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嗣龄烈士传略(下)

Chief 发表于2016-07-20 17:04:06
5月24日,朱嗣龄随部挺进四平。6月1日参加了昌图攻坚战之后进到长山堡打援,与数倍于我的敌人激战终日将敌人击退。 28 日敌人以十五辆坦克、十二架飞机掩护,向我军十三团阵地疯狂冲击,被我指战员坚决反击回去。战后第二纵队全部撤到嘎辖一带集结待命,7月l日又向中长路推进,3日转移到双山一带集结休整。整训结束时朱嗣龄升任十三团政治处主任。
东北我军为配合全国各战场的战略大反攻,于9月底发动了秋季攻势。9月29日朱嗣龄随部从双山出发,首先奔袭三江口,然后再袭八面城,16日又奉命进至木头庙,泉眼沟铁路南侧一带阻击四平援敌,10月20日他又随部队奔袭吉林之敌,部队夜间行军,冒着初冬的寒风兼程前进。 23 日进至吉林市郊接着又转向团山子地区,5日战役行动结束,第二纵队开进黑林子地区休整。
1948年1月2日,第二纵队奉命进至公主屯以北地区,协同友邻形成对行进到公主屯的敌人新五军两个师的包围。六日夜间,朱嗣龄与副团长等人,深入前沿阵地观察地形,指导部队修筑工事,并指挥部队修了一千多米长的雪墙。第二天拂晓,他们部队迅速攻入前闻家台村内,活捉了敌新五军军长陈林达。战后第二纵队在秀水河子一带进行了短期休整,这期间朱嗣龄升任五师十三团政治委员。
1948年1月30日,为配合友邻歼灭辽阳、鞍山的敌人,朱嗣龄奉命率部向沈阳南面的烟台(今灯塔)地区开进,经过四天行军,2月4日到达指定地域构筑工事,准备消灭沈阳南援之敌。2月9日,兄弟部队攻克辽阳。以日为配合解放鞍山的战斗,朱嗣龄又奉命率部北进至温成堡,19日鞍山告捷。27日十三团再度北移至昌图附近,为进攻四平的友军打援。3月13日四平解放,冬季攻势战役结束。4 月底又进驻四平参加了新式整军运动。
在干部和党员参加的“五整一查”运动中,他对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检讨和极为严厉的批评。运动中他经受了锻炼,政治思想有了很大提高。
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了,朱嗣龄所在的五师奉命攻歼义县守敌,切断东北卫立煌集团向关内逃跑的退路。26日五师进入义县西南阵地。十三团担任主攻,朱嗣龄和团长积极做好战前准备工作。在关家小庙附近的一处交通壕里设下了临时团指挥所。他和团长各带一部电话机,随时与师部联系,进攻吴家小庙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密集的炮弹象暴雨一样向吴家小庙及周围地带倾泻下来,十三团的临时指挥所里枪炮声震耳欲聋,硝烟弥漫,忽然,一颗炮弹飞来,落到离团长不远的地方。朱嗣龄手疾眼快,一个箭步窜过去,将团长抱住,并且扑倒。就在两个人倒地的同时,“轰”一声巨响!炮弹爆炸了。团长身上受了点轻伤,简单的包扎了一下,当天夜里,又和朱嗣龄一起悄悄地接近敌前沿阵地。
10月1日上午总攻开始。由于了解敌情细致,准备周密,十三团一营第一梯队二连只用了十来分钟,就把敌前沿地堡群攻克并占领了一段城墙,进入街区,展开巷战。在进攻的过程中,他告诉战士高喊优待俘虏的口号,许多敌兵在我军政策的感召下纷纷缴械投降。这时,麋集在大街北侧仁老汇面庄里的守敌仍向我进攻部队进行猛烈射击,朱嗣龄立即组织部队将面庄团团围住,他自己在院外向敌人高声喊话,宣传优待俘虏的政策,话音刚落,他又从警卫员手中接过一颗手榴弹向院内扔去。随着手榴弹的爆炸声,敌人的射击停止了。不一会儿,院子里打出了一面白旗,接着,一大群敌军举着手走出来,其中许多人是军官。原来这所院子正是全县守敌的指挥所,国民党九十三军暂编二十师师长王世高及其部分下属军官都被活捉了!接着,朱嗣龄和团长一起带队围攻县城中心鼓楼里面据守的敌军并将其消灭,又继续向东发展进攻,很快就冲到了伪县政府前面。这时友军已经从城东攻入了伪县政府,激战了四个小时的战斗结束了。
10月7日,朱嗣龄奉命率部南进到锦州北面的下苏家沟,准备参加攻占锦州的战役。9日,十三团受命担任主攻。13日朱嗣龄率部进行了紧张的战前准备工作和动员之后,随着刚刚扫清了锦州外围敌军据点的兄弟部队,进入了城下的进攻出发阵地。当天晚上,他带领部队冒着敌人猛烈的炮火构筑工事。次日上午,攻城战斗打响了。十三团作为第二梯队从北门进入城区。朱嗣龄带着全团的尖刀班飞快地向南冲锋,中午时分他率三营冲到锦州监狱的对面。敌人用两挺机枪的交叉火力封住了监狱大门,三营战士在团长、政委的指挥下以密集的火力将敌人压下去,乘机冲过大街,接近了监狱的大门洞子两侧,门内的守敌纷纷退去,院内的守敌也被我方炮火打得抬不起头。这时十一团迎面赶到,千余蒋军顿成俘虏。黄昏后我军继续与敌人逐屋、逐街地争夺,朱嗣龄带队与敌人激战彻夜,第二天清晨,将据守高等法院的敌人包围。上午十点与兄弟部队配合把这部分敌人也消灭了。到了下午,锦州十万守敌全部被歼。这次战斗他立了一大功,受到师党委的表扬。
10月21日,朱嗣龄又率领部队随纵队主力出发,奉命围歼廖耀湘兵团。为了防止敌人突围,我军跑步前进,经义县,阜新, 25 日翻过医巫闾山,到达白厂门,26日到胡家窝棚,开始与已被友军打垮的残敌接触。当天晚间十三团追歼残敌到二道境子,又经过白旗堡地区,27日向新民急进。28日到新民,捉到了已被打散的几百名残敌。这时部队才稍稍休息了一下。从锦州出发到新民,朱嗣龄率部整整跑了七天七夜,有的战士由于极度疲劳,跑着跑着就倒下去了。朱嗣龄上路后就把自己的马让给跑不动的战士骑,自己和大家一样跑步前进,干部战士们都非常感动,坚持着跑到了新民。10月30日,为了防止沈阳的敌人向营口逃跑,十三团作为纵队先遣支队奉命奔袭苏家屯。全团搭乘一百多辆胶轮马车急进,渡辽河,涉浑河, 31 日拂晓进抵苏家屯车站。团长和朱嗣龄带着一营悄悄地解决了敌人的哨兵,迅速向车站里面摸去。这时守敌还在睡大觉,直到一营战士的枪口顶住了他们的脑袋,有的敌人还生气地骂道:“妈妈 x !开什么玩笑!”我方战士大喝一声:“我们是民主联军”!一个营的守敌就这样做了俘虏。当天晚间,部队在苏家屯宿营,朱嗣龄召集各营教导员,要求部队宿营不能侵犯群众利益,天气再冷也得保证群众住好,部队没有地方就住马棚、仓库。后来他又象往常一样亲自检查,果然没有侵犯群众利益的事发生。
11月1日凌晨三点左右,十三团奉命北进沈阳。部队刚刚开过浑河大桥,就遇到三间房守敌的顽抗。守敌依托铁路两旁的子母地堡群与我军形成对峙。团长、政委、参谋长都到前沿一营的阵地上看地形,选择了攻击点。然后做了战斗布置,命令一部分部队在火力掩护下向地堡群的方向挖战壕,一直挖到离碉堡五十米的地方。另外一部分部队抓紧休息和做战前准备。天渐渐亮了起来,部队吃完早饭,进入阵地。团长和朱嗣龄都来到前沿的一营阵地上,在离敌人只有一百二十米的战壕中隐蔽起来。过了一会,部队向敌人发起了冲锋,一营二连、三连在右翼接连猛攻了几次,都被敌碉堡中的重机枪火力压在前沿阵地上。一营副营长带着一连从左翼冲上去,也被敌人猛烈的火力阻挡住了,副营长也中弹牺牲了。副团长和朱嗣龄带着部队向敌人碉堡猛扑过去,很快就接近了敌人。这时,从碉堡中射出的一串重机枪子弹打中了副团长的腿和朱嗣龄的腹部,他们被抬下来、伤势十分严重,但神志还清醒,他吃力地把工作做了交待,才放心地让人们把他抬下战场。不久,就牺牲了。
三间房和沈阳很快解放了,朱嗣龄的遗体被安葬在沈阳中山公园里,他的音容笑貌和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活在人们心里。
(原载《东北解放战争烈士传》作者张一兵 本文有删节)
浏览:851次

评论回复
最新来访
同乡纪念文章
同城纪念文章
人物名单
首页
检索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