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光耘同志简介:

邓光耘(1915.4—2008.10),男,汉族,济宁市人,1939年3月参加革命工作,1980年5月离休,革命战争年代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廉洁勤政一心为公,获得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曾任巨野县文教局教研室教师。 邓光耘,1915年4月出生于山东济宁市市中区,先后曾化名季光、陈东阜等。1930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后改名曲阜师范学校,下称曲师)初级部,1933年升人师范部。在曲师学习期间,开始阅读进步书刊,参加爱国学生运动。 1937年“七七”抗日战争爆发后,于7月17日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8月,与济宁地下党员吴承光共同发起成立了济宁教育界抗敌后援会,在教育界开展抗日宣传活动。1938年1月,受党组织派遣赴徐州参加第五战区抗敌青年军团,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二大队民先队长。5月,回山东工作,1939年3月,投奔万里领导的抗日队伍,任中共泰西宁阳县工委委员、县政府财政科长、党的特别小组组长,在八路军肥城工作团任组长。同年12月,任中共济宁县工委委员、组织部长,负责城区和天宝寺地区的工作。与杨沛配合深入到被日寇占领的济宁城区秘密开展党组织的发展工作,吸引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加入党的组织,组建了中共济宁城关支部,组织党员搜集、传递日伪军情报,动员城区青年参加抗日青年救国会,动员爱国青年到抗日根据地投身革命工作。 1940年8月任汶上县委书记,10月任汶上县党的特别小组组长。1941年11月,与伪军遭遇被俘,在敌人监狱进行了坚决斗争,未暴露党员身份,被伪山东法院判处十年徒刑,立即提出上诉,义正严词地捍卫了一个中国人保卫国家民族独立的神圣权利。后被叛徒出卖,真实 身份暴露,受审讯时仍坚贞不屈,并利用狱中关系通知另一被出卖的汪某躲避。在汪某麻痹大意,自投罗网被捕并出卖组织机密的情况,下,邓仍巧与敌人周旋,只重复了汪某交代过的东西,没有出卖党的机密,没有出卖同志,为更多了解汪某交代的内容,曾同意在审问时替敌伪做笔录以麻痹敌人。在敌人企图以恢复自由骗取更多秘密时,向敌人提出恢复自由的四个条件:不做汉奸特务,仍自谋职业,对自己交代. 的那些关系人只能召见不能逮捕,不能连累他们的家属。敌人出于笼络人心的目的,同时也佩服邓的气节和勇气,同意了邓的条件,在1943年予以释放。 出狱后,在济宁商会、小学校做过缮写员和教师以维持生计,并与党组织取得联系,继续为党工作,重点是利用被捕期间结交的上层关系对济宁伪军进行策反工作,对济宁的第一次解放作出贡献。但他对自己的问题看得过于严重,认为替敌人做过审讯笔录,并重复了别人已交代的问题,在形式上出卖了组织秘密,属于叛党性质,自请开除了党籍。 1946年1月,济宁第一次解放后任济宁市联合会学界联合会委员,济宁日报社秘书、编辑。9月‘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占领济宁后,。随市政府干部撤离,任运河报社编辑。1947年从事人民教育事业,工作战斗在黄河以南的游击区,是夏因国民党部队进犯东平,形势恶化,与冀鲁豫边区第七中学师生从路那里北渡黄河到达阳谷境内,由颜营到窦营,再到大碾郭,是秋任第七中校长,是冬带领部分师生东渡黄河,参加土地改革,并在黄河东岸的辛庄招收新生一个班,随后转回窦营。后又多次率领特别招生小组亲赴黄河南岸游击区招生,在那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开拓了革命教育的新局面。 1948年春,带领师生由大碾郭、双庙、城角孟等村,后定居城东司营村。并被遴选华北人民政府的代表会议。是;秋,根据政府指示精神,将所主持的冀鲁豫边区第七中学与驻在阳谷城角孟的冀鲁豫边区第二中学合并,合并后仍称冀鲁豫边区第二中学,邓任第一副校长,由原第二中学的校长杨经元任校长。11月学校迁入阳谷城内北街路西的伪中、伪师校舍定居。 1_949年初,杨校长调湖西专区创办金乡中学,邓光耘被任命为边区二中校长。当时校舍、教具均不敷用,他便带领师生开展劳动建校运动’,教师不够用,便亲自授课。是年10月平原省成立,学校改名为“平原省立阳谷中学”,邓先生继任校长。一方面组织人力继续维修旧有校舍,一方面筹建路东新校舍,至1.950年底完成。同时购下老校舍水沟以西洼地,其中包括大片水塘,并率领全校师生,将校。区以东俗称“北台”的一座土山,硬是一筐筐担走,填平水塘,使之成为操场和新校舍的地基。 1951年初,邓先生被调至郓城中学任校长,离开了他战斗工作三年多的‘阳谷,他在阳谷中学任职期间,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当年阳谷中学的同学,特别是一年(制)班的同学,在学校经过革命的启蒙教育和革命熔炉的洗礼后,迅速提高了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走上了工作岗位或报考了军干校,成为革命队伍骨干。 阳谷中学在邓校长的带领下,形成了艰苦朴素、勤奋学习、热爱劳动、团结友爱、自学奉献、雷厉风行,无限忠于党和人民的极其优良的校风。在邓校长的领导下,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比翼齐飞,学校的基本建设和教书育人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培养出大批优秀的革命事业接班人,阳谷一中的学生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参加工作,都为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 邓光耘当时以非党员身份受到党的完全信任,主持一个正县级的学校工作,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事例,为报答此种知遇之恩,他也以党外布尔什维克严格要求自己。他依靠师生中的党员,和广大教职员工,夜以继日地工作,殚精竭虑地开拓,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出色地完成党交给的任务。他事必躬亲,以身作则,作风民主,真诚待人,深入教书育人的第一线,为教育工作者树立了典范。他作为一位校长,能认识全校几百名学生,全能叫得出名字,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还和当 年的学生保持着联系,这在中外教育史上也可以说是少有的佳话。 1951年初,邓光耘出任郓城中学校长,1952年兼任冀鲁豫边区教师学习委员会委员和菏泽专区学习委员会主任。1953年11月,调北京中侨委和中国新闻社工作,曾任专稿部组长等职,1980年他以副司局级离休。1949年济宁市有关党组织对其历史问题本作出结论,决定恢复其党籍,当时因阴差阳错,未能通知到他本人和所在组织,他在非党岗位上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党的信念,奋斗不息,经受住了考验,直到80年代,才重新回到党的怀抱。 2002年4月,是老校长88岁诞辰,88岁俗称米寿。其长子邓荫柯学长写了一首词表示祝贺,今录于下,以飨读者。

纪念文章:0

主页管理:田庄小屯

我是邓光耘的晚辈

入驻晚辈
  • 田庄小屯
    田庄小屯
留言
首页
检索
我的