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希仲 男,山东省博兴县城关镇人,1925年8月生,194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敌占区担任情报联络工作。日寇投降后,调任博兴联合办事处文书。1945年12月入伍任博兴独立营文书、书记,1947年1月调渤海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部任书记、参谋。在国民党反动派重点进攻山东和周张战役、昌潍战役中,参加战斗十余次。1949年2月奉命南下,任南下干部纵队第三支队三大队参谋,上海解放后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二部三部秘书主任,副科长兼机关支部书记,皖北巢湖地委土改委员会秘书。1952年任上海医学院秘书科科长,兼机关支部书记、档案室主任、机关总支副书记、医疗预防处副处长、基础医学部总支副书记、行政副主任,青浦县金山县社教队工作组组长。1965年任总务处副处长,兼政治协理员,机关总支副书记,江西宜春上医教学基地党政负责人。1977年任院务处处长兼党总支书记,1985年7月离休。离休后任老干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支部书记、总支副书记。在老干部大学学习曾获优秀学员,市教卫系统老干部先进工作者、上海医科大学老干部工作先进工作者等荣誉证书,受大会表扬。韩希仲男,汉族,1925年8月出生,山东博兴人,1939年参加革命活动,194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第一医学院院务处处长兼党总支书记,离休后任中共上海医科大学老委会副主任。 主要业绩:“九·一八”日寇侵 华,在学生运动和父亲影响下,接触了孙中山先生“新三民主义”革命思想。1939年在中共地下党员刘塘、安春华的教育下参加了抗日活动。194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只有15岁。此后,在地方党组织领导下,学会利用地形地物逃避敌人追捕,配合地方抗日武装,购买子弹,开展策反敌伪军人,快速巧妙搜集传递情报,惩治罪大恶极汉奸,团结教育青年参加抗日,在严酷的革命实践中锻炼成长。日寇投降后,历任新区联合办事处文书,博兴独立营营部文书、书记。渤海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部书记、参谋。解放战争中,曾参加周张、昌潍两大战役的高而港空袭战、广饶城、寿光城、桓台城攻坚歼敌战等大小战斗十余次。南下任干部纵队三支队三大队参谋。建国后,任华东人民革命大学二部、三部秘书主任、副科长兼机关党支部书记、教育工会三支会主席,享受县团级待遇。皖北土改,任巢湖地委土改委员会秘书。1952年调上海第一医学院,历任秘书科科长兼机关党支部书记,党委秘书、纪委委员、医疗预防处专职副处长、基础医学部行政副主任、党总支副书记。1963年社教运动,任青浦县白鹤公社、金山县松隐镇社教工作组组长。回校任上海第一医学院总务处副处长兼政治协理员、机关党总支副书记、总务处党支部书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遭受严重政治迫害,关牛棚、被批斗无数次,忍辱负重,下放惩罚劳动五年。1972年教改中任开门办学服务组组长及江西宜春教学基地党政领导组组长。在交通不便,条件困难,方圆四百里的十几个教学点间奔忙。1977年任院务处处长兼党总支书记。拨乱反正,百废待兴,领导完成新建楼房36幢,约15万平方米。参加平反昭雪,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分配新旧住房干户以上。离休后十余年中,任中共上海医科大学老干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兼第二支部书记,离休干部总支常务副书记,兼两届党风廉政监督员。正确执行党的老干部政策,举办革命历程展览室,编写出版《光荣史册》,呕心沥血。他勤奋好学,在市老干部大学,获优秀学员称号。在与病魔斗争中保持革命乐观主义,为医学科教兴国捐献遗体办妥手续,坚持写下了不少有价值的纪实材料。2004年80岁,被评为复旦大学老干部先进个人。韩希仲同志是在党的培养、毛泽东思想哺育下成长起来的革命战士。为人忠厚、作风正派、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一生刻苦学习,理论 联系实际,关心党和国家大事,思想上与时俱进,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工作中注重调查研究,勇挑重担,任劳任怨,办事公正,无私无畏,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的一生是革命的、战斗的、平凡而光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