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三道防线固守青岛
1949年初,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全线攻击下,山东境内除青岛、即墨、长山列岛外,均已解放。此时,盘踞在青岛、即墨的国民党正规军、保安部队及海、空军共7万余人。国民党青岛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员刘安祺,指挥国民党守军由沧口至即墨城关,设置了三道防线,妄图苟延残喘。第一道防线是以即墨城为中心,沿马山、盟旺山、莲花山、四舍山、铁骑山等制高点,组成以支撑点相连接的防线。第二道防线是西起城阳流亭,沿白沙河向东地带。第三道防线则设在沧口、李村地带。
毛主席批示要保留一下完好美丽的青岛,因此战役在青岛外围展开。中国人民解放军审时度势,拟兵分两路,向青岛市郊守敌发起进攻。
“硬骨头”旅长主动请缨
东线战役至关重要,驯虎山和铁骑山控制着攻入青岛的两条主干道,其中一条是以驯虎山南下,可以攻占流亭,进入市区;另一条经夏庄镇,可以攻入李村和沧口机场,进而夺取青岛。另外,这条路还可以绕行石门山一线,攻取沙子口军港,切断敌人海上逃跑的通道,而且可以沿海岸向西直取青岛。
在胶东军区奉命组建“攻青”部队时,警四旅长邓龙翔便主动请缨,要率警四旅在强悍敌军固定的形势下歼灭敌人,保全城市。邓龙翔1929年2月入伍,历经一至五次反“围剿”、长征、平型关大战,被徐向前元帅称为“不怕死的硬骨头”,是一名敢打硬仗和善打硬仗的指挥官。
1949年5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兵分两路向青岛市郊进攻,青即战役正式打响。敌自恃兵力较多,且有美军第七舰队的保护、美式装备的优越,认为长期盘踞没有问题,然而,在硬骨头邓龙翔的机智、果断指挥下,警四旅历经了强取灵山、坚守驯虎山、席卷林格庄、勇夺窝洛子和四舍山、苦战铁骑山等战役,取得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夺取青岛近在眼前。
铁骑山之战最为惨烈。1949年5月28日上午9时,担任东路进攻任务的华东军区警备第四旅十团一营和警备第五旅十四团向铁骑山发动攻击。邓龙翔亲临前线进行指挥,在持续四个小时的反复争夺中,我军共发起三次冲锋,但均受挫,部队伤亡较大。当摸清守敌由国民党二五师替换了青岛保安旅后,邓龙翔随即调整进攻部署,以猛烈的炮火轰击敌人火力阵地,在炮火的掩护下,指挥战士奋力向山顶进攻,于13时夺取铁骑山阵地,把敌人全部压缩到铁骑山南山头阵地。又经过几次反复争夺,我军伤亡惨重,子弹殆尽。入夜时分,邓龙翔又指挥部队重新组织兵力、火力,加大炮火攻击力度,在炮火的掩护下,指战员勇猛冲杀,仅用40分钟,全歼守敌255师大部,铁骑山阵地于5月29日凌晨又被夺回。
坚守驯虎山又一次体现了警四旅指战员的灵活和勇猛。1949年5月30日,天刚放亮,驯虎山下敌炮群就向守在秃山上的我军连续轰击。炮弹穿透了掩体,弹片夹杂着石块横飞四溅,整个山头烟火蔓延,战士们在打退敌人的同时,不断地构筑临时掩体。正午时分,山南洼150多个敌人分三路向山上进攻,掩护炮火更加猛烈。战士们瞪大眼睛,上好刺刀,把手榴弹弦套在手指上,只等指挥员一声令下,便与冲上来的敌人展开浴血搏斗……敌人五次反扑,我军五次与敌肉搏,勇猛的战斗作风击夸了敌人的斗志,击退了敌人的进攻,阵地守住了。
攻克铁骑山后,大批敌军向青岛溃逃,邓旅长放弃了“赶鸭子式”追击,采用“击敌蛇腰”的战术,巧攀天险崂山,奇袭重镇沙子口,引敌“首尾互应”聚而歼之。随后,以大队人马直逼青岛市区,由于用兵神速,致敌人未得及引爆埋放在青岛港的巨量炸药,就抱头鼠窜了,青岛解放了!
光辉的一生
邓龙翔将军于1913年出生贫苦农民家庭,早年参加过打土豪、分田地的农民运动,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并参加了一至五次反围剿,后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7年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大战。1938年他跟随罗荣桓的东进部队进入山东,并于1948-1949年先后组织了解放沙河、龙口、烟台、青岛、长山列岛的战役,为我军解放山东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0年任北海船队副司令员。文革期间,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身心受到严重摧残,1979年5月6日不幸在北京逝世,终年66岁。邓龙翔将军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战斗生涯,不平凡的英雄事迹是活生生的爱国故事。纵观邓将军的一生,他热爱党,热爱人民,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任劳任怨。他的革命精神和高贵品质,将永远激励后人不断前进。(作者:木 可)
浏览:483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