加上潘启琦科长的几次谈话,思想进步很快,在学习上成了骨干。结业时,他主动要求到前线去,到战斗部队去。七班有位从部队来的同志,身体不好,负过伤, 又是近视眼,不想再回部队了,一直持可学可不学的态度。 全队要求进步的空气深深地感动了他,老百姓积极支前的行动打动了他,他惭愧地说:“我再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党呢?”从此,他学习勤奋,表示要为重返前线创造条件。
六班也有位同志原在淮北轮训队和雪枫大学学习过,认为再叫他学习是浪费时间,是党组织故意对他为难,曾一度想开小差脱离部队。后来经过井彩和班里其他同志的帮助,思想转变了,各方面表现都好,在一次优点比赛时,他是班里第二名。这些同志的进步事迹,对开展团结互助和增强“创模” 信心,都起了积极作用。
浏览:91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